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发展亮点频现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一、服务业发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819.16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与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与GDP和第二产业比分别高1.0、1.5个百分点。

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1.2%,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朝着积极有利方向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增幅已连续5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今年1-3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与上年同期保持一致。(数据如下)

各地的服务业经济地位也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扎实推进而逐年提高。前三季度,全省11个市中第三产业占比超第二产业的由上年同期的两个市增加至三个,分别为杭州、舟山和台州市,其中杭州作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52.2%,超第二产业占比由一季度的5.6个百分点逐季提升至1-3季度的7.1个百分点,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加稳固。

2.服务业税收压力减轻,增长贡献率小幅回落。前三季度,服务业税收总量356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2.82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上半年下降1.3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3.7%,比上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对全部税收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35.4%,比上半年下降6.7个百分点。

3.服务业投资持续增长,处于领先地位。服务业投资增速和占比仍然在三次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前三季度,服务业投资11061.75亿元,增长20.6%,增幅比全社会和二产投资分别高4.6和12.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64.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速由半年度的第二位升至服务业行业门类增速首位,前三季度增速为上年同期的1.37倍;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43.8%,居第二;房地产业作为三产投资的重要行业,下半年增长平稳,比重日趋稳定,房地产业投资6453.13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虽比半年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比提高3.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保持在58.3%,与上半年及上年同期水平持平。

4.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省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为27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为16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一是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货物与服务贸易)比重提高。前三季度服贸总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9.4%,比2013年年末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发展态势良好,旅游、教育等服务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充分显示了服务贸易高速增长的态势。二是服务贸易各领域发展愈加平衡。进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领域达到7个,占到服贸十二大领域的一大半。除去运输、旅游、建筑工程服务这三大传统领域外,还有高附加值的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服务、分销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包括专利特许权、专有技术、工业研究)等领域。三是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的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发展迅速,其中国际服务外包成为出口第二大领域,达到36.60亿美元。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三大领域的进出口总额占比达到了28.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0个百分点。

二、重点领域亮点频现,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1.房地产业新政重磅出台,四季度市场行情看好。今年7月以来,随着限购政策的逐步取消,商品住房成交量出现回升,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所下降,市场信心得到提振。特别是9月底央行全面松绑限贷新政的正式出台,成为刺激长期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的一剂猛药,将有效解决了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助力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稳步复苏,解决库存严重过剩的楼市困境,预测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行情将好于上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1486.19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总投资增长20.9%,增幅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8和5.9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3.8%,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12.3%,增幅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3.1、5.6个百分点;竣工面积增长4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销售面积下降12.9%,降幅与一季度和上半年相比,分别收窄12.7、9.7个百分点。

2.旅游业市场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呈持续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行业之一。今年8月9日国务院又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重要文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省作为旅游业发达省份,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旅游人次、总收入都呈持续上升趋势。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4402.85亿元,同比增长13.6%,较上半年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游客668.2万人次,增长6.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8亿美元,增长5.6%,较上半年分别提高1.9和2.9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3.59亿人次,增长10.5%,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4140亿元,增长14%。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150.9万人次,增长6.7%,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3.高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走向世界,盈利能力持续强势增长。今年9月19日国内最大的电商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标志着我省高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正走向世界,企业发展跨上新台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增长势头较为平稳。全省3273家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8月实现营业收入1862.64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略有下降,比1-5月下降1.0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450.14亿元,增长21.6%,增速比1-5月提高0.6个百分点。

4.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增速略有回落。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2182.21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5和0.7个百分点,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0%,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6和0.5个百分点。随着股市行情的逐渐回暖,以及各家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理财业务,银行存贷款业务受到不小的冲击,存贷款增幅均有所下降。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8424.19亿元,较6月末减少1022.86亿元,同比增长6.6%,较6月末下降2.9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9982.32亿元,同比增长8.6%,较6月末下降0.5个百分点。

5.消费信心小幅提升,商贸流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59.46亿元,同比9.3%,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9月,浙江消费者信心指数(ICC)为110.1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75和1.09点,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持乐观态度。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51亿元,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幅基本与上半年持平。餐饮住宿业增速回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业零售额244亿元,增长3.5%,住宿业零售额103亿元,增长0.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回落2.4和1.4个百分点。

6.集聚区吸收就业人员能力持续增强,营业利润增长明显。自2010年年底建立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网上直报制度,示范区个数由40个逐步扩大至100个,示范区吸纳服务业企业和解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良性增长势头。据对全省100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统计,至8月末,各集聚区共计吸收入区单位10.6万家,比5月末增加0.3万家,从业人员64.7万人,同比增长10.2%,比5月末提高3.6个百分点。1-8月,100家集聚区实际完成投资390.1亿元;营业收入6372.4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1-5月下降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425.6亿元,增长23.3%,比1-5月提高8.7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50.2亿元,增长16.2%。

三、服务业企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

全省1.4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开发和银行、证券、保险,下同)经营态势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中排名快速上升。

1.发展速度加快,全国排名提升明显。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1]百分点,与全国的增幅优势比1-5月、1-2月分别再扩大1.2、1.7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各省市中跃居第八,较1-5月排名提升三个名次,比山东、上海、广东、北京分别高0.5、1.9、3.4、4.7个百分点,仅比江苏低0.8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较1-5月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

2.企业资产保持稳定增长,应付职工薪酬增速放缓。8月末,1.4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28936.6亿元,同比增长13.1%,和1-2月、1-5月的增速(13.2%)基本一致。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总计差不多占据了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的半壁江山,1-8月占比达48%;资产总计增长最快的门类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8%,其次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增长19.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6.6%。1-8月应付职工薪酬754.6亿元,同比增长14.6%,较1-5月下降1.8个百分点。按人均薪酬计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遥遥领先其它服务业门类,1-8月人均薪酬达到9.2万元,同比增长1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人均薪酬6.2万元,同比增长8%,位居亚军,季军是卫生和社会工作,人均薪酬为5.0万元,同比增长16.8%。

3.企业亏损比例下降,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亏损面缩小,1-8月亏损企业比例由1-2月的44.2%下降至35.9%,比1-5月亏损比例又缩小2.8个百分点。1-8月,1.4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926.0亿元,同比增长12.0%,增幅分别比1-2月、1-5月提高0.5、1.0个百分点;获得利润总额780.0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分别比1-2月、1-5月回落8.5、0.6个百分点。从门类看,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幅位居服务业各大门类前三,分别为19.6%、17.6%、15.2%;而位居利润总额增幅首位的门类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第三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82.4%、25.3%、21.1%。

4.营改增政策实施效果逐渐显现,营业税金及附加出现负增长。1-8月营业税金及附加76.9亿元,同比下降3.5%,较1-2月、1-5月分别回落7.3个、5.5个百分点。而增值税快速增长,1-8月应交增值税96.3亿元,同比增长60.7%,较1-2月、1-5月分别提高39.9、33.4个百分点。

5.企业经营效益稳健增长,获利能力表现良好。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为15.8%,分别比1-2月、1-5月提高3.6、0.2个百分点。各大服务业门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利润率并列各门类营业利润率首位,达28.4%,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利润率比1-5月提高3.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最低的门类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月为2.6%,比1-5月下降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