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浙江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重点抓工业、项目投资、外贸稳定、风险防范、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工业产销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
一、工业增幅明显上升,新动能发展持续加快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38个行业中,27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加快,石油加工、木材加工、汽车制造、化学原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上月的6.0%升至15.9%,累计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540亿元,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5.5%,1-11月增长3.3%,分别比上月回升3.7和0.2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当月增长8.0%,累计增长3.8%,分别比上月回升5.0和0.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当月下降6.1%,累计增长1.3%。
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较快。1-11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8%,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高技术(13.8%)、高新技术(7.7%)、装备制造(7.4%)、战略性新兴产业(9.7%)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其中,仪器仪表(18.5%)、计算机通信电子(18.2%)、石油加工(11.7%)、电气机械(10.1%)等行业增速较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11月,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长6.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化纤(14.8%)、非金属矿物制品(15.0%)、化工(10.0%)等行业增加值较快增长。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1-11月,新产品产值增长11.2%,新产品产值率为37.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城市轨道车辆(67.4%)、光纤(184.1%)、太阳能电池(28.5%)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生产工业机器人9467套。
二、用电量增速回升,货运量同比增长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其中工业用电量284亿千瓦时,增长4.5%。1-11月,全社会用电量4270亿千瓦时,增长3.3%,工业用电量2914亿千瓦时,增长1.5%,制造业用电量增长2.7%,增速分别比1-10月回升0.3、0.4和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661亿千瓦时,增长7.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00亿千瓦时,增长6.2%。1-11月,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7.6%。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7.6%,占投资总额的62.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4.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1.2%、17.8%和1.4%。项目投资增长12.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1%,制造业投资增长12.6%,技改投资增长5.8%。
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4%,增速比1-10月回落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0%,销售额增长1.4%。
四、消费增速基本稳定,当月汽车销售由降转升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7亿元,增长8.6%,比1-10月回升0.1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批零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看,汽车销售增长1.7%,当月增速由10月份的下降0.5%转为11月份增长0.6%;书报杂志、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日用品、家具类分别增长38.4%、49.5%、26.2%、23.5%和20.7%;化妆品、粮油食品、中西药品、饮料、烟酒、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等增速均在10%以上。新型消费提速,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75.5%、68.1%和49.5%,照相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8.6%。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7.1%。据省商务厅资料,网络零售额17484亿元,增长18.2%;省内居民网络消费8858亿元,增长18.4%。
五、出口份额提高,进口增幅回升
11月份,进出口总额267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1964亿元,增长2.9%;进口715亿元,增长8.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16.6%;对欧盟出口下降2.8%;对东盟、拉美和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6.7%、9.4%和26.2%。民营企业出口增长6.3%,占80.5%。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7%和3.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31.3%,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55.2%。农产品进口中,猪肉、鲜干水果及坚果、水海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9、1.5和1.1倍。
1-11月,进出口总额27675亿元,增长6.2%,其中,出口20710亿元,增长7.2%;进口6964亿元,增长3.1%,比1-10月回升0.6个百分点。出口份额占全国的13.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民生支出增速加快
1-11月,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1618和6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6.6%,税收收入5560亿元,增长5.0%。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0.2%和13.5%,个人所得税下降12.2%。非税收入1039亿元,增长15.5%。
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09亿元,增长14.6%,其中,科技、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29.4%、38.9%、28.0%、19.3%和18.6%。
七、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同比多增
11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0389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1-11月新增存款13818亿元,同比多增4123亿元。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0877亿元,增长15.1%。1-11月新增贷款14934亿元,同比多增17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增长13.0%,住户贷款余额增长18.4%。
八、CPI同比涨幅扩大,PPI继续下降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9%,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8%,影响CPI上升2.8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78.5%,影响CPI上升1.80个分点;受猪肉涨价拉动和替代消费的影响,牛肉、禽肉类、羊肉、蛋类价格分别上涨21.2%、16.1%、11.2%和4.8%,影响CPI上升0.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10月份下降7.7%转为上涨8.3%;水产品价格上涨1.8%。受苹果、梨等秋冬季供应量增加影响,鲜瓜果价格下降4.2%。1-11月,CPI同比上涨2.8%。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七涨一跌”,上涨的为食品烟酒(5.8%)、医疗保健(4.8%)、教育文化娱乐(3.7%)、其他用品和服务(3.1%)、生活用品及服务(1.9%)、衣着(1.8%)和居住(0.7%),下跌的为交通通信(-1.1%)。
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3%;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0.3%。1-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和2.8%。
上一条:10月份浙江经济运行简析
下一条:1-10月浙江投资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