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浙江省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报告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浙江省“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年。现将2011年全省、11个市和61个按一级财政体制结算的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按新评价体系[1]的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2011年,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得分为83.69分,比2010年的79.41分增加了4.28分。按新体系测算和新阶段划分[2],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处于整体协调阶段(见表1和图1)。

表1 浙江省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得分表

领域

序号

具体指标

权重

2010年

(新体系基期年)

2011年

统筹

城乡

经济

发展

(28分)

1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5

4.67

4.75

2

人均GDP

6

4.61

4.86

3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6

4.80

5.13

4

城市化率

6

5.14

5.19

5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5

3.36

3.76

统筹

城乡

公共

服务

(26分)

6

财政支出中用于“三农”的比重和增幅

8

6.67

6.86

7

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比率

4

3.91

3.93

8

千人医务人员数

4

3.24

3.26

9

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水平差异度

8

7.60

7.64

10

乡镇集中审批和便民服务覆盖面

2

1.58

1.73

统筹

城乡

人民

生活

(26分)

1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度

8

5.66

6.56

12

城乡交通统筹水平

4

2.82

2.93

13

城乡安全饮用水差异度

4

3.69

3.73

14

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

4

1.69

2.49

15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度

6

4.34

4.36

统筹

城乡

生态

环境

(20分)

16

环境质量综合评分

5

4.26

4.33

17

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

5

4.30

4.50

18

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

3

1.82

2.01

19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3

2.72

2.76

20

村庄整治率

4

2.53

2.91

合计

100

79.

83.69

图1 浙江省2005—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得分

(一)分领域评价

评价显示,2011年,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统筹水平全面提升,得分分别为23.69分、23.42分、20.07分、16.51分;实现度分别为84.6%、90.1%、77.2%、82.6%,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4.0、1.6、7.2、4.4个百分点。领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距从2010年的18.5个百分点,缩小到12.9个百分点,缩小了5.6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全省统筹城乡四大领域实现度

(二)分指标评价

评价显示,2011年,33项指标实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度在90%以上的指标有9项,占27.2%;75—90%的指标有15项,占45.5%;60—75%之间的指标有5项,占15.2%;45—60%之间的指标有4项,占12.1%(见图3)。

图3 2011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体系33项指标实现度

与2010年相比,增幅10%以上的指标有4项,占12.1%;5—10%的指标有9项,占27.3%;5%以下的指标有20项,占60.6%。

二、11个设区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评价显示,2011年,11个设区市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差距不断缩小。按新体系测算和新阶段划分,宁波、嘉兴、舟山、杭州、湖州、绍兴、台州、金华、温州九个市得分超75分,处于整体协调阶段;衢州、丽水两个市得分60分以上,处于基本统筹阶段(见图4)。2011年,11个市统筹城乡发展呈现鲜明的特色。

杭州市把集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的主导模式,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的力度,城市化水平全省领先。

宁波市全方位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温州市紧紧抓住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三分三改”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四大领域均衡推进。

嘉兴市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市、县统筹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均衡度全省领先。

湖州市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统筹差距进一步缩小。

绍兴市注重增强统筹实力,着力提升城乡居民保障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金华市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推进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以城带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衢州市充分发挥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优势, “台地工业”和“坡地城镇”的统筹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舟山市围绕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目标,着力推进海岛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台州市把攻克薄弱环节、促进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的着力点,统筹城乡四大领域差距全省最小。

丽水市坚持集聚集约和延伸覆盖相结合,以“小县大城”和下山移民为着力点,城乡差异度明显缩小。

图4 2011年浙江省11个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得分

三、61个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评价显示,2011年,全省61个按一级财政体制结算的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整体提升。4个县(区)进入全面融合阶段,31个县(市)处于整体协调阶段,26个县(市)处于基本统筹阶段。

图5 61个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阶段数量占比图

(一)4个县(区)进入全面融合阶段

按新体系测算和新阶段划分,有4个、占6.6%的县(区)评价得分在90分以上,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鄞州区、绍兴县、萧山区、余杭区(见图6)。

图6 2011年4个县(区)评价得分

(二)31个县(市)处于整体协调阶段

按新体系测算和新阶段划分,有31个、占50.8%的县(市)评价得分在75分以上,处于整体协调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海宁、慈溪、德清、嘉善、余姚、义乌、海盐、平湖、桐乡、玉环、岱山、长兴、富阳、宁海、安吉、诸暨、桐庐、嵊泗、象山、温岭、永康、奉化、上虞、东阳、瑞安、临安、嵊州、乐清、临海、建德、新昌(见图7)。

图7 2011年31个县(市)评价得分

(三)26个县(市)处于基本统筹阶段

按新体系测算和新阶段划分,有26个、占42.6%的县(市)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处于基本统筹阶段。按得分高低依次是:洞头、武义、三门、平阳、磐安、浦江、江山、云和、永嘉、龙游、仙居、天台、淳安、开化、兰溪、遂昌、苍南、景宁、泰顺、常山、文成、松阳、青田、缙云、庆元、龙泉(见图8)。

图8 2011年26个县(市)评价得分

图9 2011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布图

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结论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稳增长、抓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大推进力度,省、市、县三级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更加突出发展重点,加大后进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统筹力度,四大领域均衡推进,区域、城乡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以“人进城、地流转、房置换”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土地、金融、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加快破除,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开局。

四、问题与建议

评价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从区域发展态势看,呈现“两头慢、中间快”。评价显示,得分排名前20位(1—20位)、中间21位(21—41位)、后20位(42—61位)的县(市、区),得分平均增幅分别是2.58分、3.74分、3.43分,最高增幅分别是4.27分、6.56分、5.90分,无论是平均增幅还是最高增幅,排名居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地区,说明后进地区必须加大统筹力度,奋起直追。二是从领域和指标实现度看,人民生活领域的指标仍是“短板”。尽管2011年人民生活领域提高了7.2个百分点,在四大领域中升幅最快,但仍低于实现度最高的公共服务领域12.9个百分点,低于四大领域平均实现度6.4个百分点;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农村互联网使用量、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等指标实现度仍然偏低。三是从统筹城乡的推进方式看,重延伸轻集聚的倾向依然存在。虽然各级政府把集聚集约发展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位置,但还普遍停留在思路规划阶段,实施上力度小、速度慢,导致政府投入战线过长,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较为分散,有限资源得不到集约高效利用,影响了统筹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群众长远得实惠。

根据上述问题,结合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要求,建议如下:

——加快搭建统筹城乡战略平台,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水平。坚持把县城、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作为人口集聚主平台,把省级产业集聚区、各类经济开发区(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农业“两区”作为产业集聚主平台,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

——切实加大薄弱环节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水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后进地区要创新统筹思路,加大统筹力度,全面提升统筹发展水平;其它地区要针对薄弱领域、落后指标,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推进均衡发展。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水平。紧紧围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以“人进城、地流转、房置换”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集体资产股份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管理社区化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附表1 11个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得分

位次

得 分

得分

位次

得 分

得分

位次

得 分

浙江省

83.69

79.41

杭州市

88.30

4

84.31

金华市

77.20

8

74.67

宁波市

89.07

1

86.38

湖州市

86.68

5

84.20

温州市

75.06

9

71.52

嘉兴市

88.43

2

84.64

绍兴市

83.44

6

80.90

衢州市

68.49

10

66.43

舟山市

88.40

3

84.49

台州市

78.48

7

74.59

丽水市

67.91

11

63.08

附表2 61个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区域

2011

2010

(基期年)

得分

位次

得分

得分

位次

得分

得分

位次

得分

浙江省

83.69

79.41

桐庐县

82.89

21

77.94

江山市

72.10

42

69.43

鄞州区

92.49

1

89.65

嵊泗县

82.69

22

81.01

云和县

71.51

43

68.41

绍兴县

92.24

2

90.24

象山县

82.43

23

80.54

永嘉县

71.20

44

67.59

萧山区

92.08

3

88.75

温岭市

80.40

24

76.36

龙游县

69.97

45

67.23

余杭区

91.45

4

89.56

永康市

80.15

25

73.69

仙居县

69.10

46

63.20

海宁市

89.20

5

84.95

奉化市

80.12

26

79.66

天台县

68.98

47

66.85

慈溪市

88.96

6

86.58

上虞市

80.12

26

76.72

淳安县

68.96

48

65.59

德清县

88.06

7

86.27

东阳市

79.88

28

74.80

开化县

68.05

49

63.57

嘉善县

87.99

8

84.94

瑞安市

79.51

29

75.35

兰溪市

68.00

50

65.41

余姚市

87.47

9

84.52

临安市

79.16

30

75.52

遂昌县

67.89

51

63.42

义乌市

87.17

10

84.90

嵊州市

76.86

31

73.25

苍南县

67.64

52

64.37

海盐县

87.01

11

82.74

乐清市

76.84

32

74.57

景宁县

67.45

53

63.98

平湖市

86.98

12

84.19

临海市

76.45

33

70.55

泰顺县

67.43

54

62.66

桐乡市

86.92

13

84.55

建德市

76.00

34

73.71

常山县

67.00

55

65.77

玉环县

86.44

14

85.72

新昌县

75.01

35

72.93

文成县

66.87

56

63.47

岱山县

86.01

15

82.73

洞头县

74.66

36

71.80

松阳县

66.59

57

62.11

长兴县

85.61

16

83.33

武义县

74.58

37

68.02

青田县

65.90

58

60.66

富阳市

85.52

17

82.52

三门县

74.28

38

70.96

缙云县

65.45

59

62.34

宁海县

83.74

18

81.05

平阳县

72.67

39

68.15

庆元县

64.70

60

60.50

安吉县

83.69

19

81.51

磐安县

72.34

40

66.02

龙泉市

63.95

61

63.53

诸暨市

83.62

20

82.43

浦江县

72.19

41

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