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来,省委省政府适时做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浙江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行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一、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
2011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14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比,年均增长12.2%,高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总量大大增加,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1.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快速增加,已逐渐接近第二产业。五年来,浙江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平均每年增加1579.7亿元。与第二产业总体规模的差距不断缩小。2006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仅为第二产业的73.8%,2011年已上升到85.7%。
2.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位日益凸显。近几年来,与其他产业相比,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更为稳健、快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9%,比2006年提高3.9个百分点。
3.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呈现出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步降低,而金融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2011年,浙江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3%,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11年,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六大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增加值7728.2亿元,绝对数比2006年增加一倍多,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0.4%上升到2011年的23.9%。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软件产业收入、结构和盈利水平实现协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性突显,集聚效应显著,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高出全国软件业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
4.劳动生产率较高。服务业人均创造增加值一直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1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27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34.6%,人均创造增加值11.2万元,比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高2.3万元,比2006年提高4.9万元。
5.服务业对财政增收贡献较大。2011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为3295.6亿元,比上年增加420.2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8.1%,服务业税收收入对全部税收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34.7%。
二、服务业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浙江各级政府以加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示范区建设、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推进服务外包和重点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引导服务业良性快速发展。
1.经济强县服务业地位日益凸显。2011年,20个经济强县合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724.7亿元,比上年增加800.3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33.3%。萧山区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6.1亿元。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54.5%,位居20个经济强县首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6个百分点。
2.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集聚发展是当今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作为新载体的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涌现,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块已达到200多个,商贸综合体、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总部基地、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和新型专业市场等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正逐渐步入正轨。据对全省40个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统计,2011年末,吸收入区单位共6.5万家,比上年增加0.3万家,从业人员267万人,较上年增加0.7万人。2011年,实际完成投资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实现营业收入3421.2亿元,增长1.2倍;实现营业利润245.4亿元,增长64%;上缴税收73.8亿元,增长64.2%。
3.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全省服务业投资额8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第二产业投资增幅分别高7.8和19.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2.6%,比第二产业高25.8个百分点。除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外的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9.6%,高于第二产业增速6.6个百分点。民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2011年,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2%、104.7%和60.2%。服务业利用外资又有新突破。2011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1.4亿美元,2007-2011年年均增速为25%,高于平均增速19.4个百分点,比重由2006年的22.1%上升到51.3%。
4.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据对全省11760家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文化、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企业调查,2011年,年末资产总计为1.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营业收入5482.4亿元,营业利润72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26.3%;平均从业人员123.1万人,增长12.8%,从业人员报酬732.5亿元,增长24%。
5.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服务外包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2011年,全省累计服务贸易总额851.2亿美元,其中出口502.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5%和22%,分别比货物贸易高8.2和5.5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4亿美元,合同执行额3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5%。
三、浙江服务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五年来,浙江服务业的规模、比重、结构等各方面发展在全国各省市中一直位居前列。
1.服务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四。2011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为14180.2亿元,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省,位居全国第四,与浙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相当。
2.服务业占GDP比重在全国排名靠前。2011年,浙江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3.9%,位居全国第八。服务业占GDP比重位居浙江之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西藏、贵州、天津、海南和广东,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是直辖市,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区位、历史等多方面的优势,服务业比重较大实属必然;西藏、贵州和海南三省区的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低,该阶段服务业比重通常也较高;广东、江苏、山东及浙江四个省份经济总量大,同居全国前列,有较强可比性,浙江服务业比重较江苏和山东两省分别高出1.5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仅比广东省低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浙江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在经济较为发达省份中处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