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为2399万人。其中,省外农业转移人口为1135万人,省内跨县转移人口为151万人,县内跨乡镇转移人口为167万人,乡(镇、街道)内就地转移人口为946万人,分别占全部农业转移人口的47.3%、6.3%、7.0%和39.4%。
从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民创业起步的浙江工业,基础薄弱,人才、技术和装备十分缺乏,加上短缺经济尤其日用消费品短缺的推动,形成了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而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企业对调整转型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面对市场竞争,习惯于在原有技术水平上扩大产能、薄利多销的策略。浙江发展仍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的“爬陡坡”阶段,多数制造业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末端,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管理水平低,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这种低端制造,就决定了经济发展形成了对低成本劳动力的大量的依赖性需求。2010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13.81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3%。由于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比重高,全部工业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实际差距可能还要更大一些。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表明,生产同样的GDP,浙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旺盛需求,浙江省各级政府、社会、企业普遍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合理解决子女入学难、住房难等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流入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