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浙江的目标是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本文从10大类主要民生指标与全国水平、与世界水平做了比较,浙江全面小康社会的“高水平”成色十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已是“高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居省区第1位、恩格尔系数已达到富足标准、信息化生活十分普及、国民身体素质主要健康指标处于较高水平、国民文化素质达到世界中上水平、就业保障和平安建设走在前列、率先高标准全面脱贫、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成为浙江靓丽的金名片。
2015年,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浙江时的讲话精神,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目标。2017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高水平全面小康是“两个高水平”目标之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浙江的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关键要看民生指标的底色,人民群众真切的获得感;高水平的高得如何,更要从全国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去比较,看相对水平的领先度。
(一)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62352亿元(9039亿美元),稳居全国第四,接近居世界第17位的荷兰(9091亿美元)。人均GDP为107624元(15601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7倍,是全国的1.52倍。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从2000年的1525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8923美元,2019年为16307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6000美元,也大大高于世界银行2019年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700美元)。人均GDP极差(最高与最低设区市之比值)为2.28,是全国经济发展统筹水平最好的省区。
表1 人均GNI比较 计量单位:美元
2000年 | 2010年 | 2019年 | |
浙江 | 1525 | 8923 | 16307 |
中国 | 940 | 4340 | 10410 |
中国在世界位次 | 141 | 102 | 71 |
上一条:1-5月浙江投资增速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