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育补贴诈骗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医院,谎称生孩子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让被害人到银行的ATM机上进行领取补贴操作,实际上是以转账操作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政府对生育保险金的领取方式一直有着明文规定,办理人必须带着医院出生证明、身份证和银行账户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中心统一办理,且资金不是当天下发,而是经社保局核准后由银行转账到妈妈的银行账户内。医院绝对不可能直接打电话通知领取生育补贴,更不可能要求当事人前往银行进行转账。一旦接到这样的电话,要及时拨打110举报。
2 邮寄包裹诈骗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邮局的工作人员,通过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当事人有一个藏有违禁品的包裹,进而诱骗被害人携带信用卡前往银行或者ATM机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凡是打电话来涉及到“电话欠费、信息泄露、违禁包裹、法院传票、信用卡年费扣除、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等关键词,都是诈骗,不可轻易汇款。确实心中有疑问的,绝不可先汇款,可以向警方、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必要时直接拨打110。
3 医保卡异常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医保局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医保卡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购买违禁药品,或是被出借、盗用,医保部门将封存其医保账户,继而诱骗当事人携带信用卡或银行存折到银行网点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
凡是打电话或是发短信内容涉及到“医保卡被盗用、社保补贴”等关键词的,都是诈骗,确有疑问的,只需拨打“110”,警方会给你权威的帮助。
4 社保卡补贴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社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发送短信给被害人,谎称被害人有一笔社保补贴未领取,让被害人到银行的ATM机上进行领取补贴操作,实际上是以转账操作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同上
5 有线宽带停网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东方有线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涉及洗钱,要停当事人的宽带或是有线电视服务,要证明清白,必须将钱款全部转入安全账户配合清查。
【警方提醒】
东方有线或者是宽带服务商不可能直接打电话告知当事人要停网、停止服务,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更不会在电话中与当事人通报案情,所有的这些陌生电话只要涉及到钱、账户、信用卡的,都是诈骗。
电讯诈骗“演变史”
■电讯诈骗在大陆最早出现于2000年前后,以短信中奖和低价拍卖信息诈骗为主,典型剧本是——厦门远华案罚没一大批走私车,案件工作组进行低价拍卖,从而诱使被害人上当;
■2002年演变为邮寄方式的刮刮卡中奖诈骗;
■2006年演变为银行卡、信用卡消费诈骗;
■2007年演变为购车、购房退税诈骗;
■2008年演变为电话等各类公用事业费欠费诈骗;
■2010年出现法院传票等冒充政法机关的诈骗案件;
■2011年较为流行的是邮包诈骗。
海归、候鸟、圈圈族易遭电讯诈骗
上海警方今年破获电讯诈骗案较去年增五成防阻4634起
岁末将至,又到了各类侵财类案件多发的时段。今天上午,本市召开“电讯诈骗前端源头管理措施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至11月,上海破获各类电讯诈骗案件1915起,比去年全年的破案数增加51.9%;抓获犯罪嫌疑人774人,比去年全年抓获数增加75.9%。其间,还侦破了公安部督办案件2起,市局督办案件13起。
在加大打击的同时,上海警方还从源头管理入手,与电信、金融等部门联手,筑起防范电讯诈骗的第一和最后一道防线。据统计,今年上海警方累计开展各类防范宣传公益宣传活动1.7万余场次,受众212万余人次。防阻电讯诈骗案件4634起,避免金额损失2.4亿余元,其中银行系统成功防阻500余起,涉及金额3300万元。
今年破获多起系列案件
本报12月1日A20版曾详细披露了沪台两地警方合作,联手捣毁台湾本土特大电讯诈骗团伙的经过。这是上海警方今年侦破的多起特大电讯诈骗案件中的精彩案例。
除了这起案件,还有不少案件值得一提——
今年3、4月间,上海警方先后成功捣毁6个电讯信息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缴获大量用于作案的网络电话机、虚假的电子产品、充值卡等物品。
今年3月,浦东分局对今年以来本市发生的多起“发放生育补贴”诈骗案件开展了专案攻坚,转战闽、滇、粤、赣等地,经过历时40个昼夜的缜密侦查,在福建省厦门地区成功捣毁了一个电讯信息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8人,当场搜获大量作案用的手机、电话卡、银行卡和新生儿信息资料。
犯罪分子特制小“剧本”
据警方治安部门透露,今年以来,电讯诈骗案件呈现诈骗手段翻新快、迷惑性强的特点。继“购车购房退税”、“退还学杂费”等诈骗关键词之后,一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逐渐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焦点,如“社保补贴”、“医保账户异常”、“发放生育补贴”、“有线宽带停机”等。
拨打诈骗电话的犯罪分子持有专门设计的“剧本”,对其扮演角色的语言、语气等都经过精心设计,迷惑性极强。而针对公安、银行部门的防阻措施,犯罪分子往往以各种理由诱骗、恐吓被害人不得与他人沟通,并在被害人转账期间始终与其保持通话,使被害人听不进他人提醒劝阻。
在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大量公民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作案目标,由于能准确说出被害人个人真实信息,被害人往往对其说辞深信不疑。
对“三族”人群上门宣传
为了从源头防范电讯诈骗,警方运用微博、移动传媒、户外媒体等新兴媒介,不断提高防范宣传的有效性。比如,专门制作了明星版防范诈骗宣传短片,在全市公交、地铁、商务楼的3.2万个移动视频点、3000余个银行网点固定视频点、300多个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先后制作了姚明、刘翔版动画宣传片,辅以最新诈骗手法的关键词解析,在全市各个小区、商圈、地铁、商务楼广泛张贴等。
为了调动本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劝阻、制止电讯网络诈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市公安局与上海银监局会签了《关于对成功防阻、制止电讯网络诈骗活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的实施办法》,发挥本市商业银行对电讯网络诈骗转款、汇款的拦截、防控作用。
警方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近期电讯诈骗发案被害群体的新特点,重点对居住在辖区的海归族(长期境外生活,近期回沪的人员)、候鸟族(在本市或外省市有多处住房,经常或定期调换居住场所的人员)、圈圈族(一心忙于工作或科研,人际圈、信息圈相对封闭的人员)的“三族”人群开展上门宣传,及时消除宣传“盲点”。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