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上半年浙江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8-09-04   点击数:

今年以来,浙江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供求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步伐,质量效益稳步向好,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GDP)为256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5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095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3916亿元,增长8.1%。

表1 浙江GDP结构与增速

2018年上半年

2018年一季度

总量

(亿元)

比重

(%)

增速

(%)

增长贡献率

(%)

增速

(%)

增长贡献率

(%)

GDP

25674

100

7.6

100

7.4

100

第一产业

805

3.1

1.5

0.7

1.4

0.5

第二产业

10953

42.7

7.4

44.7

6.9

41.1

第三产业

13916

54.2

8.1

54.6

8.1

58.4

(一)从实体经济看,数字化转型加快,营商环境改善

1.三大产业稳定增长。一是工业产销增长较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2.5%,其中,内销产值增长14.5%;出口交货值增长3.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下小微企业25.1万家,比一季度增加0.2万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62.8万人,增长4.8%,主营业务收入4668亿元,增长14.2%。二是服务业增速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增速(8.1%)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占GDP的54.2%,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5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5.4%、6.0%、4.2%、5.0%和11.7%。三是农业生产稳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6亿元,增长1.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粮食生产总体稳定,预计春粮播种面积增长5.1%。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预计上半年中药材、花卉苗木和蔬菜等播种面积分别增长6.7%、2.7%、0.5%,果用瓜同比持平。肉类总产量下降8.3%,水产品总产量增长5.0%。

图1 工业产销、用电量月度增速和工业利润累计增速(%)

2.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一是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348亿元,同比增长16.4%(现价计算),占GDP的9.1%,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3个百分点。其他八大万亿产业中,健康、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快(见表2)。接待游客3.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459亿元,增长12.3%。高技术(15.8%)、高新技术(10.5%)、装备制造业(12.0%)、战略性新兴产业(14.1%)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通信电子、汽车、仪器仪表、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2%、15.9%、15.0%、13.1%、12.9%、9.5%和8.4%,是拉动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1-5月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0%、25.1%和22.4%。二是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十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化纤、建材、橡胶塑料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9.3%、6.7%、5.0%。十大传统制造业利润增长24.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14.3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99.4%31.4%和14.9%。三是数字产品、智能产品较快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5.3%;新产品产值率为33.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从主要新产品产量看,移动通信基站设备(2.9倍)、智能电视(57.0%)、太阳能电池(29.1%)、工业机器人(28.9%)、光纤(20.8%)、稀土磁性材料(20.0%)、光缆(13.7%)等快速增长。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增速(%)

2018年

1-6月

1-5月

1-4月

1-3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2

8.6

8.7

7.6

高技术产业

15.8

16.6

16.3

15.4

高新技术产业

10.5

11.0

11.0

9.5

装备制造业

12.0

12.6

12.6

10.7

战略性新兴产业

14.1

14.5

14.2

13.0

十大传统制造业

3.9

4.5

5.0

3.7

八大万亿产业增加值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13.5

14.0

13.5

11.1

节能环保制造业

8.0

8.0

7.5

7.4

健康制造业

11.0

13.3

14.6

17.4

时尚制造业

-5.2

-5.9

-6.1

-8.0

高端装备制造业

10.5

10.9

10.9

8.9

文化制造业

3.8

4.4

5.0

3.3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上半年,着手处置“僵尸企业”207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741家,整治脏乱差企业(作坊)9871家。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2.3%,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80%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3.3%,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0%,5月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3%。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7元,低于全国(1-5月为84.5元)。上半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技术(研究)开发费增长23.5%,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0.4个百分点,技术研究开发费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4.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满意率分别达88.8%、94.7%。企业充分肯定“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据省统计局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状况专项问卷调查,在调查的8606家企业中,41.1%的企业表示“满意”,57.0%表示“较满意”,二者合计为98.1%,表示“不满意”的仅占1.9%。在改革所发挥的作用方面,企业对“方便企业办事”认同率最高,为93.0%。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上半年,新设企业22.9万户,同比增长27.9%;新设个体工商户37.6万户,增长7.8%。至6月末,在册市场主体622万户,增长11.6%,其中,企业211.6万户,增长16.2%。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43961家。特色小镇成为创业创新重要平台。106个省级特色小镇拥有创业创新基地311个,一季度新入驻企业3515家,入驻企业总数达45801家,拥有“新四军”创业人员17726人。一季度投资160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79.5%。

5.民营经济活力和优势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民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较快增长。据省工商局资料,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21.1万户,同比增长1.2倍。新设民营企业注册资本2.17万亿元,增长10.4%。截至6月底,民营企业总量193.4万户,同比增长16.5%,占内资企业总量的91.4%;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6.6万亿元,增长44.4%;个体工商户403.2万户。二是民营企业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4032亿元,同比增长8.9%,比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占比为58.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比重提高。民间投资增长17.2%,占投资总额的64.2%,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四是民营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民营企业出口增长8.1%,占出口总额的77.6%,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五大力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虽然IPO审核较以往严格,但我省民企A股上市实现了新突破,新增上市民企数量首次超越广东、江苏等强省,列各省区市首位。至6月末,在国内A股上市的浙江民企375家,数量仅次于广东列各省市区第2位。

(二)从三大需求看,内需活跃,结构优化

1.投资增速回升,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6%,交通投资增长16.8%。2016年以来五批集中开工的3226个重大项目上半年投资3028亿元,占项目投资的54.9%。商品房销售面积4987万平方米,增长7.2%;销售额7239亿元,增长26.9%,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6.1和1.4个百分点,均连续3个月走高。

2.商品消费活跃,网络零售快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5、6月份增速明显回落(见图2)。主要受汽车进口关税调整影响,汽车零售额从1-4月增长11.3%转为5、6月分别下降2.4%和10.0%,影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看,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5%;五金电料、家具类等与房地产相关的商品分别增长33.3%和24.4%;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5.2%和22.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2.9%。据省商务厅资料,网络零售6678亿元,增长24.8%;省内居民网络消费3510亿元,增长25.5%。快递业务总量42.4亿件,增长26.3%,业务收入350.8亿元,增长18.3%。

图2 投资累计增速和消费、出口月度增速(%)

3.出口占全国份额提高,出口结构优化。上半年,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分别为13330、9840和349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4、3、6位,同比分别增长8.9%、6.0%和18.0%。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3.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4.9%)1.1个百分点,高于山东(1.4%)、上海(1.8%)、广东(-3.3%),低于江苏(7.5%)。在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1.1%,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3.7%和6.7%,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5和0.3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51.3%和11.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274亿元,增长11.2%,高出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占全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的11.0%。

4.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投资成倍增长。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44家,投资总额386.4亿美元;合同外资193.6亿美元,实际外资93.3亿美元,同口径增长2.2%。新设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企业5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9家;投资总额146.0亿美元,合同外资45.8亿美元,分别占总量的37.8%和23.7%,主要涉及智能汽车、电子芯片、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64家,合同外资13.9亿美元,实际外资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89%、88%。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301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11.2亿美元(735.6亿元),增长1.61倍(1.55倍)。据省并购联合会资料,上半年有21家上市公司发起海外并购23起,涉及交易金额174.3亿元。

(三)从发展质量看,税收增多,企业增效,百姓增收,生态良好

1.财政收支较快增长。上半年,财政总收入7127亿元,增长1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8亿元,增长13.3%。税收收入3391亿元,增长1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3%,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7.4%和16.4%,个人所得税增长10.3%。非税收入537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4亿元,增长16.7%。民生八项支出合计331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5%,其中,城乡社区、科技支出分别增长40.8%和21.5%。

2.企业效益稳步向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利税总额3445亿元,增长11.5%,其中,利润2048亿元,增长13.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6个百分点;税金1397亿元,增长9.0%。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黑色金属、通用设备、化纤、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51.8%、99.4%、34.0%、133.7%、11.4%、31.7%和23.8%,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99.4%,其中化学原料行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39.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8%,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9%。

3.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47元,同比增长8.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实际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44元,同比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1%,实际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6元,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1%,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加快0.4和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85,同比缩小0.02,明显低于全国(2.77)。就业保障稳定向好。二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2.8万人,同比增加3.9万人。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6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967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257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8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2194万人。

4.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上半年,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降幅大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城中村、旧住宅区、旧厂区改造建筑面积11069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9026万平方米。完成河湖库塘清淤5483万立方米,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650公里。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2.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5.6%(按个数计算),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2.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9µg/m3,同比下降4.9%。

(四)从相关指标看,用电量与货运量增速较快,存贷款总量增长较快

1.用电量和货运量增速较快。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1466亿千瓦时,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回升2.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增长7.5%。第三产业用电量303亿千瓦时,增长18.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80亿千瓦时,增长19.5%。全社会货运量12.4亿吨,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0个百分点,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5442亿吨公里,增长15.9%。

2.贷款总量增长较快。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3月末提高1.4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存款5575亿元,同比多增1318亿元。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8万亿元,增长13.1%,增速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比3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创2013年6月以来新高。上半年新增贷款7561亿元,同比多增286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增长7.5%;住户贷款余额增长23.2%。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345亿元,比年初下降13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8%,比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1-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777.8亿元,同比多增2218亿元。

(五)从市场价格看,CPI温和上涨,PPI涨幅扩大

CPI同比、环比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涨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缩小0.2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七涨一跌”,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4.8%,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类均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0.8%,交通通信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4%。6月份,CPI同比上涨2.0%,涨幅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

PPI同比、环比涨幅扩大。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6月份,PPI同比上涨4.7%,涨幅创今年以来新高,比3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3月份扩大2.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

图3 各类价格月度涨幅(%)

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回落。二季度,住宅销售价格小幅上涨,涨幅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2.8%,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8%,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分城市看,11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10涨1平”,其中舟山、台州和金华房价涨幅分别为12.0%、9.1%和7.0%,其他市涨幅在3.1%-5.3%之间,杭州房价持平。11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全部上涨,其中,舟山和湖州涨幅较大,分别为15.6%和9.1%;温州和嘉兴涨幅较小,分别为3.7%和4.5%;其他市涨幅在5.6%-8.5%之间。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受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等因素影响,我省经济运行也存在“进中有忧、进中有险”的变化迹象和不利态势。

1.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7%)低于全国平均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0.9%,影响项目投资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投资额占比较大的橡胶塑料、化学纤维、金属制品、医药和汽车制造投资分别下降25.5%、20.6%、19.4%、16.3%和4.8%,这5个行业影响项目投资下降1.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个数下降56.0%,新开工项目投资下降42.5%,影响项目投资下降14.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44.6%。

2.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压力较大。6月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例均比年初下降,但部分地区仍处高位,违约风险与两链风险并存,部分民营企业债券存在兑付压力,部分企业面临高负债、资金链绷紧风险,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平仓风险较大。同时,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3.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仍困扰着一些企业。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在去年同期上涨10.1%的基础上,继续上涨5.6%。9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较大的分别是建材及非金属类(23.4%)、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9.8%)、黑色金属类(7.9%)、木材及纸浆类(7.1%)、化工原料类(6.8%),对以中下游产业为主的企业造成一定压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提高0.2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增长16.6%、14.7%和3.1%,应付职工薪酬增长12.9%。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9012家,亏损面为22.5%,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80.1亿元,增长26.3%。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同比放缓33.6个百分点,主要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下降影响。

4.对外贸易面临不确定性。上半年,全省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0和3.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0.6和7.9个百分点;进口比一季度回升2.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8和7.1个百分点,对销售产值的拉动力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减弱0.1和1.3个百分点;出口型企业(出口占销售产值50%以上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3%。

5.能源“双控”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一季度缩小0.3个百分点。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来临,以及工业生产的持续较快增长,能耗特别是电耗增速将会上升。

三、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我省经济增长态势比较稳、比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详见表3)。这是我省在“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坚持推动“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效应逐步显现的结果,也为全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打实了良好基础。

但我省经济回升和稳定增长的基础还需巩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回落0.5和0.7个百分点。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0.7,其中工业为134.7,比一季度分别回落1.8和2.5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30.1,其中工业为134.9,比一季度分别回落1.6和2.8点。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24.1,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表3 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固定资产

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

(人民币)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1-2月

7.2

9.8

16.1

21.6

7.9

4.1

9.7

11.5

18.0

33.6

1-3月

6.8

7.6

11.6

4.6

7.5

4.9

9.8

11.0

7.4

9.3

1-4月

6.9

8.7

15.0

11.5

7.0

5.4

9.7

10.9

6.4

8.1

1-5月

6.9

8.6

16.5

10.6

6.1

5.8

9.5

10.4

5.5

5.9

1-6月

6.7

8.2

-

13.2

6.0

5.7

9.4

10.1

4.9

6.0

下阶段,我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以“八八战略”再深化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谋划投资新项目,增强消费拉力,积极化解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