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衢州篇
来源:省统计局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2-10-11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衢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1433”发展战略体系,加快“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的964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76亿元;其中,2019年首次超过1500亿元,达到1575亿元。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01亿元,年均增长7.0%。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71万元/人,是2012年的1.89倍。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5289元提高到2021年的82174元,年均增长6.2%。

(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72.1亿元,是2012年的2.56倍,年均增长11.0%;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11.0%提高到1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亿元,是2012年的2.59倍,年均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8.87亿元,是2012年的3.74倍,年均增长15.8%。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7.9∶51.2∶40.9调整为2021年的4.7∶43.2∶52.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7年首次突破50%,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7.0%)1.9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1亿元,是2012年的1.12倍,年均增长1.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89亿元,是2012年的1.17倍,年均增长1.9%。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89535公顷,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55.4万吨,比上年增长0.5%。到2021年末,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59.1万亩;累计成功申报7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3个;累计申报8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成验收8个。

(三)工业经济转型加快。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418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664亿元,年均增长6.2%,其中2018年首次跨过5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2年的940家增加至2021年的127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从244家增加至412家,工业总产值从1331亿元增加至2494亿元。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4-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6%、10.4%和8.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民营工业支撑作用明显,2021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175家,工业总产值18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15亿元、利税203亿元、利润1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91.9%、72.4%、73.4%、67.8%和66.8%。

(四)服务业全面均衡发展。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94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977亿元,年均增长8.9%;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40.9%提升至2021年52.1%。传统服务业平稳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93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99亿元,年均增长8.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蓬勃发展,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530亿元和3577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2.71倍和3.31倍,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4.2%;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57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132亿元,年均增长8.4%。2021年,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0%、29.8%和34.6%。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带动现代物流快速增长,快递业务量由2014年的3054万件增至2021年的11279万件,年均增长20.5%。

三、三大需求协调发展

(一)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衢州市坚持“项目为王”、“大干项目、干大项目”,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和省、市集中开工项目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6%,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7.0%)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年均增长4.6%,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20.4%。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投资额由2012年的75.8亿元增至2021年的254.4亿元,年均增长14.4%;商品房销售面积由2012年的104.1万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205.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7.8%。积极推进“公、铁、空、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投资年均增长23.1%。

(二)消费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38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39亿元,年均增长9.8%。2021年末,拥有成交超亿元的各类市场58个,其中成交额超10亿元的市场12个,分别比2012年增加36个和5个,成交超100亿元的市场1个。新兴消费蓬勃发展。2021年,网络零售额为504亿元,是2015年的6.59倍,年均增长36.9%。

(三)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91亿元,是2012年的2.58倍,年均增长11.1%,其中,出口总额316亿元,是2012年的2.69倍,年均增长11.6%;进口总额176亿元,是201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0.2%。2021年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078家,比2012年增加462家。2021年全市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美国、韩国和欧盟,对美国出口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对韩国出口52亿元,增长75.9%;对欧盟出口42亿元,增长38.1%;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7.6%,比2012年提高7.1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9.7%。

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一)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2021年市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95.6%,比2013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市区PM2.5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24微克,比2013下降64.7%。市、县城市空气质量全面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出境水质持续保持II类以上,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生态环境和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

(二)城市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高。2021年城市污水处理率97.37%,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08平方米,比2012增加4.1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26%,比2012年提高2.62个百分点,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2018年12月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五水共治”八夺大禹鼎、两夺“大禹鼎”金鼎。衢州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9个、特色精品村26个,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个,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3个。完成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45个,其中重点村5个、一般村40个;建设实施第八批、第九批项目共101个,其中重点村12个、一般村89个。2021年末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

五、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一)交通先导取得新突破。2021年末,衢州各类公路里程8683公里,是2012年的1.11倍;其中高速公路422公里,是2012年的1.33倍。杭衢铁路全线开工,机场迁建选址获批,衢九铁路、衢宁铁路、杭新景高速、美丽沿江公路等建成通车,建成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道,实现高等级航道和现代化港口零的突破。202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3416万吨,是2012年的1.54倍。其中,水运40.2万吨,是2012年的10.1倍,衢州港龙游港区、衢江港区开港运营,货物总吞吐量突破500万吨。2021年,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47.0万人,是2012年的2.47倍,民航通航城市增加到24个。

(二)城市建设展现新格局。2021年,衢州建成区面积148.0平方公里,是2012年的1.27倍。2021年城镇化率为58.1%,比2012提高12.4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132.8万人,比2012年增加35.3万人,年均增加3.93万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市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文化艺术中心落成投用,西安门大桥、书院大桥、荷一路和三江中路隧道建成通车,礼贤、鹿鸣未来社区开工建设。全面“融杭联甬接沪”,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成功加入杭州都市圈,获批自贸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牵头组建衢黄南饶“联盟花园”,“95联盟大道”精彩亮相。

(三)改革发展迸发新活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金奖。“碳账户碳金融”和“智慧助残”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两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全省示范。“联盟花园”入选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衢控集团完成重组,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增速均列全省第一。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办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走在前列。连续2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高位创成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六、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一)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8319元提高到2021年的42658元,分别在2013年、2018年和2021年分别迈上“二万元”“三万元”和“四万元”台阶。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5414元提高到2021年的54577元,提高1.1倍,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2409元提高到2021年的29266元,提高1.4倍,年均增长10.0%,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5缩小到1.86。

(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11742元提高到2021年的25048元,提高了1.1倍,年均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15898元提高到2021年的31434元,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8281元提高到2021年的17872元,年均增长8.9%。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食品烟酒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2年的38.4%下降至2021年的26.6%;衣着支出的比重从2012年的7.3%下降至2021年的6.2%;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从2012的10.3%上升至2021年的14.7%。

七、民生事业大幅改善

(一)社会就业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是2012年的2.1倍;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2年的3.39%降至2021年的1.64%;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2年的7.8万元/人提升至2021年的14.7万元/人。

(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优化。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从2012年农村272元、城镇424元提高到2021年城乡同标910元。2021年,全市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年末在册低保对象58959人,比上年减少834人,其中城镇减少22人、农村减少812人。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衢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4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6.95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99.72%、99.97%。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1.48万人、55.02万人,43.58万人比2012年增加19.97万人、20.47万人、20.0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225元/月。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16家,床位1297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42.68张;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2个,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八、科教文卫蓬勃发展

(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其中本科1所、专科1所,在校生1684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2.55万人;普通高中32所,在校生3.86万人;普通初中57所,在校生6.85万人;小学196所,在校生13.22万人;幼儿园468所,在园幼儿7.33万人;特殊教育7所,在校生582人。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从2012年94.8%提高到2021年的98.3%;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从96.6%上升到9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明显。2021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62. 7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4%。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实现全覆盖,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从2012年的14.29%提高到2021年的98.02%。

(二)科技创新取得较大突破。2021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支出达37.4亿元,是2012年的3.73倍,年均增长15.7%。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00%,比2012年提高0.97个百分点。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3.6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31亿元,年均增长1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4年的34.6%提升至2021年的53.8%。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794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73件,分别是2012年的2.5倍和5.8倍。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加强。2021年末,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55家,比2012年增加481家;拥有国有独立研发机构25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498家。

(三)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公共图书馆7个,南孔书屋5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市建设完成83个体育场地设施民生实事项目,实现城乡“15分钟健身圈”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圆满承办全国第四届智力运动会、省第四届体育大会等。全力以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以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2021年度测评中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名。南孔文化、围棋文化等特色文化创新发展,“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城市标签。

(四)健康衢州建设扎实推进。202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87个,卫生技术人员20308人,是2012年的1.76倍,其中医生8028人,是2012年的1.62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244张,是2012年的1.83倍,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81.94岁,荣获“世界长寿之都”称号。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2年的6.88‰降至2021年的4.12‰。智慧医疗打开新局面,市、县公立医院全面提供预约诊疗、刷脸就医和门诊智慧结算服务,医院高峰期现场挂号排队时间大大缩短;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明显提升。

展望新征程,衢州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衢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追赶跨越,着力塑造变革,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垒石筑基、聚能蓄势,为全国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先行探路、创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