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深化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投资建设硕果累累,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带动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2007-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累计完成55152亿元,投资总量比1981-2006年26年间的投资总和还要高出20.4%,年均增长15.5%。2007-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0.9%、10.7%、15.2%和16.3%。投资相当于GDP的比率稳步下降,由2006年的48.3%下降到2011年的44.7%。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4290亿元,增长24.8%。五年来,我省投资的适度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继续推进
2007年以来,我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波动较大,第二产业投资保持了平稳运行速度,服务业投资则相对增长较快,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007-2011年,第一产业累计投资28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6年的0.31%提高到2011年的0.68%,年均增长34.7%。
2007-2011年,第二产业累计投资21755亿元,年均增长10.2%,在投资中的比重由2006年的46.4%下降到2011年的36.8%。其中,工业累计投资21595亿元,年均增长10.2%。工业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投资18656亿元,年均增长11.3%。装备制造业累计投资8645亿元,年均增长16.7%,高于制造业投资的平均增幅,占制造业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38.2%上升到2011年的48.3%。2011年,装备制造业投资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高于制造业投资平均增幅。装备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8.9%和31.5%。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并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服务业投资的较快增长。2007-2011年,服务业累计投资29866亿元,年均增长19.2%。2011年,全省服务业投资8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6%,比重比2006年的53.3%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在民生项目上投资力度逐步加大。2011年,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投资分别上年增长22%、1倍和60.2%。
三、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重点建设成绩斐然
我省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在2007年我省“五大百亿”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上,2008年省委省政府积极组织实施“三大千亿”工程建设,衔接“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扎实推进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2007-2011年,全省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投资13901亿元,年均增长8.7%,其中2009年增速达22.0%。2011年,基础设施投资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三个行业成为我省基础设施投资的重中之重。五年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投资4560亿元,年均增长7.6%,相继建成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杭新景高速、龙丽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目前全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年累计投资2858亿元,年均增长3.1%,期间主要建成了北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滩坑水电站首台机组、慈溪杭州湾沿海49.5MW风电场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五年累计投资4622亿元,年均增长14.3%。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体育设施、文化艺术业、教育设施、卫生设施等行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7.2%、35.7%、21.9%、9.4%和9.6%。
五年来,我省积极启动一批有利于改善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和重要装备制造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如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库工程、杭氧集团迁扩建工程、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工程、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项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有效地缓解了我省交通、电力、通信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改善了浙江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房地产业朝中央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省房地产业持续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2007-2011年,全省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3619亿元,年均增长23.3%。2011年,完成投资4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为五年来的最高增速。我省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使房价合理回归,采取一系列措施,房地产市场正朝着中央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商品房开发结构进一步调整,住宅建设规模明显加大。五年累计住宅投资9333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8.5%,年均增长20.9%;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2171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累计达18006万平方米,2011年总量与2006年基本持平。在加快商品住宅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地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和廉租房等大量增加。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1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6.9平方米。
五、非国有投资领域继续拓宽,国有投资调控作用突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呈现,大力引导支持非国有投资发展,非国有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2011年,非国有投资总额34219亿元,年均增长17.0%,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63.6%上升到2011年的67.8%。其中,2011年非国有投资9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我省民营企业投资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大竞争性行业,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在电力、交通运输、电信、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多个社会发展领域,非国有投资也已进入并逐步拓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局面。
2007-201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685亿元,年均增长12.6%。其中,201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尽管国有投资增速和规模均明显小于非国有投资,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有投资对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贡献更为突出。从全省国有投资范围看,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领域。这些行业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