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首页 / 水韵绍兴 / 正文
《我的时代 我的记忆》
来源:图书馆   作者:刘羽丝 临床203班   编辑:沈世玲   时间:2021-05-19   点击数:

史诗上谈及的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化成理论文字,历史变得轻如鸿毛。放眼当今时代,属于我们的记忆却显得格外多彩。

作为早先的零零后一员,我的时代记忆是改革开放三四十年的中国遍地都是振兴的印迹。楼房越建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就连学校的本书也是日益变厚。似乎交通的发展,带领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使邓小平主席铿锵有力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宣言得到了真正的关注。建设,是我的时代记忆标签。蓝色,是我的时代记忆主色调。我的家乡由1300多个小岛组成,星罗棋布,点缀着东海海域。万吨货轮刷着亮眼的蓝,驱动着这片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动机的袅袅余音,随着海浪翻滚,这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声音。繁忙的港口,是家乡建设的缩影,也是祖国建设的缩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吾辈当自强。

崛起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顺风顺水。我的时代记忆也有黑色的恐怖笼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了中国狠狠的一击,11级的地震烈度,环绕地球整整六圈的地震波,横梗了祖国的前进。十二年一纪,敬天爱人。主席在废墟的催泪呐喊,总理提笔写下的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电视机前的我也仿佛置身处地。连连回望这场天灾,经济受挫,发展倒退,但这个年代腥风血雨的温情,却是那么让人动容。如果天灾难避免,那么这一年的人祸已是板上钉钉的国耻。这一年,毒奶粉被生产出来,残害了30万尚在襁褓的婴孩。无数家庭受累于此,被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个几代人奋斗了一生的企业付之一炬,湮没在了千夫所指的唾骂声和法律的枷锁之中。这一年,也是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的一年,我们家还备了烟火和鞭炮只为等到宣布结果的那一刹那,终于,失败没有重演,烟花没有浪费,在天空响起阵阵轰响,宛如我的心一样澎湃。这一年红白喜事,两个世界的拼接,双重曝光,真难相信,穿过汶川残破的废墟,还能听到来自北京的举国欢呼。多难兴邦,共克时艰。吾辈当自强。那年我六岁,刚刚步入小学,没有受到过多良好教育的父母在我耳边叮嘱,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扎着高马尾的年轻羞涩的教师告诫我们,认真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我坐在木桌椅上,翻着崭新的陌生课本,享受着新中国给我的创造未来的机会。

2013年,胡锦涛退位,共产党执政的接力棒传递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手中,大洋彼岸的奥巴马也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海峡对岸的台湾省,臭名昭著的台独分子陈水扁也终于锒铛入狱。这一年,百物换新,更上层楼。吾辈当自强。那年,我11岁。看着我每晚的新闻联播,海峡两岸。尽管懵懂无知,却也知祖国处境的艰险。这年的清明,学校组织我们到烈士墓扫墓,作为少先队员的我给主碑献了花圈,为那些烈士墓也献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我们又环绕一周进行了解。黑色的大理石碑上年轻的生命数字,甚至是未知姓名的无名碑,他们来自一片土地,那里革命的视觉早已褪色,但革命中他们最崇拜的东西还存留着:广阔的生活,冒险的生涯,敢作敢为,还有死的危险性。我们很幸运生在这个时代,祖国的山川脱离了硝烟,人民也不是惶惶不可终日。而这一些,冰冷的墓碑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一切,无数先人用血肉之躯为此开路。吾辈当自强。

时间不经意,抬头,我已经坐在了高三的教室中。高考的制度换了又换,教材的版本改了又改,学生的口水仗打了一波又一波。但我们却好像早已习惯如此,面对这不会迟到的成长仪式,反抗又暗暗接受。这一年,我18岁,在高中的礼堂带上了成人帽,举起的右手握成拳,放在耳朵旁边,我们大声地念着誓言,向过去告了别。仿佛刚在百日誓师的横幅上签字,眨眼就坐在了高考的教室,七月份的天气闷热难耐,那些写满字的试卷和草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档案库里。我的高中记忆,真正地结束了。

到了真正的人生岔路口,才能深刻的感受到人与人的不同,有的人考上了985,有的去了偏远的地方上大学,有的人选择了当兵,有的人又读了一遍高三。我还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上着普通的大学,尽力的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我还是很骄傲我选择做一名医学生,身边的劝阻和不解太多,若要回应,我也许在海子的诗里找到了鼓励:“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吾辈,如烈火般的蓬勃生命,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力当自强。

我的时代止于此,也重始于此。未来如何,吾辈当自强。

上一条:《春的记忆》

下一条:《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