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国家图书馆建立111周年,9月21日,国家图书馆在北京纪实影像周的支持下,策划并举办了“纪录片与口述史的文献价值——《口述国图》研讨会”。
该片是国内首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据了解,国家图书馆于2003年启动老馆员口述史访谈工作,十多年来,共有47位老馆员及其亲属接受口述访问,累积了200余小时、105万字的口述资料,《口述国图》正是以这些珍贵的影音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而成。
《口述国图》全片共分为“情系国图”“缘起文津街”“善本保卫记”“馆藏的故事”“为读者服务”“艰难中的前行”“新馆的诞生”“站在世界舞台上”“走向现代化”“重返柏林寺”和“馆员心声”等11个部分,全面记录了几代国图人在面对不同历史机遇与挑战时,担负的使命和做出的选择。
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围绕“纪录片与口述史的文献价值”这一主题,就《口述国图》这部国内首次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从策划、创作和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专家们对《口述国图》的创作实践和大众传播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且对影片创作、以及未来图书馆界与纪录片界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表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是国内口述史料资源建设的重要阵地。自2012年开始,中国记忆项目开展基于口述史料和影音史料的专题文献资源建设,共采集或收集超过2600小时的口述史料(视音频)、影像资料和大量照片、非正式出版物等相关文献。《口述国图》正是国家图书馆影视中心“老馆员口述史”项目的重要成果。国家图书馆影视中心还策划、拍摄、制作过《西域回响》《善本南迁》《修书者说》《藏书家周叔弢》等多部影视作品。
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以“记录·美好生活”为主题,力图全面展示纪实产业发展成就,探索发展特点规律,激发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纪录片“黄金时代”。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北京纪实影像周组委会、国家图书馆影视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