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期刊导读】《护理学杂志》2025年第11期
来源:护理学杂志   作者:信息资源部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5-09-11   点击数:

P32《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的质性研究

概述:目的: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归纳出3个主题共9个亚主题,包括微观系统(经济负担感知、个体身心应激、经济决策行为),中观系统(家庭角色冲突,病友社交分化,治疗费用信息失衡、社会疏离),宏观系统(政策落实与认知鸿沟、经济环境交互影响)。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经济毒性体验深受社会生态系统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从多角度出发,优化微观系统支持策略,强化中观系统协同,推动宏观政策完善,从而全方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经济毒性体验

作者简介:吴妍霏,硕士在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护士;E-mail735545424@qq.com

夏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护士;E-mail300425@hospital.cqmu.edu.cn

引用:吴妍霏,夏瑾,张佳巍,.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5,11: 32-35.

全文:点击下载


P8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概述: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10月至20246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Herth希望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得分为(35.72±5.43)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希望水平及大五人格的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是心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离异、有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多、希望水平低以及高神经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制订心理干预策略,增强患者希望感,从而提高其心盛水平

作者简介:陈刚,硕士在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护士;E-mail1984532951@qq.com

王宇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E-mailwangyuyingky7010@163.com

引用:陈刚,王禹涵,李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5,11: 82-85+101.

全文:点击下载


P90《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分析》

概述: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在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招募280例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有效调查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261例,其身体活动障碍总分为(38.96±11.41)分。身体活动障碍分为低度障碍-稳定型(26.8%)、中度障碍-低动机型(12.3%)和高度障碍-低感知型(60.9%)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运动恐惧和抑郁是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医护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疾病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

作者简介:田丹丹,硕士,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E-mail1405645633@qq.com

引用:田丹丹,王锦,朱小芳,. 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5,11: 90-95.

全文:点击下载


P106《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概述: 目的:整合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机构网站中关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120日。由研究者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了团队建设、用药评估、处方精简、个体化用药策略、居家管理、健康教育、监测与随访7个方面的23条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证据使用者在证据转化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和验证 。

作者简介:杨佳乐,硕士在读,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生;E-mail18295764256@163.com

赵华,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E-mailzhshun7788@126.com

引用:杨佳乐,赵华,徐加,.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杂志,2025,11: 106-111.

全文:点击下载


P116《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范围综述》

概述:目的:对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护理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华医学期刊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8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采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机器人、信息通讯技术、个人语音助手、虚拟技术;干预内容涵盖心理知识课程、认知行为干预、运动锻炼、记忆训练、日常生活提醒、情感干预、沟通交互以及社交互动等方面。干预时间4周至12个月。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心理干预模式,如虚拟现实认知训练、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在线社交平台等,均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并增强其社会支持。结论:数字化技术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缓解抑郁与孤独感,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优化技术适老化设计,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开展长期随访以提升干预效果的稳定性。

作者简介:罗钧丹,硕士在读,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生; E-mail2322215840@qq.com

黄卫东,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E-mail4392236252@qq.com

引用:罗钧丹,田佳男,白凯,. 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范围综述[J]. 护理学杂志,2025,11: 116-120.

全文: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