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期刊导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2期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作者:信息资源部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5-04-14   点击数:

P15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交反应的中介作用

概述:通过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和社交反应水平,探讨ASD儿童社交反应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方法:20199月至20244月,选取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3所培智学校的211ASD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心理教育评定量表和社交反应量表进行调查。分析ASD儿童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和社交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探究社交反应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结果:211ASD儿童体育锻炼平均水平为(58.72±3.34)分,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为(14.85±1.67)分,社交反应平均水平为(24.98±3.79)分。ASD儿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546, P <0.05),与社交反应呈负相关(r=-0.298, P <0.05);ASD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交反应呈负相关(r=-0.397, P <0.05)。家庭平均月收入、父母关系、是否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体育锻炼、社交反应均是ASD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 <0.05)ASD儿童社交反应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有中介作用,效应占比14.56%。结论:ASD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影响因素较多,体育锻炼可直接影响ASD儿童心理健康,也可通过社交反应起到中介作用。

作者简介:段冠婷,博士,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特殊儿童运动康复。

侯会生,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足球职业化、足球教学和训练、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体质健康;E-mail348542743@qq.com

引用:段冠婷,肖雪,.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交反应的中介作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2: 150-157.

全文:点击下载


P1582004年至2024年机器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概述:分析机器人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演化趋势。方法:检索2004年至2024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机器人应用于ASD儿童康复领域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02篇文献。发文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心性最高的国家是英国。发文最多的作者是Ichiro Yoshikawa,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赫特福德大学。康复机器人、模仿能力、人机交互、共同注意和人形机器人是领域内的高频关键词和突现词。结论:机器人在ASD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实施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合脑科学技术揭示ASD儿童与机器人交互过程中的神经机制,根据ASD儿童的特定需求开发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简介:向松柏,博士,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

王崇高,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认知与心理发展;E-mailwchonggao@ccnu.edu.cn

引用:向松柏, 周雯慧, 王崇高. 2004年至2024年机器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2: 158-164.

全文:点击下载


P165《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参与艺术治疗心理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

概述: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系统评价艺术治疗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ProQuest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4年至2024年间发表的艺术治疗干预MCI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遵循PRISMA指南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来自中国、坦桑尼亚、西班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5个国家,共76360岁以上MCI老年人,平均年龄71.23岁。艺术治疗形式主要包括视觉艺术疗法(绘画、拼贴、剪纸、雕塑和建模等)、表达性艺术疗法(舞蹈和音乐),以及创造性艺术疗法(故事创作)。每次30120 min,以每次60 min居多;每周14次,以每周24次居多;共干预636周,以612周居多。健康结局集中于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结论:多数研究证实,艺术治疗对MCI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但个别研究存在分歧,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徐晓红,硕士,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教育、音乐心理治疗。

程怀春,博士,莆田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及健康促进;E-mail84837704@qq.com

引用:徐晓红,钟晓珂,.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参与艺术治疗心理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2: 165-171.

全文:点击下载


P184《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运动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效果的Meta分析》

概述:探讨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和最佳运动剂量。方法: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建库至202311月。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采用Stata 18.0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340例患者。PEDro量表评分58分。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的焦虑(SMD=-0.70, 95%CI-1.18-0.22, P=0.004)和抑郁(SMD=-0.89, 95%CI-1.43-0.34, P=0.002)状态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发现,改善焦虑状态的最佳运动剂量为每次≤45 min(SMD=-0.26, 95%CI-0.46-0.05, P=0.01),每周≥3(SMD=-0.26, 95%CI-0.46-0.05, P=0.01),干预周期≤12(SMD=-0.21, 95%CI-0.36-0.07, P=0.005);改善抑郁状态的最佳运动剂量为单次运动时长≤45 min (SMD=-0.69, 95%CI-1.29-0.08, P=0.03),每周≥3(SMD=-0.69, 95%CI-1.29-0.08, P=0.03),干预周期≤12(SMD=-0.52, 95%CI-0.92-0.13, P=0.01)。中高强度的运动干预对焦虑(SMD=-0.21, 95%CI-0.37-0.06, P=0.007)和抑郁(SMD=-0.21, 95%CI-0.41-0.01, P=0.04)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推荐中高强度运动,每次≤45 min,每周≥3次,不超过12

作者简介:杨益成,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

吴雪萍,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E-mailwuxueping@sus.edu.cn

引用:杨益成,王丹丹,.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运动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2: 184-193.

全文:点击下载


P235《慢性肾脏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概述:调查慢性肾脏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方法:202312月至20243月,选择曾就诊于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后居家的1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和肾内科的8例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 12.0软件和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促进因素包括感知益处、良好的健康素养、互联网媒体潜在益处、医护人员的监督、充足的社会支持;障碍因素包括负面情绪严重、并发症的负面影响、重视程度不够、运动驱动力不足、运动时间场所等现实条件的约束、运动康复支持不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影响因素多样并具有个性化,应个性化给予运动康复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

作者简介:王微平,主管护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主要研究方向:肾脏疾病临床康复护理。

马迎春,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主要研究方向:肾脏病疾病临床及康复诊治,血液净化;E-mailmych323@163.com

引用:王微平,马迎春. 慢性肾脏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2: 235-241.

全文: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