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前三季度浙江经济持续稳走向好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11-06   点击数:

今年以来,浙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上半年稳走向好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巩固,好的因素不断积累,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好于全国,实体经济活力增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全年主要预期目标将顺利实现。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增长基础不断巩固

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GDP)36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半年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9%)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4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666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047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45.1%和51.5%。从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投资、消费等增速继续上行,进出口、财政收支增速较快,用电量、货运量、贷款、PMI等先行指标继续向好。

1.生产和需求增速在全国有所放缓的背景下继续上行工业生产加速。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81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的7.5%、上半年的7.7%明显加快,自2014年以来首次高于GDP增速,9月增速为12.6%。全国增速由一季度的6.8%、上半年6.9%回落至前三季度的6.7%。销售产值增长14.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5.0%和10.4%。服务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7.4%,其中,批发和零售、交通、住宿和餐饮、房地产、金融、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8.1%、6.2%、5.4%、5.3%、20.1%和6.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1-8月为26.1%)居全国首位。农业生产加快。春粮总产量75.4万吨,比上年增长28.4%,早稻总产量70.43万吨,比上年下降4.6%,秋粮有望获得丰收。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预计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增长1.6%、14.7%、3.3%和0.3%。肉类总产量80.2万吨,下降13.4%,其中猪肉产量58.9万吨,下降16.7%。水产品产量329万吨,增长3.1%。投资增速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23206亿元,增速由上半年的9.3%回升至9.6%,全国由上半年的8.6%回落至7.5%。项目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9.1%和11.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2%。消费增速继续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66亿元,增速由一季度的8.9%、上半年的9.9%回升至10.6%,由上半年的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转为前三季度的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看,汽车类增速(6.9%)比上半年回升3.6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2%,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家具、五金电料、通讯器材类增速在20%以上。出口增速回落。进出口18756亿元,增长15.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473亿元,增长38.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出口14284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高于福建(5.6%)和广东 (9.3%),与山东持平,低于全国(12.4%)、江苏(17.4%)、上海(10.6%),占全国的份额为12.8%。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19亿元(135亿美元),增长13.7%(10.2%),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的1.6%(-3.2%)。

表1 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固定资产

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人民币)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全国

浙江

1-2月

6.3

7.2

31.5

17.9

8.9

9.6

9.5

8.3

11.0

6.3

1-3月

6.8

7.5

28.3

25.1

9.2

9.7

10.0

8.9

14.8

15.8

1-4月

6.7

7.5

24.4

18.0

8.9

9.3

10.2

9.4

14.7

12.6

1-5月

6.7

7.6

22.7

14.9

8.6

9.3

10.3

9.8

14.8

13.6

1-6月

6.9

7.7

22.0

14.4

8.6

9.3

10.4

9.9

15.0

13.9

1-7月

6.8

7.7

21.2

14.1

8.3

9.4

10.4

10.1

14.4

12.5

1-8月

6.7

7.8

21.6

13.6

7.8

9.5

10.4

10.2

13.0

10.2

1-9月

6.7

8.3

22.8

17.2

7.5

9.6

10.4

10.6

12.4

10.3

2.匹配性和预期性指标继续向好。一是用电量和货运量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189亿千瓦时,增长10.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17.8亿吨,增长16.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二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回升,不良贷款双下降。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万亿元,贷款余额8.8万亿元,分别增长9.3%和9.7%,增速比6月末回升0.1和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贷款6558亿元,同比多增2467亿元。9月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594亿元,比年初下降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81%,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三是市场预期继续向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创今年以来的新高,连续1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56.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4.1%,创近8个月来新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19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持续向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专项调查显示,企业景气指数连续6个季度上扬,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5个季度上扬,三季度分别为129.3和129.0,比二季度上升1.5和1.8点,同比上升14.9和14.1点。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3,比二季度上升2.6点,连续6个季度保持升势。

3.市场价格总体上涨。CPI涨幅略有扩大。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均上涨,居住类涨幅4.5%,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衣着类涨幅在2.2%-2.7%之间,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涨幅均为1.4%,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类分别上涨0.6%和0.4%。9月份,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3%。PPI涨幅又有扩大,与购进价格涨幅差距缩小。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在4、5月份有所回落的基础上,下半年重拾升势。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小于全国2.0个百分点;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7%,涨幅比上半年缩小0.4个百分点,大于全国1.3个百分点。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幅差为5.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缩小0.5个百分点。房价环比首次下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9月份,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为2015年4月以来首次下降;同比上涨5.1%,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调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控制。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杭、甬、温、金4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2.2%、6.3%、6.4%和10.9%,居全国第61、39、36和11位。

(二)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三大收入增长的协调性继续提高

财政收支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84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3.2%,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1和1.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4022亿元,增长1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9%,其中,增值税增长8.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4%和2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06亿元,增长15.0%,增速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38个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或扭亏为盈。主营业务收入53434亿元,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2%,比上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22.7万元/人(折年),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8%。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28.9%。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4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0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8元,分别增长8.4%和9.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2%和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94,同比缩小0.02,低于全国的2.81。

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一是民生支出扩大。前三季度,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保就业等八项民生支出合计408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4.2%,比重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社保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科技、公共服务等支出分别增长39.8%、36.4%、23.1%、23.1%和21.0%。二是就业形势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扭转了连年下降的态势,今年以来均保持同比增长。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毕业季大学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背景下,失业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1%,连续6个季度下降。三是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9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844.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206.7万人。

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加力。深入实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前三季度,河湖库塘清污(淤)量10904万方,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993.5公里,完成年度目标的136%和99.8%。城中村、旧住宅区、旧厂区改造建筑面积2.93亿平方米,拆违2.03亿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21个省控断面中,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2.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36µg/m3,,同比下降10.0%。

(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动能持续发力共同助推经济增长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焕发生机。前三季度,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和农副食品加工等十大重点传统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大,共投资2335亿元,增长7.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十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利润总额1352亿元,同比增长2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9.6个百分点,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5.9%,同比提高28.4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化纤、造纸和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利润增速均超过20%,分别为27.7%、35.1%、58.5%、73.5%和77.4%。十大重点传统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2%,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

新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前三季度,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454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9.1%,占GDP的9.3%。旅游产业增加值2609亿元,现价增长15.5%,占GDP的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健康和节能环保产业增速在9%以上;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在11%以上,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装备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21.4%)、专用设备(17.0%)、汽车制造(16.0%)和仪器仪表(15.5%)等较快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1.0%)、高端装备制造(16.2%)、新能源汽车(14.7%)、节能环保(11.5%)等较快增长。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2017年

2016年

1-9月

1-8月

1-7月

1-6月

1-3月

1-9月

全年

亿元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681

8.3

7.8

7.7

7.7

7.5

6.6

6.2

高技术产业

1316

15.6

14.5

14.5

15.1

16.8

-

-

高新技术产业

4693

11.1

10.6

10.5

10.8

11.6

9.3

10.1

装备制造业

4528

13.0

12.9

13.1

13.3

13.3

10.5

10.9

战略性新兴产业

3158

11.5

10.7

10.2

10.1

9.3

8.7

8.6

八大产业中

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1330

14.0

13.6

13.6

13.6

15.4

13.6

13.6

节能环保制造业

1291

10.2

9.4

8.4

7.9

6.2

8.5

7.4

健康制造业

453

11.7

9.3

8.6

9.8

8.6

8.8

8.9

时尚制造业

973

4.6

4.9

5.6

5.8

4.6

7.1

5.2

高端装备制造业

1577

8.5

8.5

8.8

8.9

8.0

10.7

9.6

文化制造业

552

6.8

6.7

6.7

-

-

-

-

创新驱动助推产品更新换代。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1.6%,新产品产值率为34.0%,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49.4%。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0种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112.0%)、光纤(44.3%)、城市轨道车辆(36.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3.5%)、工业机器人(20.0%)、智能手机(18.5%)、太阳能电池(14.9%)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出口较快增长。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7%和12.7%,进口分别增长35.4%和28.1%,进口结构不断优化。

新业态迅猛发展释放消费潜能。以网络销售和快递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2%。据省商务厅资料,前三季度,网络零售额8613亿元,同比增长35.9%,省内居民网络消费4430亿元,增长34.6%。跨境网络零售出口307.8亿元,增长39.0%。快递业务量52.5亿件,增长34.7%。全域旅游和多元旅游快速发展,共享经济、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网上银证保交易等新型服务模式拓展了消费领域,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农家乐民宿等蓬勃发展。据省旅游局抽样调查结果,前三季度接待游客48216万人次,同比增长9.0%;旅游总收入6459亿元,增长14.4%。

新市场主体竞相成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省委改革办、省编办、省社科院、省统计局等单位开展的上半年“最多跑一次”改革抽样调查评估显示,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满意率分别为77.7%和 86.9%,90.6%的受访者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后“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方便”。前三季度,新设企业28.4万家,同比增长25.4%;新设个体工商户55.7万户,增长15.2%。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040家、个体工商户2040户。至9月底,在册市场主体575.3万户,增长12.5%,其中,企业188.8万家,增长16.7%。

民营经济持续绽放活力。前三季度,民间投资13490亿元,增长15.2%,增速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的58.1%,比重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增速(12.4%)快于国有企业(10.0%)、集体企业(3.5%)和外商投资企业(3.8%),占全省出口额的比重(73.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显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

去产能稳步推进。三季度,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3.0%,为近年来相对较高水平。前三季度,累计淘汰1509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14500家,处置“僵尸企业”327家,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去库存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6923万平方米,销售额8757亿元,分别增长11.8%和27.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9.1和6.8个百分点。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5.2%。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速(6.6%)低于主营业务收入8.7个百分点。去杠杆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5.7%)。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资产负债率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0%。降成本积极有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3元,低于全国(85.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8.8元,同比减少0.4元。补短板力度加大。创新投入加大。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3.9%。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23.1%。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10.9%、15.6%、14.1%、20.1%和10.1%。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生态环保投资分别增长18.1%、18.5%和24.0%。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等使企业成本不降反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未完全同步传导到企业出厂产品价格,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工业品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的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今年9月(4.4个百分点)与去年9月(0.5个百分点)相比,仍扩大3.9个百分点,对以中下游产业为主的企业效益造成较大压力。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从去年上半年同比降低0.7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上升0.3元,挤占了利润空间,也冲抵了部分降成本政策带来的红利。二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31个行业中,化纤、皮革、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1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5%甚至负增长。转型升级力度不大的企业困难较大。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6062家,亏损面为15.0%。虽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下降0.7%,但有12个行业亏损额增长,6个行业亏损额增长20%以上。

2.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仍有待提升。前三季度,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均增长7.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升1.9和3.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部投资增速,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仅增长3.8%。31个制造业中,降幅较大的有铁路船舶航空航天(-21.5%)、医药制造(-11.9%)、食品制造(-7.3%)等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仅增长0.6%。缺乏好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预期不稳、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扩大投资。

3.部分地区和领域风险防范压力仍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尚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虽然全省不良贷款“双下降”,但部分地区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仍存。“僵尸企业”出清的资产处置难度大,恶意逃废债现象也有发生,互联网金融领域等风险隐患犹存。

附表:2016-2017年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

附表

2016-2017年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

2017年

2016年

1-9月

9月

1-8月

1-6月

1-3月

1-9月

全年

绝对值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6958

8.1

-

8.0

8.0

7.5

7.5

第一产业

1248

1.9

-

1.5

1.1

2.5

2.7

第二产业

16663

7.3

-

6.6

6.1

6.2

5.8

第三产业

19047

9.3

-

9.8

10.0

9.2

9.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11681

8.3

12.6

7.8

7.7

7.5

6.6

6.2

高新技术产业

4693

11.1

15.2

10.6

10.8

11.6

9.3

10.1

装备制造业

4528

13.0

14.8

12.9

13.3

13.3

10.5

10.9

战略性新兴产业

3158

11.5

17.8

10.7

10.1

9.3

8.7

8.6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亿元)

54732

14.2

19.5

13.4

13.8

13.7

4.0

4.5

内销产值

45204

15.0

21.0

14.1

14.4

14.4

4.7

5.2

出口交货值

9528

10.4

12.4

9.9

10.9

10.2

1.1

1.4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亿元)

3483

17.2

-

13.6

14.4

25.1

15.2

16.1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3123

9.2

20.1

7.9

6.5

6.4

7.9

9.0

工业用电量

2189

10.1

21.7

9.0

7.7

9.7

4.7

6.9

全社会货运量(亿吨)

17.8

16.2

15.2

16.3

14.9

15.0

5.4

7.1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3206

9.6

9.5

9.3

9.7

11.1

10.9

民间投资

13490

15.2

14.4

12.8

14.4

2.6

2.1

基础设施投资

7581

14.2

15.7

17.4

19.5

29.2

26.3

工业投资

6976

7.8

7.4

5.9

8.1

5.5

4.0

制造业投资

5982

7.8

6.8

4.7

3.0

5.1

3.2

技术改造投资

5076

3.8

2.8

1.6

7.9

7.8

6.3

服务业投资

16030

10.4

10.5

11.2

10.8

13.7

14.6

房地产开发投资

6043

11.0

10.0

10.2

9.2

0.8

5.0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6923

11.8

2.9

13.3

20.9

24.8

51.0

44.3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8757

27.5

13.4

30.2

34.3

32.2

59.5

5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7266

10.6

13.1

10.2

9.9

8.9

10.9

11.0

网络零售额(亿元)

8613

35.9

38.2

31.6

31.9

34.2

35.4

进出口总额(亿元)

18756.3

15.9

18.1

15.6

19.5

23.1

2.0

3.1

出口

14283.5

10.3

10.9

10.2

13.9

15.8

2.7

3.0

进口

4472.8

38.1

43.7

37.3

41.3

49.7

-0.9

3.7

财政总收入(亿元)

8454

14.2

9.5

14.7

13.9

16.3

10.1

7.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739

13.2

6.4

14.0

11.5

18.0

11.6

9.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506

15.0

9.1

16.0

20.5

25.5

8.3

4.8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

105900

9.3

9.1

9.2

10.0

9.5

10.2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

88363

9.7

9.2

8.3

5.9

6.3

7.0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2.1

2.0

2.1

2.0

1.9

1.8

1.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

-

4.5

5.6

4.4

4.4

4.8

-2.6

-1.7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2414

8.9(6.7)

-

8.7(6.6)

8.5(6.5)

8.4(6.5)

8.4(6.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108

8.4(6.2)

-

8.2(6.0)

8.2(6.2)

7.9(5.9)

8.1(6.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8

9.0(7.0)

-

8.7(6.7)

8.5(6.6)

8.4(6.6)

8.2(6.3)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为季报,居民收入增速括号内为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