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浙江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月度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消费基本稳定;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回升,重点支出保障有力;CPI涨幅回落,PPI降幅减小。但由于7月份天气异常高温,部分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建筑企业减少户外作业时长,以及去年基数提高,工业、投资等增幅比上月略有回落。
一、工业生产和出口增幅均略有回落,用电增幅继续回升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为970.5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6月回落1个百分点。1-7月,出口交货值6498.9亿元,增长2.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为991亿元,同比下降0.7%。

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生产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4亿元,增长9%,增幅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1、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5.2%、33.5%,比去年同期均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11.8亿元,增长8.7%,增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光伏设备、船舶增加值分别下降12.5%和4.1%。新产品产值率持续提高。1-7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847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9%,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14.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4.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幅继续回升,节能降耗面临压力。1-7月,全社会用电量1933.3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1452.4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和5.5%,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2和0.9个百分点。7月份,全社会用电和工业用电分别增长11.8%和9.8%。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4.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2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7.6%(按可比价计算),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幅略有回落
1-7月,固定资产投资1100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7728.2亿元,增长23.7%。非国有投资7597.8亿元,增长19.4%,其中,民间投资6777.1亿元,增长18%,占投资总额的61.6%,比重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7月末,全省施工项目34629个,同比增长13.9%,其中,新开工项目15828个,增长12.9%。

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三产和制造业投资增幅略有回落。1-7月,工业投资4072.9亿元,增长20.3%,增幅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3516.2亿元,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5和1.6个百分点。三产投资6800.7亿元,增长22.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33.6%、116.4%和70.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持续加快。1-7月,基础设施投资253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文化艺术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水利管理、教育设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广电、体育设施、卫生设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3%、51.1%、44.1%、41.6%、22.5%、17.7%、11.7%、9.6%和5.5%。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平稳,商品房销售较好,但增幅环比逐月回落。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27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1%和53.6%,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12.1和16.5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基本平稳,餐饮业零售额降幅缩小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增幅比上半年略升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实际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其中,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7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增幅逐步回升,居住类商品和金银珠宝销售情况较好。1-7月,汽车类零售额1446.7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从去年同期的7.1%回升为11.7%,其中,7月份汽车销售222.8亿元,为今年来的次高点(1月236.8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建材装潢、五金电料、家具、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7%、36.8%、15.2%和10.2%;金银珠宝持续旺销,同比增长44.5%;中西药品、服装、日用品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增长14.1%、13.4%、12.8%和7.8%。
餐饮零售额降幅继续缩小,住宿降幅仍在扩大。1-7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业零售额191亿元,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4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80.3亿元,同比下降13.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是分别增长9.6%和5.9%。
四、当月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增幅继续提高
1-7月,海关出口140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增幅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1和8.7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9.5%),在沿海前五个主要出口大省(市)中居第二位,高于上海(-4.2%)、江苏(2.1%)、山东(1.8%),仅低于广东(16%)。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5.5%和3.1%,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回升1.3和1.2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对非洲、中东、东盟、拉美、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37.2%、33.6%、22.7%、14.2%和23.5%。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较快。箱包、鞋类、服装、纺织品出口从去年同期的低增长转为较快增长,分别为增长41.8%、18.3%、12.9%和1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进出口总额1902.9亿美元,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进口498.4亿美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8个百分点。
7月份,出口233.6亿美元,继6月后单月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增幅比6月提高5.6个百分点;进口75.7亿美元,同比增速从6月下降2.2%转为增长1.7%;进出口总额3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6月提高4.8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情况良好。1-7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家839家,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7.9%和20.7%。
五、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回升,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7月,财政总收入457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增幅比上半年回升0.7个百分点,其中7月为683.8亿元,同比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48.9亿元,增长11.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7月为366.4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税收收入2377.5亿元,增长1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到93.3%。国内增值税(25%部分)和营业税分别增长6.4%和5.7%,改征增值税63.2亿元;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分别增长36.4%和37.4%;个人所得税增长10.3%;企业所得税增长7.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02.8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7月为297.6亿元,同比下降0.7%。
1-7月,地方公共财政对国土资源气象事务、住房保障、教育、金融监管、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分别增长26.6%、13.1%、12.8%、11.9%、11.7%、11.4%、11.1%、11%、10.5%、9.5%、7.5%、7.2%、4.7%。
六、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同比多增
据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资料,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574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上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新增存款4893.5亿元,同比多增1495.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3488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上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854.2亿元,同比多增196.9亿元。从境内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增长11.9%,中长期贷款增长11.4%,票据融资下降1.9%。
七、居民消费价格当月涨幅回落
1-7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低0.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比6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据测算,7月份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比6月份减少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比6月份增加0.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的减少是当月CPI回落的主要原因。1-7月,8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6涨1平1跌,衣着、居住、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4.4%、2.7%、2.6%、2.5%、2%、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与上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
八、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缩小
1-7月,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类产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2.9%,其中,原料工业价格下降3.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8%;生活资料类价格下降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1%,衣着类价格上涨0.9%,一般日用品类价格下降1.6%,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6%。15个工业部门出厂价格同比9跌5涨1平,其中冶金、建材、煤炭、化学、造纸行业价格降幅较大,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1%、4.5%、4.4%、4.2%、4.1%。9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全面下降,其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燃料动力、化工原料类降幅较大,分别下降5.6%、5.6%、3.1%、3.0%,其余5类跌幅均在3%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