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的推进实施和全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全社会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逐年提升,R&D人员稳步增长,已开始进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R&D投入现状
(一)R&D经费投入情况
2013年,浙江共投入R&D经费817.3亿元,比2012年增加94.7亿元,增幅为13.1%,高于GDP现价增速4.7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五年间R&D经费年均增长18.8%,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9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8%,比2012年的2.08%提升0.1个百分点。
图1:2008—2013年浙江R&D经费投入情况
1.R&D经费投入居全国第五位,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全国第六。在全国31个省(市)中,2013年R&D经费超过5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等6个省(市),浙江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总额的6.9%,排名全国第五,位次与2012年持平。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8个省(市),浙江R&D经费投入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六,位次与2012年保持一致。
表1:2013年部分省(市)R&D经费投入情况
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 | R&D经费超过500亿元的地区 | ||||
地 区 | R&D经费投入强度(%) | 排 名 | 地 区 | R&D经费(亿元) | 排 名 |
北京 | 6.08 | 1 | 江苏 | 1487.4 | 1 |
上海 | 3.60 | 2 | 广东 | 1443.5 | 2 |
天津 | 2.98 | 3 | 北京 | 1185.1 | 3 |
江苏 | 2.51 | 4 | 山东 | 1175.8 | 4 |
广东 | 2.32 | 5 | 浙江 | 817.3 | 5 |
浙江 | 2.18 | 6 | 上海 | 776.8 | 6 |
山东 | 2.15 | 7 | |||
陕西 | 2.14 | 8 |
2.科技研究经费支出所占比重有所降低,实验与发展仍是R&D活动经费的主要投入方向。2013年,浙江用于基础研究经费支出18.9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39.8亿元,试验与发展经费支出7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2.3%和13.9%。自2011年开始,代表科学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支出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连续三年低于全社会的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占比由2011年8.4%下降到2013年的7.2%,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则由91.6%上升到92.8%。
3.企业是推动R&D经费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2013年,浙江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7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比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684.4亿元,增长16.3%,首次纳入科技调查的重点服务业企业R&D经费支出37.0亿元,排在北京、广东和上海之后,居全国第四位;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24.2亿元,增长10.7%;高等院校R&D经费支出47.3亿元,增长5.7%;事业单位R&D经费支出4.8亿元, 增长8.8%。企业、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0.6%、3.0%、5.8%和0.6%,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94.4%、2.5%、2.7%和0.4%。
表2:2012-2013年按执行部门分组的R&D经费对比
按部门分组 | R&D经费(亿元) | 增 速(%) | |
2012年 | 2013年 | ||
总计 | 722.6 | 817.3 | 13.1 |
科研机构 | 21.8 | 24.2 | 10.7 |
高等院校 | 44.7 | 47.3 | 5.7 |
企 业 | 651.6 | 741.0 | 13.7 |
#规上工业企业 | 588.6 | 684.4 | 16.3 |
#重点服务业企业 | 37.0 | 首次调查 | |
事业单位 | 4.4 | 4.8 | 8.8 |
4.企业资金是研发活动的主要来源,企业经费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大。2013年,在R&D经费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7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超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增速0.8个百分点,企业资金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89.2%提升至89.8%,上升0.6个百分点;来自政府的资金为66.2亿元,增长9.5%,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8.4%下降到2013年的8.1%;来自境外的资金2.4亿元,减少24.0%;其他资金15.1亿元,增长3%。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94.3%和6.1%。
图2:R&D经费来源情况占比图
5.各设区市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大,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2013年,R&D经费投入超过50亿元的有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温州、台州和金华等7个市,比2012年增加3个市;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是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4个市,比2012年增加1个市。
表3:2013年浙江11个设区市R&D经费投入情况
地 区 | R&D经费(亿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杭 州 | 248.7 | 2.98 |
宁 波 | 157.3 | 2.21 |
温 州 | 58.0 | 1.45 |
嘉 兴 | 78.5 | 2.49 |
湖 州 | 43.6 | 2.42 |
绍 兴 | 82.8 | 2.09 |
金 华 | 50.6 | 1.71 |
衢 州 | 12.6 | 1.19 |
舟 山 | 13.2 | 1.42 |
台 州 | 51.3 | 1.63 |
丽 水 | 11.1 | 1.13 |
(二) R&D人员投入情况
2013年,浙江共有R&D人员(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31.1万人年,比2012年增加3.3万人年,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8%)3个百分点,但略低于R&D经费的增幅;每万人拥有R&D人员56.7人年,增加5.8人年;R&D人员人均R&D经费为26.3万元,增加0.3万元。2009年以来,五年间R&D人员年均增速14.2%,比R&D经费投入的年均增幅低4.6个百分点;R&D人员人均R&D经费增加4.7万元。
图3:2008—2013年浙江R&D人员投入情况
1.R&D人员投入居全国第三位。2013年,全国R&D人员超过15万人年的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河南等7个省(市),浙江R&D人员占全国R&D人员总数的8.8%,排名全国第三。
表4:2013年全国部分省市R&D人员投入情况
地 区 | R&D人员(万人年) | 位次 |
广东 | 50.2 | 1 |
江苏 | 46.6 | 2 |
浙江 | 31.1 | 3 |
山东 | 27.9 | 4 |
北京 | 24.2 | 5 |
上海 | 16.6 | 6 |
河南 | 15.3 | 7 |
2.实验与发展人员增速较快。2013年,浙江全社会拥有基础研究人员0.7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0.9%,略低于全部R&D人员增速0.9个百分点;应用研究人员1.2万人年,增长0.3%,增速较低;实验发展人员29.2万人年,增长12.4%,高出R&D人员增速0.6个百分点。基础研究人员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为2.3%;应用研究人员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4.3%,下降到2013年的3.8%;实验与发展人员则由93.4%上升到93.9%,上升0.5个百分点。
3.企业R&D人员是研发队伍的主体力量。2013年,浙江共有各类企业R&D人员28.7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2.7%,比全部R&D人员增速高0.9个百分点,占比由2012年的91.6%上升到2013年的92.4%,其中,工业企业R&D人员26.5万人年,增长15.3%;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R&D人员0.5万人年,与2012年基本持平,占比1.6%;高等院校R&D人员1.4万人年,增长6%,占比4.6%;事业单位R&D人员0.4万人年,比2012年略有下降,占比1.4%。企业R&D人员对全社会R&D人员增速的贡献率达到98.8%。
表5:2012-2013年按执行部门分组的R&D人员对比
按部门分组 | R&D人员(万人年) | 增速(%) | |
2012年 | 2013年 | ||
总计 | 27.8 | 31.1 | 11.8 |
科研机构 | 0.5 | 0.5 | 基本持平 |
高等院校 | 1.3 | 1.4 | 6.0 |
企业 | 25.5 | 28.7 | 12.7 |
#工业企业 | 22.9 | 26.4 | 15.3 |
#重点服务业企业 | 1.6 | 首次调查 | |
事业单位 | 0.5 | 0.4 | -2.1 |
4.各设区市R&D人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R&D人员超过3万人年的有杭州、宁波、温州等3个市,比2012年增加1个市;每万人拥有R&D人员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是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四个市,同比增加两个市。
表6:2013年浙江11个设区市R&D人员投入情况
地 区 | R&D人员(万人年) | 每万人拥有R&D人员(人年) |
杭 州 | 8.2 | 92.5 |
宁 波 | 7.0 | 92.0 |
温 州 | 3.1 | 34.2 |
嘉 兴 | 2.7 | 58.2 |
湖 州 | 1.3 | 44.5 |
绍 兴 | 2.8 | 56.7 |
金 华 | 1.9 | 34.9 |
衢 州 | 0.5 | 21.3 |
舟 山 | 0.4 | 30.8 |
台 州 | 2.5 | 40.7 |
丽 水 | 0.4 | 18.9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浙江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相比、与加快建设创新性省份的要求相比仍有一些差距。
(一)科技创新投入仍不足,R&D经费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自2000年以来,浙江R&D经费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一直呈上升态势,在全国的位次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仍然偏低。2013年,浙江R&D经费投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9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个百分点,与北京(6.08%)、上海(3.6%)、天津(2.98%)、江苏(2.51%)、广东(2.32%)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如,2011年美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77%、日本3.39%、法国2.25%、德国2.88%、韩国4.03%。
(二)R&D投入主要集中在企业,其他创新主体活跃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数据上看,各类企业的研发投入要高于其他部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增速达到16.3%,高于全社会R&D经费13.1%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比达8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而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R&D经费支出增速均小于全社会R&D经费增速,所占比重进一步缩小至3.0%和5.8%,与全国平均水平(15.0%和7.2%)相差12.0和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经费较高,一方面说明浙江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激励效果,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发挥较好,企业有了创新投入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开展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较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方面的科研投入较少,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三)R&D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资金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由2008年的37.1亿元增加到2013年66.2亿元,五年时间增长78.4%,但政府资金的年均增长速度(12.3%)低于全社会R&D经费年均增速(18.8%)6.5个百分点,也低于各类企业R&D经费年均增速(19.9%)7.6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在全社会R&D经费中所占比重也由2008年的10.7%下降到2013年的8.1%,呈下降态势,比全国平均水平(21.1%)低13个百分点,而与美国33.4%(2011年)、英国32.2%(2011年)、法国37%(2010年)、德国30.3%(2010年)、韩国25%(2011年)等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三、对策建议
1.以目标任务为牵引,加大R&D投入力度,推动各创新主体协调发展。按照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八倍增、两提高”发展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R&D资金、R&D人员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创新载体的创新潜能,推动各创新主体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注重大城市辐射、大产业引领、大平台集聚、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效应,积极推进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合、深度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鼓励有需要的企业委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合作,提升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2.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优化研发结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提高浙江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紧紧扭住原始创新这个自主创新的基础,把握好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个原始创新的源泉。不仅要大幅增加R&D经费投入,而且要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R&D经费中的比重。进一步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规模开展专项研发工作,跟踪研究国内外前沿科技,力争实现重大领域技术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浙江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兄弟省市的差距。
3.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综合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优势,营造培育人才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打造高端人才密集区、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区。着力引进和使用海内外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激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企业家技术创新战略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大批善于技术创新的科技性企业家和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经营头脑的科学家。
4.以研发活动为基础,提高政府资金资助比重,鼓励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由于研发活动受技术、市场、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创新主体往往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对于企业,特别是风险承受能力弱、资金有限的企业而言更是一大障碍。再加上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研发活动的具有的外部性、公共性特点,使得进行研发的企业不能完全占有其研发活动的收益,已成为制约企业开展科研活动的另一大障碍。而政府资金参与研发活动将帮助企业缓解这种担忧,同时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作用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提升研发活动成功率。因此,浙江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的研究机构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与产业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进一步提升政府资金在R&D经费中所占比重,不断巩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