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2012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报告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2012年,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加大投入和改革创新力度,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一)总体评价

2012年,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为87.30分,比2011年83.69分增加了3.61分。按照初步统筹(45—60分)、基本统筹(60—75分)、整体协调(75—90分)、全面融合(90分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于整体协调阶段(见图1)。

图1 浙江省2005-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得分

(二)领域评价

2012年,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统筹水平全面提升,目标实现度分别为85.5%、93.4%、82.7%和87.9%;比上年分别提升了0.9、3.3、5.5和5.3个百分点。领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度最高与最低值差距从2011年的12.9个百分点,缩小到2012年的10.7个百分点(见图2)。

(三)指标评价

2012年,全省33项指标实现度整体呈现较快增长。实现度在

90%以上、达到全面融合阶段的指标有14项,占42.4%,比上年新增5项;实现度75—90%、处于整体协调阶段的指标有12项,占36.4%;实现度60—75%、处于基本统筹阶段的指标有4项,占12.1%;实现度60%以下、处于初步统筹阶段的指标有3项,占9.1%(见图3)。

图3 2012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体系33项指标实现度

二、市、县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

(一)11个市评价

2012年,11个设区市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统筹水平稳步提高。从总体得分看,宁波、嘉兴、杭州3个市得分超90分,开始进入全面融合阶段;湖州、舟山、绍兴、金华、台州、温州6个市得分超78分,全面进入整体协调阶段;丽水、衢州2市得分尚未超75分,仍处于基本统筹阶段(见图4)。从增长幅度看,11个市平均增长3.25分,丽水增幅最大,增长了5.44分。从位次变化看,杭州、湖州、金华、丽水4个市的位次分别向前提升1位。

图4 2012年浙江省11个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得分

(二)61个县(市、区)评价

2012年,全省61个按一级财政体制结算的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绍兴县、余杭区等9个县(市、区)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长兴县、平湖市等30个县(市)全面进入整体协调阶段,江山市、云和县等22个县(市)仍处于基本统筹阶段。

图5 61个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阶段数量占比

1.9个县(市、区)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2012年,全省共有9个、占15%的县(市、区)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绍兴县、余杭区、鄞州区、慈溪市、萧山区、余姚市、嘉善县、德清县、海宁市(见图6)。其中慈溪市、余姚市、嘉善县、德清县、海宁市5个县(市)为新进入。

图6 2012年处于全面融合阶段的9个县(市、区)

2.30个县(市)全面进入整体协调阶段。2012年,全省共有30个、占49%的县(市)得分在75分以上,全面进入整体协调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长兴县、平湖市、桐庐县、玉环县、义乌市、桐乡市、海盐县、安吉县、富阳市、诸暨市、岱山县、宁海县、奉化市、临安市、永康市、上虞市、嵊泗县、温岭市、象山县、东阳市、嵊州市、新昌县、瑞安市、建德市、武义县、洞头县、乐清市、临海市、三门县、浦江县(见图7)。其中武义县、洞头县、三门县、浦江县4个县为新进入。

图7 2012年处于整体协调阶段的30个县(市)

3.22个县(市)仍处于基本统筹阶段。2012年,全省有22个、占36%的县(市)得分尚未超过75分,仍处于基本统筹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江山市、云和县、磐安县、兰溪市、平阳县、永嘉县、天台县、苍南县、遂昌县、松阳县、龙泉市、仙居县、龙游县、淳安县、景宁县、泰顺县、青田县、常山县、文成县、庆元县、开化县、缙云县。

图8 2012年22个处于基本统筹阶段的县(市)

评价结论:全省上下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后进领域和后进地区推进力度,呈现了三大明显缩小的趋势:领域间差距明显缩小,目标实现度最高与最低值差距缩小了2.2个百分点;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缩小,设区市得分最高与最低间差距缩小了2.91分,县(市、区)间得分最高与最低间差距缩小了3.47分;指标间目标实现度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实现度最高与最低间的差距分别缩小了5.9、2.9和5.4个百分点,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向全面融合迈进了一大步。

图9 2012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布图

三、问题与建议

2012年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整体良好,进步较大,但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从统筹领域看,人民生活领域“短板”问题仍然存在。尽管2012年人民生活领域提高了5.5个百分点,是升幅最快的领域之一,但在四大领域中目标实现度依然最低。从具体指标看,个别指标实现度进展缓慢增长难度较大。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从增长速度、差距比值看均没有明显的提升,一产增加值由于耕地资源减少、海洋渔业增速放缓、畜牧业生态规模限制、农民种植意愿递减、优质农产品比重不高等因素,增长率同比回落,为近五年最低,加大了全省实现“四翻番”的压力。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等指标实现度仍然偏低,影响统筹城乡进程加快推进。从发展瓶颈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受制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财政兜底的压力,农村土地要素、金融要素、户籍制度等改革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难度较大,进展不快,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和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总体要求,对下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着力搭建统筹城乡战略平台,加快转移农民富裕农民,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着力推进县城、小城市、中心镇培育建设,充分发挥准入门槛低、转移成本轻和就业岗位多的优势,就近稳定转移农民,提高非农就业人员比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一产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快培育有创业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加大农村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营造农村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农村“三权”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扩大交易范围的增值机制、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股份化机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定量不定位的长久不变机制,有效解决城镇化“城市没有拉力、农民进城没有动力、政府没有推力”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