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期刊导读】《中国护理管理》2025年第9期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作者:信息资源部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5-11-20   点击数:

P1317《护士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

概述: 目的:分析护士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于202411月—12月选取苏州市高新区3家三级综合医院6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用药安全管理培训问卷、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护士用药安全态度调查问卷、护士用药安全能力量表、护理中断知信行问卷、护士用药安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护士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得分为(48.50±8.60)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χ2/df=2.908,CFI=0.947,GFI=0.952,NFI=0.922,TLI=0.928,RMSEA=0.055,IFI=0.947,护士用药安全能力(β=0.383)、护士用药环境感知(β=0.271)直接正向影响护士用药安全行为;用药安全管理培训[β=0.123,95%CI0.0130.361]、护士用药环境感知[β=0.095,95%CI0.0100.305]、护士用药安全态度[β=0.077,95%CI0.0050.268]及护理中断知信行[β=0.120,95%CI0.0090.369]可通过护士用药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护士用药安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结论:护士用药安全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管理层应落实用药安全管理培训及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提升护士用药环境感知水平,强化护士用药安全态度,提高护士用药安全能力,促进护士用药安全行为

作者简介:郑莉,副主任护师,副护士长,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魏艳红,主任护师,护士长,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五官科;E-mail:285406846@qq.com

引用:郑莉, 张丽, 丁晔, . 护士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25,9: 1317-1322.

全文:点击下载


P1333《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概述: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145月至20244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以及吞咽造影检查确定吞咽功能结局,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41例患者,脑卒中后2周,38.08%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5分(OR=0.157,95%CI:0.0470.526)、留置鼻胃管(OR=0.002,95%CI:00.016),初始洼田饮水试验4级(OR=0.004,95%CI:00.055)和洼田饮水试验5级(OR=0.001,95%CI:00.016)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不利因素,入院时血清白蛋白较高(OR=1.275,95%CI:1.0971.482)是其预后的有利因素。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预后受到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否留置鼻胃管、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初始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影响。护士应早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识别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康复结局和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金晓燕,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博士在读。

肖颖,博士,教授,课程主任,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E-mail:yxiao@must.edu.mo

引用:金晓燕, 尚少梅, 李硕, .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护理管理,2025,9: 1333-1337.

全文:点击下载


P1343《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概述:目的:以单元综合安全项目为依据构建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住院患者跌倒的系统性管理提供借鉴。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函询,形成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采用阶梯整群随机试验设计和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2022年期间跌倒发生率高于全院平均值的护理单元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6月开始进行干预,干预前参照全院统一的跌倒管理文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按照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实施跌倒管理。比较干预前后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占比,以及护士的患者安全态度、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个护理单元和158名护士,干预后跌倒发生率(0.49‰)和跌倒伤害占比(25.00%)均低于干预前(1.06‰,68.18%),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和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量值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占比,提高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和安全文化认知水平。

作者简介:董婷婷,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韩斌如,硕士,教授,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E-mail:hanbinru8723@163.com

引用:董婷婷, 韩斌如, 李秋萍. 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25,9: 1343-1348.

全文:点击下载


P1426《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研究进展》

概述:探讨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其应用形式以及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选择、减轻患者置管术中不适、尖端定位、健康教育、并发症监测及管理、置入后定期维护、操作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留置及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刘硕,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硕士在读。

赵军燕,博士,副主任护师,护士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学;E-mail:122155984@qq.com

引用:刘硕, 赵军燕, 乔远静, . 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25,9: 1426-1430.

全文:点击下载


P1434《生态瞬时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体力活动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概述:目的:对生态瞬时干预(Ecological Momentary Intervention,EMI)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体力活动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优化EMI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范围综述报告框架,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5228日。结果:纳入20篇文献,EMI干预载体多为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干预类别多为简单和交互EMI。瞬时评估内容为行为数据和情境变量;触发规则包含用户启动、固定时间、随机时间和决策规则;干预内容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组成,呈现方式包括视觉反馈、触觉反馈和激励信息等;干预结局包含近期结局和远期结局。EMI在癌症、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广泛,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已得到初步证实,体力活动提升量为29220 min/周、步数为297.71 920/天、久坐时间减少21262.2 min/天;干预参与度为33%100%。结论:EMI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体力活动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体力活动、增加步数、减少久坐时间,但干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者简介:陈举凤,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硕士在读。

王濯,博士,副教授,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E-mail:wangzhuo88@cczu.edu.cn

引用:陈举凤, 朱姝欣, 赵孙安婕, . 生态瞬时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体力活动中应用的范围综述[J]. 中国护理管理,2025,9: 1434-1440.

全文: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