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生下课后正在拍摄课堂板书
曾经需要奋笔疾书的课堂“笔”记,如今逐渐成了课堂“拍”记
“同学们,现在我正在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记下来!”老师话音未落,“咔嚓”“咔嚓”一声声清脆的快门声便随之响起。“大家倒是挺会利用先进工具的,时代在进步,学习习惯也在改变啊!”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无奈地给自己找着借口。
而原本安静的课堂,伴随着“拍客一族”频频打开的闪光灯,课堂犹如新闻发布会现场那样热闹起来。
课堂扫描
仅三成同学记笔记
走进现在的大学课堂,那曾经学生们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埋头做笔记的景象,已经很难再看到了。近日,校园记者走访师大、西电科大、建筑科大、石油大学、外事学院等高校课堂发现,仅有三成同学还保留着随堂记笔记的习惯,更多学生选择用手机、相机记录PPT或黑板手写内容,甚至在课后,用U盘直接复制老师的教学课件。
校园记者在西安石油大学某课堂发现,该教室共有120人左右,近五成学生使用手机拍照记录课堂笔记。上课时,每当老师翻一页PPT,就会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其中有一位李同学表示“记笔记有点儿跟不上,现在习惯上课拍笔记。”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阶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刚下课,老师还没离开讲台,几名同学便拿着U盘围了上来,他们在获得老师许可后,轮流拷贝课件。一名同学告诉记者,“老师做的课件内容非常细致全面,都是精华。到了考试前,把这些课件内容打印出来进行复习,很方便。”
“拍”记背后
教与学在悄悄改变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改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课堂笔记的数字化、同质化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在调查中,约七成同学表示自己曾使用过非手写的方式记课堂笔记。
上海大学的娇娇,曾经是位一直奉行手记笔记的“笔记党”,可如今也加入了拍客的行列。“以前还能够做到每节课都按自己的方法手写笔记,而这个方法确实也有很多好处。可是现在老师都用PPT教学,而且翻页翻得特别快,就算你记笔记的速度再快也跟不上老师翻页的速度,这样一来,不仅记不全,而且连自己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没办法,虽然我并不想当课堂拍客,可是在这个‘快’时代,你必须得跟上。”
调查发现,较多低年级同学在课堂上保持着传统的记笔记习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大一同学彭航开学拿到课表后,就为本学期所开设的主要课程准备了软面抄。“我觉得这样上课,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不容易分神。”他说。
潘琳是大二的学生,她为自己感觉难度较大的《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准备了厚厚的本子。
但是手写笔记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降低。大三学生江珊认为,拍笔记或拷贝课件是对现有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课堂因记笔记而浪费的时间。课堂上,在老师讲课的同时,自己常用手机搜索相关内容同步学习。江珊随身携带的书包里,除课本之外,U盘和一个卡片式相机成了必备品。
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将拷贝课件、复印笔记等作为课堂记录的主要形式。记者走访时在某大四课堂发现,将老师讲授的重点内容用笔记录在课本空白处的同学屈指可数。
效果调查拍的笔记印象不深
研究表明,上课45分钟,学生只能记住75%,如果48小时后再测试则只能记住10%。但是记课堂笔记则恰好弥补了这点不足,听课效率大幅提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正好验证了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写笔记的学生正在大幅度减少,课堂上“咔嚓,咔嚓……”手机拍照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在闪光灯忽亮忽暗的瞬间,知识是否也被保存在大脑里了呢?
属于“拍拍族”的建筑科大的梁亮表示,上课时由于忙于拍照,心思都没有用在老师讲授的内容上。不少同学表达了与他同样的观点,认为频繁地用手机拍照记笔记,影响了听讲效果。
“虽然大部分内容都拍了下来,但整理起来其实非常麻烦,而且不会很快去看,考完试以后就彻底置之不理了。”梁亮的一位舍友指着电脑上的多个文件夹说。
西安石油大学的刘文龙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用手机拍照记笔记,影响了听讲,一节课下来都没有什么印象。
来自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的李阳之前一直坚持手写笔记的习惯。但近段时间他发现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拍笔记,这样看起来很方便,于是他也跟着做了。“好多同学上课的时候只带课本,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上课的时候拿手机一拍就好。原本想着课下的时候把笔记什么的都摘录到课本上,但事实是,用手机拍的笔记很少有人在课下再去整理,这样几乎跟没拍一样。”认识到这一点后,李阳决定放弃这种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大学生书写能力不断下降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上个星期参加一门考试,满满四页卷子写下来,让建筑科大信控学院的王昭握笔的手指疼痛不已。“书写能力是需要时间磨练的,现在笔记记得少,有些作业也用电脑完成,感觉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慢,越来越难看了,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忘字。”
观点集纳
老师学生都得动笔
当用手机“记”笔记被大多数同学青睐的同时,还有一群同学依然坚持着手写笔记,在采访中,建筑科大管理学院12级的马同学告诉记者:“我为我的每一门课都准备了厚厚的笔记本,相比起来,我更习惯于手写笔记。我很享受手写笔记的这个过程,它能带给我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到底记笔记好,还是拍笔记好呢?这看起来是个人习惯问题,没有优劣之分。但校园记者在经过细致的调查后发现:陕西师范大学某新闻班一共27名学生,而每次考试的前三名都固定在笔记做得扎实的学生中。名列其中的许曼怡就以善做笔记见长,是大家公认的“学霸”。翻开她的笔记本,一行行清秀整齐的字迹映入眼帘,黑色的题目间夹杂着的红色、蓝色的标记,显得格外醒目。“这些东西除了上课记录外,我还会在考试前借来其他同学的笔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许曼怡谦虚地说。
“虽然我偶尔也当‘拍课’,但我还是喜欢用笔做笔记。”西安石油大学2012级的杨哲告诉记者。
对于学生记笔记,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教基础课的王老师说:“今天的学生确实不容易,首先是要面对诱惑——手机,其次还要受到老师的制约——PPT播放速度。但就我个人来讲,还是更主张学生手写笔记。除了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记笔记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好处——锻炼写字能力及速度。我觉得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是不是也需要多写写板书?学生也是否应该多拿起笔,边想边记?”(记者 窦翊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