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一季度浙江对外贸易小幅增长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一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759.4亿美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0.2亿美元,增长2.3%;进口219.3亿美元,增长4.4%。以人民币计算,进出口额4641.1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3301.3亿元,下降0.5%;进口1339.8亿元,增长1.5%。

一、主要特点

1.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外贸出口54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1.0%,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出口规模排在广东和江苏之后继续位列全国第三位。与排名第二的江苏相比,浙江出口额比江苏少18.0亿美元,差额比上年同期缩小2.9亿美元;与排名第四的上海相比,浙江出口额比上海多64.3亿美元,差额比上年同期扩大21.2亿美元。在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出口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同期增速新低。

2.春节长假因素影响出口波幅较大。浙江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比重大的特点导致春节长假因素对出口影响程度较大。主要表现为节前赶工出货、节后开工迟交货迟,月度出口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出口额244.9亿美元,月度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1%。受春节长假因素及上年基数较高影响,2月份出口额11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0%,低于全国出口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3月份出口额176.0亿美元,增长13.8%,高于全国出口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

3.一般贸易比重进一步提高,“市场采购”拉动效应有所减弱。一季度,一般贸易出口额425.5亿美元,增长3.6%,占全省出口额的78.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30.9亿美元,增长5.4%,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5.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市场采购”出口对浙江出口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3.2%,拉动浙江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但拉动力比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义乌“市场采购”出口额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0%,“市场采购”出口额比重持续回落,1月、1-2月和1-3月的比重分别为75.8%、72.4%和69.9%。

4.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较快,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持续低迷。一季度,私营企业继续发挥浙江出口主力军作用,出口343.2亿美元,增长7.8%,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63.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出口1.3亿美元,增长3.3%。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为42.3和134.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0%和6.1%,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5和4.9个百分点。

5.传统产品出口保持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回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趋缓。一季度,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箱包及类似容器、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合计196.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6.4%,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4.2亿美元,增长6.3%,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0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5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23.2%,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70.4个百分点,拉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1.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额220.4亿美元,增长0.5%,低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

6.对香港出口快速增长,对美国出口增长趋缓,对日本和俄罗斯出口下滑。一季度,浙江对香港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额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对东盟和欧盟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额分别为42.3和126.5亿美元,分别增长7.4%和4.7%;对美国出口增长趋缓,出口额89.4亿美元,增长1.8%,低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对日本和俄罗斯出口下滑,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3.6%和3.1%。

二、趋势判断

从国际形势看,2014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势头将有所回暖。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经济持续稳定复苏,2013年10月,美国、日本和欧元区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综合领先指数分别为100.69、101.13和100.89,指数均高于100的荣枯线水平且均创近两年来新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上升至3.6%,联合国则预测为3%。随着世界经济总体向好,世界贸易增长有望加快。世贸组织预计,2014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将增长4.5%。

从国内环境看,深化改革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4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政府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国务院提出开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局面,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鼓励短缺产品进口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这些重大政策的实施和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增强了外贸企业的信心,激发了外贸企业的创新活力。从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看,3月份浙江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为111.6,高于前两个月(108.4、107.3)和去年同期水平(103.3),浙江企业出口信心逐步增强。

同时,作为出口先行指标之一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今年一季度的均值仅为1371点,环比下降26.1%;3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078.4点,环比下降6.4%。汇率升值减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的季度平均汇率为6.219,比上年同期上升4.7%。部分新兴国家出现资金外流和货币大幅贬值,导致经济萎靡不振;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升级,俄罗斯经济面临巨大下行风险;日本从4月1日起提高消费税率,经济增长预期放缓。贸易摩擦趋势加重,仅一月份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或发起“双反”调查就达6起。

综合来看,我省传统贸易竞争力优势有所削弱,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但随着4月1日《浙江省出口产品反倾销应对办法》的实施以及各级政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浙江对外贸易将保持稳定发展,预计二季度出口增速将比一季度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