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度关注和重视人民生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居民收入依然取得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一、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一)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6%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1元,比2006年增长69.6%,年均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11年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3位,省区第1位。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7283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1元低3688元。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的家庭占61.4%,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
1.工资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334元,比2006年增长56.2%,年均增长9.3%,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59.3%,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工资外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有所降低,2011年比2006年低5.9个百分点。
2.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384元,比2006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5.1%,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10.9%提高到2011年的12.8%。随着城镇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渠道更趋多元化,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加。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572元,比2006年增长76.9%,年均增长12.1%。其中城镇居民出租房屋收入比2006年增长1.3倍。
2.经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增长加快。随着连续数年实施提高各类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政策,浙江离退休老人的收入增加较快。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离退休金和养老金为6200元,比2006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
(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4%
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比2006年增长78.2%,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自1985年开始已连续27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7.3%。
1.工资性收入是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在各类企事业中从业或从事其他各种劳务活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人均6878元,比2006年增长88.7%,年均增长13.5%。2011年,工资性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为52.6%,比2006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五年间,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56.3%,工资性收入是浙江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农业收入稳定增长。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183元,比2006年增长58.5%,年均递增9.6%。农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经营的多样化、高效化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此外,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和补贴,如粮食直补、母猪补贴和渔民的柴油补贴等,也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2690元,比2006年增长62.7%,年均增长10.2%。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工业经历了考验,但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家庭二、三产业收入增长逐渐恢复,2011年农村居民来自家庭二、三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6%。
4.非经营收入增长13.5%。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等非经营性收入人均1320元,增长近1倍,年均增长14.8%,主要是房屋租金、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的较快增长。其中,租金收入增长1.17倍,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增长4.73倍。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2006年以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步缩小趋势。除2009年农村居民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0.2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都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6年的2.49:1下降到2011年的2.37:1。
二、浙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升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37元,比2006年增长53.1%,年均增长8.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5.4%;比全国平均水平15161元高5276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从上年的第4位跃居第3位。
1.食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支出增长。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7066元,比2006年增长60.8%,年均增长10.0%。由于近几年食品价格上涨较快,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反弹。201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比2006年高1.7个百分点。
2.衣着、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居住、交通通讯和娱乐文教等支出全面增长。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139元,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109元,医疗保健支出1249元,居住支出1518元,交通通讯支出3728元,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2816元,与2006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9.1%、12.5%、7.9%、4.3%、8.4%和7.7%。
3.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5639元,比2006年增长47.0%,年均增长8%。在服务性消费中,家政服务支出比2006年增长1.2倍,居住服务支出比2006年增长1倍,表明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外饮食支出比2006年增长55.4%,医疗费支出比2006年增长96.9%,交通费支出比2006年增长42.8%,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2006年增长44.7%。
4.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103.6台,比2006年增加38.7台,增长59.8%,其中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家用电脑91.8台,即88.6%的家用电脑接入互联网,比2006年增加41.5台。手机上网渐成时尚。2011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44.4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消费快速增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的网络购物。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支出165元,比2006年增加160元,增长27倍。
5.旅游、健身成为居民消费时尚。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外出旅游和健身活动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达972元,比2007年增加454元,增长87.7%。旅游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3.7%上升到4.8%。其中,参加各类旅行社的团体旅游人均支出670元,比2006年增长1.3倍;人均健身活动支出23元,比2006年增长1.2倍。
6.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1年末,浙江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6.9平方米,比2006年年末增加1.9平方米。房屋产权为商品房的城镇居民家庭占59.8%,比2006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使用管道燃气的家庭占36.0%,比2006年提高16.5个百分点;使用空调作为取暖设备的家庭占93.9%,比2006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2006年以来,浙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实行“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刺激下和收入持续增长的保障下,消费与收入同步较快增长。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44元,比2006年增加3175元,年均增长10.0%。
1.食品支出增长。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为3629元,比2006年增长69.5%,平均每年增长11.1%。其中在外饮食519元,比上年增长13.8%。
2.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农村居民用于居住的支出人均1651元,比2006年增长57.5%。2006年以来,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动的农村住房改造,使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2011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60.8平方米,其中97.8%都是钢筋混泥土和砖木结构的住房。83.7%的家庭使用上水冲式厕所,95.3%的家庭用上自来水,81.4%的家庭厨房使用液化气,比重均比2006年有所提高。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用水支出比2006年增长1.83倍,用电支出增长1.03倍。
3.家庭高档耐用品拥有量不断增多。随着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的刺激,农村居民耐用品普及率继续提高。2011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空调、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94.38台、93.02台和168.49台,分别比2006年增长1.21倍、37.2%和23.1%。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还日益呈现多样化和层次化,抽油烟机、微波炉等新兴家电在农村居民家庭中的拥有量稳步上升。
4.交通通讯支出快速增长,汽车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热点。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对出行、交流的要求不断提升,推动了交通通讯支出的快速增长。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支出1262元,比2006年增长98.6 %,其中购买交通工具支出544元,比2006年增长48.8%。2011年末,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13.4辆,比2006年的3.1辆增长4.3倍,汽车消费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2011年,人均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为235元,比2006年增长2.29倍,平均每年增长27.0%。
5.衣着、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669元,设备用品支出528元,文教娱乐支出831元,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84.8%、92%、87%,年均分别增长13.1%、13.9%、13.3%。
6.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文化教育、旅游娱乐支出增加。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旅游、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也逐渐增多。2011年,农村居民旅游、体育、休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人均182元,比2006年增长1.95倍,平均每年增长24.2%,大大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