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整体经济已基本扭转了加速下滑态势,处于企稳回升过程中。其中,服务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上半年,浙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53.2%,比去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服务业发展主要特点
1.投资速度加快,企业景气指数上升,服务业发展后劲增强。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46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快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速度3.8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位居前三位,分别增长72.8%、65.3%、53.5%,居民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紧随其后,分别增长49.7%和48.8%。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稳定增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35.1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服务业总投资的50.7%。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保持上升态势,其中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11.9点;IT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分别上升16.1点、5.1点和1.5点。
2.服务业对税收增长的贡献持续加大。上半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为22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7.6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4%,服务业对全部税收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57.1%,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
3.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据对我省1.2万家限额以上部分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银行证券保险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下同)的调查结果,1-5月实现营业收入21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增幅比1-2月加快1.4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327.6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1-2月提高0.8和0.1个百分点。
4.服务业外向度进一步扩大。受外需市场萎缩的影响,今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发展滑入低谷,货物贸易仅个位数增长,但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上半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上半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10.9亿美元,增长14.9%,增幅比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高1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8亿美元,增长13.6%,增幅比同期货物出口高8.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结构趋于优化,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对外文化贸易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快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的动力之一。上半年,我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外资投向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9.6%,比去年全年提高3.3个百分点。
5.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我省新批准了第二批共35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集聚示范区的数量达到了75个。据对其中40个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调查统计,2012年5月底共吸收入区单位6.6万家,同比增加4560家,从业人员25.5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1—5月实现营业收入1176.8亿元,同比增长50.6%, 实现营业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14.9%,上缴税收35.9亿元,同比增长58%。
二、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1.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96.5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3.6个百分点。在淘宝、网易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上半年浙江信息服务业实现规模、效益同步增长。1-5月限额以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8.2亿元,营业利润1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9.1%。
2.交通、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稳定增长。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58.4亿元,同比增长7.1%。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货物运输总量为9.2亿吨,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一季度高0.7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为421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649.7亿元,同比增长9.1%。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
3.房地产业小幅回落,房价有所回落。今年以来,我省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房价有所回落。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44亿元,同比下降1%,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8.6%和16.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6和21.2个百分点。6月份,温州、杭州、宁波、金华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8%、9.8%、8%和6.3%,跌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前4位。
三、主要问题及全年展望
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需求不足等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政策性因素促成。
1.地区发展不均衡。金华凭借商务服务业、影视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崛起,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1-5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2%和29.9%,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4和27.3个百分点(同口径对比);而舟山等地服务业发展由于过度依赖水上运输业等少数行业,上半年服务业发展出现整体下滑。1-5月舟山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仅增长3.9%,低于全省8.9个百分点(同口径对比),营业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盈利2.3亿元转为亏损1.3亿元。温州、湖州、绍兴、台州、丽水等市1-5月限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占全省比重40%以上的杭州市限上服务业企业发展状况良好,1-5月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4.6%和2.7%,略高于全省整体水平。
2.行业发展冷热不均。从主要门类来看,上半年信息服务业、教育、卫生等门类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营业收入和利润都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信息服务业1-5月实现利润149.9亿元,居各门类之首。交通运输业受市场内外需不足、运价持续低迷、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等影响,效益快速下滑。1-5月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7.4%,但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51.1%;文化体育娱乐业由于实体广告投入的减少和广电总局禁止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等因素影响,收入仅增长5.1%,利润则下降16.5%;由于房价下跌,市场持币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中介企业经营惨淡,1-5月900多家限额以上房地产中介和物业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亏损,亏损面高达52.2%,盈亏相抵后净亏损0.8亿元;在信息服务业中占很大比重的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电信业企业由于话费收入等传统项目盈利水平接近饱和,而3G等新业务多处于投入阶段,导致近年来一直呈现营业收入缓慢增长的态势,1-5月全省94家限额以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5亿元,占全部限上服务业企业收入的14.7%,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低于整体水平。经济的下滑导致不良贷款风险激增,各大银行纷纷计提坏帐准备金,大幅冲减营业利润,使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大幅下滑,1-5月全省银行业的营业支出增幅高达42.5%。
3.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60.9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去年同期和1-2月分别回落12.8和3.8个百分点。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32.7%扩大到37.6%,扩大了4.9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5%,快于营业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增长13.2%、14.4%和23.1%。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快速上升是企业盈利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目前贷款利率仍为近三年来的较高点,而实际融资成本更高,尤其是短期贷款。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7.6%。随着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的加大,技术工人和一线员工的薪酬得到大幅提升,但这对企业盈利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压力,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职工薪酬同比增长了21.3%,快于从业人员增幅15.1个百分点,也快于营业收入增幅8.5个百分点。
下半年,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的扩大、贷款利率的降低、重点领域服务业项目的推进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我省服务业将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也不排除经济下行压力向商务、科技、信息等行业传导的趋势,企业的经营状况仍需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