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服务业产出规模进一步扩大,比重有所提高,吸纳就业人员进一步增多,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总体状况发展良好
201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已经连续9年快于GDP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47%,比上年略有下降。
1.服务业投资规模扩大。2013年,全省服务业投资1.3万亿
元,比上年增长19.2%。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216亿元,增长18.9%,占服务业投资总额的48.1%。
2.服务业税收比重提高。2013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439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上年的53.4%上升到54.3%。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重点支出的比重达到70%以上,对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气象、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金融监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安全、教育、城乡社区等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9.6%、29.2%、26.3%、25.7%、25%、23%、14.9%、14.7%、12.6%、9%、8.2%、8.2%。
3.商贸、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主要行业平稳发展。2013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111、2966、21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8.1%和8.7%。受国际贸易持续低迷、经营成本上升以及限制公务消费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速有所回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4.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6.5%。
4.服务业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服务贸易又有新进展。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签订服务业利用外资合同1001个,合同外资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5.6%,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服务贸易总额325.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20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15.5%。
5.区域发展日趋均衡。2013年,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规模继续稳居全省前三位,分别为4416亿元、3111亿元和1873亿元,三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服务业总量的54.2%。从增速来看,各市服务业增加值呈现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的态势,增幅最低的舟山为7.9%,增幅最高的金华为9.6%。
二、重点领域表现抢眼
2013年,我省继续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良好。
1.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我省大力推广、落实“电商换市”策略,网络零售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据省商务厅初步测算,2013年,全省共实现网络零售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88.5%,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省内居民共实现网上消费2262亿元,增长73.3%。
2.创新驱动作用增强。2013年,全省着力实施“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预计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生产总值比重约为2.2%,比上年提高约0.12个百分点。全年公共财政科技投入191.9亿元,增长15.6%。专利申请量29.4万件,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27万件,增长28.5%;专利授权量20.2万件,增长7.3%,发明专利授权量11139件,下降3.7%。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3.旅游业平稳发展。2013年,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55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全省接待入境游客866.3万人次,与2012年基本持平;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3.9亿美元,增长4.7%。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增长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202.2亿元,增长16.2%。
4.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据对全省75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统计,2013年11月末各集聚区共计吸收入区单位8.6万家,同比增长6.4%,从业人员47.3万人,增长13.9%。2013年1-11月实际完成投资354.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76.2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营业利润404.3亿元,增长18.9%;上缴税收142.1亿元,增长19.9%。
三、服务业企业运营稳定
2013年1-11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开发和银行、证券、保险,下同)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加,结构调整日趋优化。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11月末,全省13102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26250.1亿元,同比增长13.1%,比8月末增加906.4亿元;从业人员152.3万人,同比增长7.5%,比8月末增加5.4万人。
2.营业收入稳中有升。2013年1-11月,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32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10个门类营业收入增速与1-8月相比有所好转,由“一平二升七回落”转为“四升六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8月提升0.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4.3%),卫生、社会工作(增长12.4%)分别比1-8月提高3.1、0.7和2.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6.2%),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0.3%)等四个门类则分别比1-8月下降0.6、2.3、1.3、2.6个百分点;教育业由1-8月的增长1.4%转为下降0.7%。
3.利润小幅回升。2013年1-11月,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分别比1-8月和上年同期提高2.1和9.7个百分点。利润小幅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同比增长9.3%,比1-8月回落0.9个百分点;二是营业税金及附加比上年同期下降29.6%,降幅比1-8月扩大2.2个百分点;三是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4.5%,比1-8月放缓0.5个百分点。主要门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对全省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突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3%,增幅比1-8月上升2.7个百分点,对全省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利润增速回升较快,由1-8月16.7%回升至21.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8.7%),教育(增长1.4%),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49.1%)比1-8月分别提高9.9、5.2、33.4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利润同比增长16.2%,比1-8月大幅回落14.1个百分点。
4.效益进一步向好。限额上服务业企业获利能力稳定,亏损单位数继续减少,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提升。2013年1-11月,全省有亏损企业4015家,比1-8月减少646家;亏损面由1-8月的35.6%下降至30.7%;营业利润率为16%,比1-8月和1-5月分别提升0.3和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率居各门类之首,达27.7%,比1-8月上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利润率位居前列,分别为24.2%和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