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发布学术不轨报告 我国大学不妨一试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9-19   点击数:

近日,由美国厚仁教育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被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一书,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报告发布后,不仅家有留学生的家长担心会否影响自己的孩子。更有网友忧心这些中国留学生不好好学习、给国家丢脸。还有不少评论人士痛心正是国内的缺少规则和诚信的教育导致了这一切。

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担心、忧心和痛心在情感上可以理解,却也存在着误读和曲解。事实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毕业情况还是要高于平均的国际学生水平的,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学术表现还是比较优秀的。至于作弊和学术不诚实,从辩证法上讲,既然有规则,就有反规则,各国学生皆然。因此,对于这份报告,不妨正眼理性看待,如此才可看出为我所用的借鉴意义。

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宽进严出闻名,在学术诚信上要求极其严格,这和我们国内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学生进了大学基本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除非有极其出格的行为,一般很难被开除。至于考试作弊,虽然不少学校也有诸如缺取消学位等严格的规定,但真正因此被开除者却很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份报告一出炉就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学很少发布类似报告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的大学看来,考试做假或作弊不仅事关学术道德,更事关教育公平,因此对于违反者必须严惩不贷。反观我们国内的大学,不仅认识上不到位,制度上也鲜有跟进,加之严进宽出的招生体制,不进学校鲜加学术约束,也使得不少学生进了大学也放松了严格自我要求的那根弦,从发展上来说,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美国此次发布对留学生被开除情况的报告其实也是对招生体制“不唯分数”的一种完善。其实,美国的招生,除了要求要有高考分数以外,平时学业成绩也很看重。除此外,还有面试环节等层层把关,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入学前招生过程中的考验。入学后,同样面临学术方面的诸多考验,比如,美国有相当多的学校有规定。如果学生的考试结果与平时表现差异较大,老师就有理由怀疑其学术不诚实,而且,美国学校老师对于学术不诚实的判定比较主观,只要教师认为学生学术不诚实,就可以交由校长或学术委员会处理。这就告诉学生,只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没有“捷径”可走。即便如此,也难免有学生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而反观我们,尽管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多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但目前总体上多数还是单一的“一考定终身”,比较而言,这更有可能增加学生赌博作弊的心理和可能,因此,发布类似的报告更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发布被开除留学生情况的做法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国内大学的不足。从教育角度说,此种做法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守护教育公平,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研究学术的料就研究学术,不是的趁早他选,做学问需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不然,即便侥幸混进队伍,也终归像南郭先生般露馅。与其冒着最后身败名裂的风险,何必不早做认真选择呢?

由此意义上说,部分学生出现学术不端,不能一味责怪学生,事实上,通过制度设计,采用入学前多渠道评价,入学后多方式监管的办法,虽说无法完全做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但尝试把它关进一个可控制的笼子,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