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制度必将全面推进,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试点,未来的趋势将全面普及。那么,对于教师延迟退休,您怎么看?
延迟退休 教师有话说
赞成方——
出场教师:赵兰香(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延迟退休利于做好新老传承
我个人非常支持教师延迟退休时间。
首先,教师延迟退休时间,可以让优秀教师的智力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在我身边就有很多已经退休和临近退休年龄的教师,他们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岗位充满了眷恋。在经历多年教育实践的积淀之后,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但随着退休时间的到来要彻底“湮灭”了,真是智力资源的浪费。
其实,一个教师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从职初期的彷徨,到职中期的坚定,再到成熟期的游刃有余,这段成长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成熟以后,经验有了,威望有了,也近乎退休年龄了。如果适当延迟退休时间,势必使这些教师能够让历久弥香的教育智慧得以再放光芒。
其次,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做好新老传承,并弥补现阶段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很多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老教师传承帮带可以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毕竟教育是关乎生命质量的工作,经不起太多的实验和失败,为何不把前人的经验很好地筛选和利用呢。薪火相传,继承并创新,乃是教育一大幸事,更是学生的幸事。
出场教师:蓝宁(北京市丰台区首科花园小学)
支持推行“弹性退休制”
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实行“一刀切”的延迟退休不太现实。延迟退休也需要视人们的职业能力和身体情况而定,这两者具有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因此,针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说,我比较支持“弹性退休制”的推行。
教师从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教师的经验丰富程度,这也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强弱。那么,职业能力强的教师势必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推进作用,这是积极的方面。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大不相同,就像平时常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好的身体,再高深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都无法有效传授。
所以,“弹性退休制”的推行,就有实现的可能和必要。另外,在考虑职业能力和身体情况的基础上,我认为也要遵从教师本人的工作意愿。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处事方式,对于有能力又愿意发挥能力的人来说,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总归是件好事。
出场教师:齐利敏(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
教师延迟退休不搞“一刀切”
学校教育的责任十分重大,教师劳心费力,随着年龄增长,对工作的胜任能力肯定会逐渐减弱。所以,真要执行延迟退休,也必须慎重。
由于每位教师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到退休年龄时,部分教师由于身体原因,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适合继续在学校工作,就可以不延迟退休。如果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很好,能够胜任学校岗位工作,并且愿意在学校发光发热,可以申请延迟退休,继续在学校贡献力量。尤其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老教师,一身的经验是无价之宝,能留在学校继续工作,对学生的培养、对学校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量至此,我的观点是:教师可以延迟退休,但是不搞“一刀切”。
出场教师:刘艳辉(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
老教师更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
对于“教师延迟退休”这种提议,我基本是赞同的。
原因是: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经验是越来越丰富,对教育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就教书方面,教师经验越丰富,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帮助就越大;就育人方面,老教师的人生阅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为积极。而且,老教师更容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
现在,许多60岁的老教师精力还很旺盛,也不用考虑帮助子女抚养下一代的问题,延迟教师退休,发挥老教师余热,让他们觉得老有所用。特别是高校教师,在青年、中年时,学识“积累”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五六十岁正是他们的高峰期。
但延迟退休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人,还应针对行业特点,尊重个人意愿。这样,才能让真正想工作的人工作,不想工作的人不用“混日子”。
反对方——
出场教师:孙增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延迟退休不符合“以人为本”
坚决反对。延迟退休不符合“以人为本”。
第一,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老教师退休,学校需要吸纳年轻教师,有利于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富有专业发展力的年轻教师将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栋梁。
第二,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与创造性。可是,教师到了50岁时,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呈下降趋势,精力、脑力和体力也均不适应。
第三,当前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年龄太大的老师或多或少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很难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容易形成代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临近退休的教师已经辛辛苦苦一辈子,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其体能已不适宜在极其辛苦操劳的教师岗位上奋斗。也许有人会认为老教师积累了一辈子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身上有着丰富的资源,然而,这恰好是这些老教师的“短板”,经验越多,他们越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很难与时俱进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
出场教师:周芳元(湖南省浏阳市杨花中学)
让老教师行走于社会大环境之中
延迟教师退休,是对教师生命健康权的一种漠视。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激情洋溢,是教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显然,年近退休的教师,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其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差距太大,在教学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强烈的“隔代教育”效应,很多时候还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提升和延伸老教师价值,我们可以做很多,但这必须从老教师的实际出发。对于长期禁锢于体制之内的教师而言,放更是一种收,让老教师各展其才,发挥所长,自由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快乐是归旨。
此外,让老教师身心自由地行走于社会大环境之中,老教师的点点滴滴都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更会是老教师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出场教师:庄华涛(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心学校)
教师延迟退休隐患多
我是明确反对教师延迟退休的。原因如下:
其一,延迟退休是对教育的一种不负责。我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教师一旦进入50岁后,学校便安排其教“小学科”。之所以这样,是考虑到这部分教师的身体状况与知识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相对来说“小学科”教学压力较小。但,这对教育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
延迟退休会使得这种状况更加突出——一方面教师“超编”,另一方面真正可以站在讲台上,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教师越来越少。
其二,延迟退休是对教师的一种不负责。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所不同,更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在对教师职业倦怠缺乏很好救助体系的当下,强调教师的身体完全可以胜任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
延迟退休会引发一种“危机”——一方面教师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学生承担着因教师心理压力过大而带来的风险。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延迟退休可能在个别教师身上可行,但对于教师群体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出场教师:李富波(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
延长教师退休要有弹性机制
有些人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一心扎根于教育事业,如果一旦离开学校、离开学生的话,他们会觉得若有所失。对于这些教师,如果他们的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大可以鼓励他们延迟退休,并给予物质上的一些奖励。
但是一些到了退休年龄就想离开学校的教师,硬是要求他们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利的。
还有一部分教师是愿意继续任教的,但是有家庭等因素的制约,对于这部分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实行弹性化管理,让他们上一些小学科,并且可以不实行坐班制。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我个人觉得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培训、辅导工作,或者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对他们进行弹性化管理,让他们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出场教师:张长海(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林坦中学)
推行教师延迟退休宜谨慎
延迟退休在中小学教师中的推行宜谨慎。
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除去正常的教学时间外,“隐形”时间付出太多。以己为例,早晨六点就起床,逐个检查宿舍,督促学生起床晨练,然后带学生出操。只要学生在校,不论是否上课,一有事情,教师都必须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备课、上课、课后解答学生问题、批改作业,一系列常规工作完成后就要晚上十点多。这时,作为班主任还要再次检查宿舍,看看有没有还在捣乱影响别人休息的学生。
日常学习和进修、各种考评和检查,还有职称评定,哪一个不是让人心力交瘁?所以,延迟退休,请考虑中小学教师实际!
马上就访——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校长孙立凤:
延迟教师退休的制度需要弹性化,不宜“一刀切”。比如,我们学校有些老教师身体状况并不如意,在教学岗位继续留任反而会力不从心,这部分人就应该允许退休。有些老教师退休后,身体状况健康,对教学仍充满激情,这部分人就适合继续在岗位上。他们不仅能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传递给新教师,还能保持心情愉悦。
此外,教师延迟退休可能还会涉及年轻人就业、校长与干部接替等问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可谓人多岗少,倘若再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新一代的就业?因此,教师延迟退休要充分考虑个人意愿与单位的实际情况。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
对于教师延迟退休的制度,我认为应当从三方面来看:第一,延迟退休可以缓解我国养老金问题,减少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第二,对延迟退休的教师要设立三个指标,即健康指标、工作成就指标和学识成就指标。在达到规定的健康指标时,对国家拔尖和骨干人才给予适当的工作时间延长。实际上,60岁其实是很多男性高科技人才的黄金年代,是他们积淀的顶峰时期,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刻。第三,目前年轻人就业确实困难,延迟退休如果“一刀切”,势必对他们造成影响,所以建议采取“适当人才”延迟退休的方案。
相关链接——
上海规定老教师到郊区任教可延迟退休一到五年
上海市政府表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在教师。而教师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是怎么样把优秀的老师动员到郊区农村相对教育薄弱的地区去任教。
此外,如果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愿意到上海郊区去任教,可以延迟退休一到五年。因为这批老师教育经验非常丰富,如果他们能够到农村一线去任教,那么他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可以带领一批年轻教师。而且对老师本身也有好处,晚退休,就可以多交公积金,退休以后多拿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