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一季度农业生产总体情况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H7N9禽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其中,农业产值160.77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31.85亿元,增长0.1%;牧业产值122.91亿元,下降5.1%;渔业产值124.91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96亿元,增长6.4%。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4.21亿元,同比增长0.3%。

一、农作物种植业开局良好

一季度,农作物种植业开局良好,实现农业总产值160.77亿元,同比增长2.9%。

1.春粮播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春粮播种面积为284.40万亩,比上年增加13.60万亩,增长5.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23.18万亩,增长8.7%;马铃薯播种面积76.17万亩,增长2.9%;蚕(豌)豆播种面积47.50万亩,增长9.1%。除丽水市外,其他各市春季粮食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春粮播种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推动。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浙政办发〔2013〕128号),加大对旱粮种植的政策扶持。二是气候适宜。去年冬种期间天气晴好有利冬播生产开展,促使冬播作物面积提高。

2.药材、花卉苗木等效益农业持续发展。一季度,药材播种面积23.84万亩,比上年增加0.84万亩,增长3.7%。其中,温州、台州等药材主产区播种面积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27.3%、16.4%。政府大力扶持建立药材种植基地和近年来中草药材价格不断攀升、种植效益较好是药材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花卉苗木播种面积159.76万亩,比上年增加5.06万亩,增长3.3%。虽然因种植结构调整和个别地区花卉苗木播种面积受去年“菲特”台风重创,影响很大,但是,在省政府“四边三化”(即公路、铁路、河道、山旁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各地加快推进创建森林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对花卉苗木和盆栽类园艺的需求数量日益增多,市场环境始终保持在求大于供的状态。

草莓等果用瓜播种面积34.84万亩,比上年增加2.27万亩,增长7.0%。由于去年果用市场行情较好,特别是种植技术的成熟,草莓等果用瓜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据草莓主产地建德市反映,今年该市大棚草莓平均亩产1500公斤,平均单价20元/公斤,亩均产值3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1%、33.3%和42.9%。

蔬菜播种面积322.93万亩,比上年减少3.62万亩,下降1.1%。

3.油菜籽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油菜籽播种面积232.26万亩,比上年减少2.9%。自2009年以来,油菜籽播种面积已连续六年持续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种植油菜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耗劳力,难以推广机械化种植;二是油菜籽收购价长期低位徘徊,农户种植意愿降低。

二、林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季度,林业总体平稳,实现总产值31.85亿元,同比增长0.1%。

1.营林进度较快。据省林业厅截止3月25日统计数据,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73.55万亩,占今年造林更新计划的94.2%。与去年同期相比,造林更新面积增长16.9%。其中,人工造林30.63万亩,增长5.6%;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育14.87万亩,增长48.4%;迹地更新25.89万亩,增长12.5%;其它造林2.16万亩,增长142.7%。

2.木材、竹材产量下降。一季度,木材产量13.8万立方米,比去年减少15.3%;木材平均价格为883元/立方米,比去年提高5.6%。竹材产量3062万根,减少1.4%,竹材平均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竹笋24.6万吨,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平均价格8391元/吨,比去年增长18.9%。主要原因是今春低温时间较长,鲜笋产出时间拉长,未出现集中上市,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导致价格上涨。

三、畜牧业生产形势不佳

一季度,H7N9禽流感疫情等对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实现牧业总产值122.91亿元,同比下降5.1%,降势明显。

1.猪、牛、羊和家禽季内出栏量齐跌。季末,出栏肉猪527.8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4%;牛出栏3.02万头,减少5.3%;羊出栏38.18万只,减少2.5%;家禽出栏4896.38万只,减少28.8%。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大,生猪、家禽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下降17.2%;禽流感的袭击使家禽受重创,家禽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养殖户损失惨重。政府开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政策,拆除了部分违规养殖建筑,在短期内也产生一定影响。

2.肉类产量下降,蛋奶产量持续下降。一季度,肉类总产量49.7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6.0%。其中,猪肉产量40.26万吨,减少1.5%;牛肉产量为0.44万吨,减少4.4%;羊肉产量为0.59吨,减少4.8%;禽肉产量8.19万吨,减少23.2%。禽蛋产量10.24万吨,减少6.7%;牛奶产量4.48万吨,减少12.0%。

四、渔业生产增势稳定

一季度,渔业总产值124.91亿元,同比增长2.5%。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数据,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99.5万吨,同比增长2.5%。海洋捕捞产量59.6万吨,增长2.6%。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52.4万吨,减少1.3%;远洋渔业产量7.18万吨,增长43.3%。海水养殖产量18.2万吨,增长1.7%。淡水养殖产量20.6万吨,增长3.8%。

1.远洋渔业产量增长较快。随着远洋渔船更新及机械化、信息化改造,以及各地出台柴油补贴政策,激发了渔民生产积极性。以舟山为例,今年远洋捕捞出海船只增至450艘左右,与去年相比增加近50艘;往年在阿根廷捕捞后直接回来的渔船,今年前往秘鲁继续作业,提高了远洋渔船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增加了产量。

2.海淡水养殖稳中有升。由于冷空气持续时间不长,没有出现水温持续走低情况,因此未对梭子蟹、网箱鱼类等养殖产品造成重大损失。各地持续对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不仅改善了养殖环境,增加了养殖水体,而且提高了养殖品的抗病能力。设施渔业的实施、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保温大棚和工厂化设施的应用,延长了养殖季节,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收益率。

3.国内海洋捕捞小幅减产。今年春节较早,部分地区渔民提前歇业,且出海时间较晚,作业渔船和作业时间下降。同时,国内海洋捕捞转型升级的推进,也对生产作业带来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