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工业经济趋稳向好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浙江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下行压力,浙江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趋稳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运行态势。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生产向好企业面继续扩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1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升0.6和1.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从月度来看,3-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7%、7%和7.7%,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生产向好企业面继续扩大。上半年,生产向好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占全部企业的59.6%,较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的生产向好企业比重较一季度有所提高。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增长5.3%,其中,工业用电量1263亿千瓦时,增长4.0%。

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民营经济贡献增强。今年3月份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两位数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894亿元,同比增长14.6%。38个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利润呈两位数增长,较一季度增加4个。盈利企业(利润总额大于0)占全部企业的79.2%,较一季度提高7.2个百分点。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占40.5%,较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贡献增强。上半年,民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55亿元,增长15.9%,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59.9%,较一季度提高13.8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效益指数积极向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6.3%、11%、6.8%和5.8%,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7、1.2、0.8和1.1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1.4元和89.4元,较一季度分别提高8.5元和8.3元。

三、工业内销平稳增长,出口低位回升。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有所收窄,3-6月降幅分别为3.4%、2.9%、2.9%和2.8%,表明市场需求略有好转。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106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7和2.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销售产值25490亿元,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5.4%。出口交货值5577亿元,增长1%,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2.9%,增速较5月和4月分别提高1.1和2.7个百分点。32个有出口的行业中,18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升。其中,出口规模前10位的行业中,6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较一季度回升。

四、新生动力引领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5%、8.7%和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8%、37.6%和23%,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6、0.9和0.5个百分点。七大万亿产业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时尚、节能环保和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11.9%、8.1%、9%和10.2%,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高新园区创新集聚效应显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6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更注重向新兴产业倾斜。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9.2%、15.6%、18.8%和21.3%,增速均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6.2%、15.6%、29.5%和12.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9、0.7、2.1和1.1个百分点。

五、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产品释放增长潜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企业10392家,占26.1%,比重较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助力新产品释放增长潜力。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增长12.9%,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31.9%。有新产品生产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8.6%,增速远高于没有新产品生产的企业(-1.2%)。新型交通运输设备、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和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等新产品迅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光缆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13.5%、14%、76.5%、25.4%和26.8%,多功能乘用车、数码照相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自动售货机售票机等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六、库存水平继续降低,产能过剩矛盾有所缓和。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0.2%,是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产成品存货增速于今年3月末开始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6月末低于主营业务收入2.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0.3天。23个行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占行业总数的60.5%。煤炭、钢铁和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产成品存货分别下降57.4%、14.9%和21.1%,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5.6、1.6和2.5天。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1-5月,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618家,整治“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7112家。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二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2%,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提高1.7个百分点。

七、降成本效果显现,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受益于一系列降本增效政策的逐步实施,企业单位成本同比下降,用工、财务和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上半年,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9%,税金和职工平均薪酬分别增长6.9%和8.5%,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6.1和2.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税金和应付职工薪酬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4.2%和6.2%,较一季度均有所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增长2.9%,增速较3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5和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7%,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资产负债率80%以上、60-80%、50-60%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7.2%、29.8%和12.2%,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总体来看,上半年浙江工业经济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和效益等指标好于一季度,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工作成效显现,特别是新产业新产品加速成长,成为支撑工业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但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环境仍然复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下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准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措施,巩固工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