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上半年浙江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简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2013年上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新进企业逐步投产。据14个产业集聚区重点规划区域“四上”企业统计监测,工业产值、出口交货值平稳增长,服务业营业收入、投资和利税快速增长。下半年外部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产业集聚区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一定压力。

一、快速发展,成效显著

1.经济较快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上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投产“四上”企业2824家,同比增加72家,其中,大企业集团增加4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全省高4.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限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24.9%,比全省重点服务业企业增速高10.1个百分点;企业利税总额228亿元(其中淘宝软件利税116亿元),同比增长36.4%;从业人员56.8万,同比增长9%。

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大企业集团占投产企业总数15.6%,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增长。工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9.1%,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29.9%,与去年同期持平,新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快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快13.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速比从业人员总数增速快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不断提升。企业效益转好。企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36.4%,增速比工业总产值增速和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快,其中,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长13.2%,与工业总产值增速基本持平。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投资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4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比全省高11.6个百分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占总投资额比重达到94%,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亿元以上内资建设项目135个,同比增加35个,新增千万美元以上外资建设项目29个,同比减少5个。

3.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招大引强”成效明显。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共协议引进项目1047个,引进项目协议投资额1951亿元,同比增长97%,协议项目中总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总投资额20-50亿元项目12个。实际引进内资同比增长62.5%,实际到位外资同比增长75.7%。

二、结构性矛盾显现,发展压力加大

1.投资高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集聚区建设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基础设施和生产项目大投入大建设,投资高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上半年,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同比回落8.8个百分点。船舶、化工等外贸型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随着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逐步建成,生产性基建项目投资减少,下半年如没有重大生产项目或行业投资的推动,集聚区投资额要保持高位增长压力不小。

2.集聚区呈现分化趋势。首先是发展速度差异。上半年,有10个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增速超过10%,其余4个持平甚至负增长;12个集聚区服务业增速超过10%,其余2个出现负增长。其次是招商引资差异。杭州城西、宁波杭州湾和宁波梅山引进内资力度较大,分别为44、55、58亿元,嘉兴、台州引进内资较少,分别只有14、13亿元;从实际到位外资看,杭州大江东和城西2个集聚区较好,而金华、台州、义乌则没有发生;从新增较大规模建设项目看,杭州城西、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和绍兴达到20个以上,而嘉兴、衢州、义乌只有1、3和2个。第三是企业效益差异。杭州城西、宁波杭州湾和绍兴3个集聚区企业的赢利能力较好,利税和利润总额增幅较大,嘉兴、舟山和台州3个集聚区利税和利润总额均出现较大的降幅,企业亏损面进一步加大。

3.发展压力加大。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9%,增速低于工业总产值(13.3%)1.4个百分点,企业利息支出增长7.8%,财务费用负担虽相对略有下降,但企业赢利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7%,比全省平均低1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主要依靠量的扩张,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存在一定压力。船舶制造、化工和金属品制造等行业受外需低迷影响较大,上半年出口交货值仅增长1.7%,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可能变化,预计下半年产业集聚区将继续保持上半年相对较快的发展态势。考虑到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渐次提高,下半年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可能会有回落。要实现二三产业、投资和招商的全面较快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