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延续了“开门红”态势,服务业内部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但与一季度及去年同期相比,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势头有所回落。
一、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7833.7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较去年同期及今年一季度相比略有回落,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
1.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服务业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及企业景气指数总体表现良好表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最高,为140.2,社会服务业次之,为128。企业景气指数中,除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90.2)和住宿和餐饮业(71.6)低于100外,其它均超过110,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最高为145.5,社会服务业为123.3,为各行业前两位。
2.服务业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仍居首位,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服务业上缴税收2427.6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55.2%,比去年同期增长6%,是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上半年,财政各项事关民生的支出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增速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其中住房保障、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事务、节能环保等支出分别增长25.9%、19.9%、16.8%、15.1%、12.2%、11.9%、11.4%、10%、9%。
3.投资稳步增长,房屋建设销售情况良好。上半年,全省服务业投资5692.1亿元,同比增长23.6%,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751.7亿元,同比增长17.8%,比去年同期降低8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为48.3%,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3.2亿平方米,增长12%;房屋竣工面积1647.4万平方米,增长25.2%;商品房销售额2496.3亿元,增长70.1%。
4.金融业平稳发展。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491.1亿元,继续稳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第二位,占服务业比重为19%,同比增长6.3%。截至6月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存款5885.2亿元,同比多增1429.5亿元,增量在沿海主要省市中居第三位,名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一位。上半年,我省债券融资增长迅速,全省共注册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589.4亿元,共发行61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3亿元,同比增长68.2%。
5.住宿和餐饮业仍在调整中。今年以来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发展持续低位徘徊。上半年实现增加值302.5亿元,同比增长3.9%,虽比一季度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相比仍分别低6.7和8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6%,比一季度、去年全年及去年同期分别低1.01、0.53和0.77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上半年,我省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抓手,继续稳步推进旅游、服务外包、营改增、集聚示范区建设等各项服务业重点工作。
1.消费市场稳中趋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8和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建材装潢、五金电料、家具、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8%、42.9%、19.1%和15.5%;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42.6%;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9个百分点。
2.旅游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438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07亿人次,同比增长9.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接待入境游客400.1万人次,同比增长0.7%,其中外国人267.4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83.5万人次,同比增长28.3%;
3.“营改增”效果仍待观察。1-5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统计调查显示,不同行业“营改增”后税负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升降不一。其中交通运输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合计12.9亿元,同比下降11.8%,税负率由上年同期的2.29%下降到1.99%;租赁业、科技推广及应用服务业等税率分别由上年同期的3.30%和3.23%下降到2.08%和2.60%。但由于可抵扣的进项税适用范围较小等原因,软件、互联网、商务等服务业行业的税负率不降反增,其中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税负率由上年同期的5.21%上升到8.2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由5.11%上升到7.66%,专业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税负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4.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情况良好。据对全省75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统计,至5月末,各集聚区共计吸收入区单位8.2万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556家,从业人员45.2万人,增加5万人。1—5月,计划完成投资320.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8.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实现营业利润220.8亿元,同比增长70.7%;上缴税收72亿元,同比增长29.4%。
三、企业经营效益表现良好
1-5月,我省13138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以下简称限上服务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2712.1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17.57亿元,增长36.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应付职工薪酬总额351.1亿元,增长13.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42.9万人,增长5.9%。
1.企业盈利能力继续提升。上半年,全省限上服务业企业获利能力表现依然稳定,利润增速继续高出营业收入增速两位数,达到21.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进一步提升。1-5月全省企业营业利润率15.4%,比1-2月提升4.1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所有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率仍居各门类之首,达29.2%,较1-2月回落1.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第二、三依次是文化体育娱乐业以及租赁商务服务业,分别为23.6%和13.4%,较1-2月分别提升6.1和11.2个百分点。
2.就业容纳能力进一步增强。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容纳从业人员增速较1-2月提升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总数较1-2月增加2万人,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提升最快,同比增长11.3%,较1-2月提升6.7个百分点。从平均单个企业从业人员数规模看,1-5月每企业为108.8人,分别比1-2月和上年同期增加0.8和6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单个企业从业人员数规模最大,达到每企业137.4人,比规模最小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7.7人)多89.7人;与1-2月相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单个企业人员增加最多,每企业平均增加6.3人;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3.3人。
3.高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今年以来,浙江高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1-5月,全省2976家限额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1亿元,利润236.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和42.8%,比限上服务业企业增幅高6.4和6.6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达24.6%,比限上服务业企业高9.2个百分点。人均创造利润7.34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94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倍。杭州市仍为我们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地。杭州限额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0.1亿元,利润140.1亿元,均占全省总额的59.2%,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和支付宝三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亿元,利润85.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5.1%和133.7%,分别占限上服务业企业的5.4%和20.5%,其中利润增长贡献率达44%。
上半年,我省服务业增速较GDP增速低0.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0.7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差距分别扩大了0.1、0.3个百分点。且发展势头与全省宏观经济整体向上的势头有所背离。究其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的增速较低,影响了服务业总体增速。1-5月全省3116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限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增幅比1-2月和去年全年下滑2.0和3.8个百分点。金融业及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0.3和6.2个百分点。下半年,全球经济发展疲软的势头预计不会有较大改观,国内外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发展质量和结构,仍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段内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