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很宽,时间太少,日子总是悄悄的从指缝中溜走。对于家乡的变迁,生于其中的我,自是耳濡目染,我在家乡,从孩童成长为大人,而家乡也伴着我一起不断变化……
回念家乡的过去,时常叫人感叹,时光荏苒,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远方;只是短短的十几年,家乡的变化,便教人认不出它的原貌来了。
从前的家乡,交通并不十分便利,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十几年以前大家去县城里还要翻山越岭的走上个把小时,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村子里小道都是泥土与石块铺成的,居住的房屋也都是由青瓦与土墙构建,每当有雨水降落,我们都要为雨水渗透房子而担忧,翻箱倒柜的找盆子来接渗入的雨水;雨后的泥土小路,总是让人不敢穿鞋,生怕被浑浊的泥水纠缠不清,想要拉货远行,也只能全凭力气,好一点的,就用马;就算在城里,也只是有了稍好了一点的水泥地,柏油路少有。为了我的学业,我们搬去了城里,虽说比村子里要好很多,但是城里的道路却也是坑坑洼洼的,我还记得小时候,有次母亲骑自行车载着我去公园的路上,被突然凸起的路面给绊倒了,至使我从车上重重的摔在地上,好几天才缓过神来。那时候的大街上,少有汽车,还是摩托车称霸的日子,也许是因为小城也不是十分的大,娱乐设施和场所也十分的单一,手机的功能也没那么多,所以那时候游戏机十分流行……
此时的家乡,虽然已经没有了温饱问题,可是却没有丝毫的步入新世纪的感觉,各方面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样子,没有大型的现代化的商场,菜市场也只是一个仅有半遮雨的铁皮棚子,城里繁华的街道也不过那么一两条,边缘的小村四处散落着,再有就是荒地,社会意识形态也还是比较落后和封闭的,那时候城里有条小巷全是算命的,人们普遍的迷信;基础设施也并不十分普及,在城里出行,全靠自己;卫生条件也是令人堪忧的状态……
后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逐步提高,家乡也便开始了它的成长和蜕变;在我的印象中,变化的最明显的便是荒地变高楼了,以前,我们居住的周围都是一大片的田野与荒地,那里是我们小孩子的游戏世界,每当放学回家,我们总会像有所谋划一般,聚集在那里,可是荒地总是荒凉而又寂寞的,荒野之间有一条小河,但是却填满了各种垃圾,总是让人感到一种失望和落寞……可是当家乡的改革之风渐渐强了起来,故乡的荒野也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
如今,荒野与河流中的垃圾早已无了踪影,家乡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从前的泥墙青瓦早也变成了现代化的楼房,现在路泞的土路已经变成了宽而净的水泥大道,而城里的路面也更加的平坦开阔了……
在两山思想的指导下,家乡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不忘绿色发展;政府鼓励农作,所以田地也没有因为发展而变得荒芜;化五水共治的理念为实践,实施河长制,所以当年的小河也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澈干净了。
兴建交通和网络设施,也让农村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过去我们的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导致了许多的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建设不断的完善,家乡的风景名胜、美食特产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关注,家乡的魅力也不断的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民。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惊叹,出来学习,也不过是半年不到的时间,可是回来一看,我几乎又被惊到了,超大的商场和超市林立,有更多的老城区都变成了大楼,新的街道、新的市区,让我几乎迷路;小时候,在城里也只能去唯一的小公园和小剧院,而且还有点远,可是现在,出门就有公园和娱乐场所,无聊了就可以去看看电影什么的,价格也便宜……家乡的道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早已开通,如今,铁路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过去从我们这里去省城,要先坐出租车到临县的城里,然后再坐火车,最后还要继续转车……不仅耗时还劳力,自打通了高速,便不再像以前那样波折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让路程缩短了一半。不久之后高铁通车了,路上的时间还会缩短,又将会带来新的便利体验。
道路通畅了,各种经济也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生长起来,小城的绿色经济稳步发展,现在已经成功的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凭借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艺术特色,还有火出圈的土特产,家乡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恰好的文明程度,恰好的自然风光,让宁静幽雅的家乡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平房以自然和谐的状态共处,整洁干净的道路,以及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几乎达到了理想的生活,人们的日子富足而美好。看看电影,溜溜弯,亦或是逛商场、超市、图书馆……到了夜间,五彩缤纷的霓虹闪烁,把小城照成了日不落,人们,或吃小吃,或玩乐或跳舞、锻炼身体,用欢乐的节奏拂去一天的劳累。
虽然家乡的许多地方仍然没有那么完美,可是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我相信,我的家乡定会更加美好和富裕,而我也将会为美丽的家乡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一条:《回顾家乡变化,展望祖国未来》
下一条:《我爱祖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