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导读】《生态学报》2024年第6期
来源: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4-04-18   点击数:

文章1《基于自然⁃经济综合视角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概述: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 年和2020 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S 模型、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及面板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预测并分析淮海经济区200020363种情景下碳排放强度、生态盈亏的演化特征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⑴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生态性呈下降趋势,强耕地保护情景下生态性微有下降,强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性有所上升,自然要素是主导。⑵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碳排放量逐渐加大,强耕地保护及强生态保护情景下,则呈下降趋势;三种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时间轴2010—2020 年降幅较大,空间序河流水系地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大。⑶淮海经济区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呈负相关关系,低低和低高聚类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周边,高低和高高聚类分布在人类干扰较少的自然区域;高高聚类主要位于河流水系交汇区,表明水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功能。⑷淮海经济区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东西高、中部低的态势,高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低高聚类,即自然地区域,低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二产占比对耦合协调度呈正影响,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呈负影响。研究认为,淮海经济区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建议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管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域保护,以耕地质量提升和水域保护加强提升粮食主产区环境质量健康水平。

作者简介:袁建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

方 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

阚红云,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引用:袁建勋, 方斌, 阚红云, 何莎莎. 基于自然⁃经济综合视角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24,6:2199-2215.

全文:点击下载


文章2中国碳排放脱钩效应、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

概述:“双碳”目标使中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寻求一条低碳转型之路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挑战,而揭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是中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基于IPCC 碳核算方法和Tapio 脱钩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以及时空特征进行探讨,并利用IDA⁃PDA 综合分析法对碳排放脱钩效应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20052019 年,中国整体的碳排放脱钩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以“弱脱钩”为主,脱钩状态良好。②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排放脱钩状态较好,在20152019年达到强脱钩;西部地区虽仍处于弱脱钩阶段,但碳排放脱钩指数显著降低;同时,中国各省份间脱钩状态差别较大,碳排放脱钩指数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③对于驱动因素的贡献度,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碳排放脱钩的关键因素,经济水平是抑制中国碳排放脱钩最主要的因素。能源结构、效率变动、人口规模对中国碳排放脱钩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④对于地区的贡献度,20052010年,东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最强;20102012年,东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西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0122019年,三大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作用不稳定,变化较大。

作者简介:王奕淇,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 710064

黄涵祝,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 710064

引用:王奕淇,黄涵祝. 中国碳排放脱钩效应、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J]. 生态学报,2024,6:2228-2243.

全文:点击下载


文章3《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厦门市为例》

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如何扭转生态系统的退化,同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大意义。以厦门市为例,基于“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的基本框架构建陆域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识别生态源地,该方法兼顾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使得所识别的生态源地更具全面性。选取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构建生态综合阻力面,并用人类居住合成指数修正生态综合阻力面,以减少主观赋值的影响,识别各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的差异,使生态阻力面的构建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利用重力模型量化潜在生态廊道的相对重要性,并根据重力模型结果划分重要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的生态安全格局由14个生态源地、21条生态廊道、15个生态节点及若干个踏脚石所组成。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合计为558.64。生态廊道长约159.40,其中,关键生态廊道9条,一般生态廊道12条。生态廊道呈现出东西方向联系较为密切,南北方向联系不足的特点。根据对区域生态安全的贡献度,将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3个管控区进行分级管控。将研究结果与厦门市当前的实施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虽然结果有所差别,但总体上相对一致,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所采用的研究数据及方法不同。因此,研究认为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结合,可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李倩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福建农林大学,福州 350002

唐立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

邱全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

引用:李倩瑜,唐立娜,邱全毅,李寿跳,徐烨.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厦门市为例[J]. 生态学报,2024,6:2284-2294.

全文: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