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首页 / 水韵绍兴 / 正文
《星燧贸迁,江山阻隔》
来源:图书馆   作者:郑鑫 城规202班   编辑:沈世玲   时间:2021-05-18   点击数:

“沉舟侧畔千帆过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是一个曲折向前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有停滞、有后退,也有进步。时代发展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曾经的书信寄情到如今的视频电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从曾经的马车步履到如今的高铁飞机,交通速度的提升使得人们的活动圈不断扩大;从曾经的私塾太学到如今的现代教室,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使得人们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记忆是不断沉淀的,忆往昔,看今朝,就由我来带领大家看看我的时代记忆吧。

习近平曾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时代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事物逐渐取代旧事物,于我而言,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教育方式的转变。

韩愈曾在《师说》中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其重视师道,认为老师的职责即为“传道授业解惑”,强调培养一个精通事物通晓古今的独立个体。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治国的前提即为培养出一个好皇帝,把皇帝的品德列为治国的首要任务,这种君主时代的教育方针,仅以教育者个人或其一小部分的教育理念,是世俗的、封闭的。而现代教育与以往大有不同,它是开放的、超越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编写了一篇名为《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文章,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兼容并包。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自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蔡元培认为:“教育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而科学研究尤为一切事业的基础。”他批判了学生因怀不良目的来求学的庸俗风气,指出学生要团结友爱,尊重师长。蔡元培在《哲学大纲》一书中将道德划分成三个层次:小己者、社会者、人道主义者,由浅及深,人道主义是最高层次的道德,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为目的的,这一思想与其教育理想相符合,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由此可见,两者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即前者以个体为主,后者则以群体为主。现代社会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老师时常将我们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组织分工能力,还提高了我们的沟通交流水平。国家发展亦是如此,为了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仅仅只是立足于民族,更应该面向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确,而我们要做的不单单只是做好个人,更重要的是能够互相依赖,让自己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风云变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专属印记,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勇做时代弄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