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学术期刊"卖身"造就垃圾论文 一期版面费收入25万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9-19   点击数:

记者傅勇涛、周润健、明星、刘巍巍

一期学术期刊“版面费”收入约25万元,4000字的学术论文需缴纳至少2000元……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术类期刊通过“卖版面”获取经济利益,导致劣质论文越来越多。

有网友认为,这种现象是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悲哀。而卖版面的期刊与买版面的人士,均负有责任,正是对利益的追求才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变味的学术期刊:

“卖版面”造就学术垃圾

记者日前在陕西、河南、湖北等地采访时发现,部分学术类期刊按照版面数量收取作者费用问题比较突出。

“一个版2300字,收取1000元,论文要求至少2个版。”《新闻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期刊由河南某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目前是半月刊。

同样,由陕西某报社主管主办的新闻类核心期刊《新闻知识》也收取高额“版面费”。编辑部工作人员说,论文字数不同,版面费金额不同,一般在2000至300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又不损害“正刊”的权威性,部分学术类期刊采用“一号多刊”和“增刊”的方式收费。例如,由湖北省教育报刊社主办出版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为旬刊,一个刊号每月出版6本期刊,其中三本期刊以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名义出版。

该期刊编辑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篇论文的版面费为2000至3000元不等。记者算了一笔账,127篇论文以每篇2000元的版面费计算,一期“版面费”收入25万元左右,每月三本增刊可收入150多万元。

“不得已的原因”:

发论文评职称少不了它

学术期刊“卖版面”问题愈演愈烈,学界认为,这造成了学术期刊的质量明显下滑。

“重复投稿、模仿、抄袭的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学术论文经不起时间检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陈敦贤说,大学学报本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但一些学报成了老师学生发表应急论文的工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增刊发表论文122篇,九成多是本校教师的论文。

“大部分是为本校教师发表论文提供便利,学术价值不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刘普生认为。

一位知名教授说,一些高校教师评职称时,拿来的核心期刊大多是学术含金量低的“增刊”或“会刊”,对学术水平提高没有好处,还助长了不良学风。

深层原因:

科研导向和管理体制

“问题主要出在国家的科研导向和管理体制上。”多名大学教授这样认为。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卢毅刚说,一篇论文、一项成果乃至一个学生的学术品质,最有发言权的是专家学者,应该把评判标准和权利交还给他们,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方舟子认为,一些非研究领域的职称评定和发表论文关联度不大,政策应作出相应调整,没有必要将论文和非研究领域的职称评定挂钩。

“应将公益基金引入不同科学领域,使学术期刊能够从容地运营和生存。”陈敦贤认为,我国学术期刊大多为基础学科,承载着成果交流的重大任务,有必要将公益基金引入这些领域,以促进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seabluer:混吧,大家一起混,你不混,你就出局!

22276:我大学副高,以前没有版面费这回事。但进入2000年后,我发现投稿就很难发了,不仅要版面费,一些国家A类刊物仅仅有钱不行,还要有熟人。

leaink: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也是我国学术研究的悲哀!好多核心期刊都是这样来赚不义之财的。

E5B08FE698AD:下辈子可别做什么大学教师,尤其不能做文科的大学教师。每天全是在制造垃圾,还美其名曰“搞学问”!

微尘众:那些花钱买版面的人,难道没有责任吗?再说也是文化人,为了职称就可以不要起码的道德了?

eastwood12:没别的办法,只能建立新的、更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