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涵育“大先生” 逐梦强国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4-10-23   点击数: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调研行”栏目,深度透视各地各校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展现教育系统奋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举措、新成就。

北京大学多措并举聚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涵育“大先生” 逐梦强国路

“让学生学习一种知识和技能可能是容易的,但要让他们领会、体验和再创造一种人格素养是难的事情。”“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那些最有价值且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会上,第六届北京市讲述育人故事特等奖获得者、该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贺桂梅分享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育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近年来,北京大学将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引进与评估体系,努力建设一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以严师为本,筑牢师德师风底线

在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教授郭宗明记忆深处,一顿年夜饭的香味萦绕至今——那顿饭是30多年前,他在北大读硕士期间留校过年时,导师王选教授邀请他到家中吃的。

据郭宗明回忆,导师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名学生的家乡、性格爱好等详细信息。

这份温暖也在默默延续。从教以来,郭宗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与个人爱好、特长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以此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信心。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近年来,北大党委制定出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制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评价贯穿招聘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评优奖励等环节,采取个人自我评价、院系综合评估、学校联合审议三级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同时,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设立教学系列奖,奖励在教学实践一线潜心投入、精心钻研的教师,“大国良师”持续涌现。

坚守三尺讲台30余年,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柳彬坚持纯手写板书,力争把逻辑推理的每一环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已故西域历史语言学家段晴似火炬般的人生点亮东方语言研究的星空,让“冷门绝学”不再缺乏优秀的研究人才……

“我们有责任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成长机会,要对得起他们宝贵的青年时代。”从教40余载的北大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用“尽心尽力”形容自己的教书生涯。

2017年起,北京大学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先后组织教师前往井冈山、延安、深圳、遵义等革命红色教育基地和改革开放试验区开展实习实训,通过现场教学与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增进青年教师对国情民情、国史党史的了解,筑牢理想信念。

“北京大学持续强化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举办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等,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铸牢教师魂,更好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贾爱英说。

以强师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会收拾玩具、主动擦拭牛奶污渍、与人对答自如……在今年9月1日播出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亮相节目现场,向观众演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成果发展蓝图,为全国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瞭望智能时代的窗口。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北大以“人才战略年”为主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引、育、评3个维度建立起全过程、全要素的人才工作体系,汇集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队伍等群体,全面构筑高水平人才集聚地。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等学科应该进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学术环境,这坚定了我在北大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信心。”2020年,朱松纯加盟北京大学并担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他也是近年来北大引进的顶尖科学家代表之一。

立足国家需求和学校重点发展方向,北京大学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设立专门工作小组,更高效、更精准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北京大学引进了1000余名优秀人才,其中有600多名海外人才。

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北大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关注前沿交叉领域,多渠道了解高层次人才发展意愿,并有重点地持续追踪战略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朱松纯创建了以“通识、通智、通用”为人才培养框架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通校际壁垒、学科边界、师生隔阂,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独具特色的路径。

“我们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不拘一格、多管齐下为人才创造最佳工作生活环境做好服务保障,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贾爱英说。

深化改革,激发教师发展潜力

一粒沙子,代表了什么?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唐铭眼中,那是打开地球45亿年时空之门的密钥。唐铭的研究聚焦大陆的形成和演化问题,同时也探索大陆演化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019年,唐铭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聘为助理教授,在这里,他得到了学校和学院学术共同体的大力支持——鼓励他勇敢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未知领域。

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唐铭成长的同时,一场关于北大人才评价体系的变革正悄然发生——摒弃了单一的唯论文与项目数量的冰冷标尺,更加注重实质性、创新性和突破性贡献,采取形式多样的代表作评价制度,同时在职位晋升中增加对学术贡献和影响力的综合考量。

几年下来,唐铭的团队在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他本人也因此荣获第二届“高山青年科学家奖”与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去年,唐铭成功晋升为教研系列教授。

“北大提供的良好科研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让我能够坚定信心,瞄准那些充满挑战的前沿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回顾这些年的科研历程,唐铭感慨地说。

人事制度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北京大学致力于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尊重教师职业成长规律,在选择和发展过程中引导教师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自身能力合理定位个人职业发展,激励教师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核心使命。

通过对教学科研职位的分系列管理,北大建立了侧重点不同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突出中长期导向,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北京大学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走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新动能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