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我们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在全国沿海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突出的特色产业以及灵活的体制机制,使浙江具有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规划明确了“一个中心、四个示范”的战略定位,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和构筑“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三大任务。这些规划和战略,再加上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将推动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那么,如何及时监测评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运行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供决策服务,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将通过界定海洋经济统计范围,筛选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明确海洋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以及海洋经济实物量指标的资料来源渠道,梳理海洋经济统计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完善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思路等,来相对准确地反映全省及七个涉海市的海洋经济运行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一、海洋经济统计范围的界定
(一)海洋经济的范围。为了与全国海洋经济核算范围具有可比性,本课题考虑的海洋经济核算范围参考了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是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它可以分为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2)直接从海洋中获取的产品的一次加工生产和服务活动;
(3)直接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的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4)利用海水或海洋空间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5)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
海洋相关产业是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
(二)海洋经济的行业划分。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海洋开发活动的复杂性,因此,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应包括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覆盖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根据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要求,对我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
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海洋渔业和海洋渔业服务业,在海涂开展的农、林业种植活动,以及为农、林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
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自然资源的开采、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生物保健品制造业、海洋原油加工业、海洋化工产品制造业、海洋矿产品加工业、海洋渔具、渔具材料及渔用机械制造业、海洋船舶制造和修理业、其他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等;沿海码头土木工程建筑、线路及管道安装、跨海桥梁建筑等活动,为滨海旅游等服务的房屋建筑业、装修装饰业等海洋建筑业。
海洋第三产业:包括以海水、海水产品或海洋空间作为生产过程的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滨海旅游业,为涉海部门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业、环境保护、海洋气候、海洋地质勘查等服务业,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和管理等活动(见附件1)。
按海洋经济的活动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两类三个层次。
第一类:海洋产业,包括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主要海洋产业为海洋经济核心层,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海洋经济支持层。
第二类:海洋相关产业,海洋相关产业为海洋经济外围层(见附件2)。
二、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的确定
(一)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原则
1.必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以增加值为核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成果,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反映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而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联合国统计组织推荐的,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一种核算方法,因而具有国际可比性。而海洋经济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渗透性强、涉及面广,它与其它产业存在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海洋经济统计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必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
而增加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反映了各部门或单位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各部门和单位的增加值相加就形成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因此,增加值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同度量指标。将增加值作为海洋经济统计监测的核心指标,有助于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并反映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与国内外资料、各行业资料进行同度量对比,使其具有可比性。
2.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力求科学、简便、灵活和可操作性。
由于对海洋经济进行统计监测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许多相应的配套措施还没有跟上,因此,在统计监测指标的选择上不要过于繁琐,计算方法要科学简便易行。要尽可能利用现有国家统计制度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会计、业务资料,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从而达到易于采集、加工、应用的目的,提高可操作性。
3.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还应考虑海洋经济自身的特点。
作为反映海洋经济发展变化的依据,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还应能反映海洋经济的特点。因此,在指标的设置上不仅要有价值量指标,还要有反映生产(业务)活动的实物量指标,以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海洋经济的全貌。如港口吞吐量、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面积等。
(二)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原则,我们总体设想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海洋经济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价值量指标;二是反映海洋经济不同侧面的实物量指标;三是与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有一定联系的国民经济其他相关指标。
1.反映海洋经济总体状况的价值量监测指标
反映海洋经济总体状况的价值量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总产出和增加值二个指标。
海洋经济总产出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本地区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总量指标。它是指海洋经济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行业不同,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海洋经济增加值是海洋经济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之和,反映了海洋经济的生产经常(业务)活动的最终成果。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增加值等于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从分配的角度看,是海洋经济单位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其计算公式: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海洋经济价值量监测指标从主栏看,可以按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划分,也可以按海洋经济活动性质划分(具体见表1)。
表1 浙江省海洋经济价值量监测指标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总产出 | 增加值 | ||
按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划分 | 海洋生产总值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涉海工业 | ||||
涉海建筑业 | ||||
第三产业 | ||||
海洋港口运输业 | ||||
滨海旅游业 | ||||
海洋批零贸易业 | ||||
海洋服务业 | ||||
按海洋经济活动性质划分 | 海洋 经济 核心层 | 海洋主要产业 | ||
海洋渔业 | ||||
海洋水产品加工 | ||||
海洋油气业 | ||||
海洋矿业 | ||||
海洋盐业 | ||||
海洋化工业 | ||||
海洋生物医药业 | ||||
海洋电力业 | ||||
海水利用业 | ||||
海洋船舶工业 | ||||
海洋工程建筑业 | ||||
海洋交通运输业 | ||||
滨海旅游业 | ||||
海洋 经济 支持层 |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 |||
海洋 经济 外围层 | 海洋相关产业合计 | |||
海洋农林业 | ||||
海洋设备制造业 | ||||
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 | ||||
涉海建筑与安装业 | ||||
海洋批发与零售业 | ||||
涉海服务业 | ||||
2.反映海洋经济不同侧面的实物量监测指标
为了便于资料的可取得性,实物量监测指标主要来自于各业务主管部门现有的统计资料,主要包括以下40个统计监测指标(具体见表2)。
(1)海洋捕捞产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中捕捞的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产量。包括:各种鱼、虾、蟹、贝、藻类等天然海水动植物的捕捞产量。
(2)海水养殖产量:利用海水养殖的各种鱼、虾、蟹、贝、珍珠、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产量。
(3)海水养殖面积:利用天然海水用于养殖水产品的水面面积,包括海上养殖、滩涂养殖和其它养殖。
(4)水产品年实际加工量:以水产品为原料,采用各种食品贮藏加工、水产综合利用技术和工艺所生产的产品。
(5)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渔业生产或为渔业生产服务、并依靠本船主机动力来推进的渔业船舶数量,分为渔业生产船和渔业辅助船。
(6)海洋机动渔船吨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渔业生产或为渔业生产服务、并依靠本船主机动力来推进的渔业船舶吨位数量,分渔业生产船和渔业辅助船。
(7)海水淡化能力:我省沿海及海岛地区,依靠各类海水淡化技术投产形成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以向大陆、海岛供水为主的海水淡化船)直接利用海水和亚海水,形成的淡水生产能力。
(8)海洋废弃物倾倒量:通过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倾倒在指定的海洋倾倒区的废弃物倾倒量,包括疏浚物及其它倾倒物。
(9)重点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
展监测的重要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入海排污口包括市政排污口、工业排污口、排污河及其他类型的直排入海口。
(10)海洋保护区数量:由国务院、国家海洋局或省政府正式批复的省级以上的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与特别保护区的数量。
(11)海洋保护区面积: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的总面积,以国务院、国家海洋局或省政府正式批复的面积为准。
(12)造船完工量:报告期内交付船东的船舶数量(艘)和载重吨。
(13)船舶修理完工量:报告期内船舶修理和改装业务数量(艘)和载重吨。
(14)港口货物吞吐量:报告期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包括邮件、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运输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
(15)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报告期内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集装箱数量。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和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TEU)数计算。
(16)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水路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是反映水路运输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吨公里为计算单位。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可分为沿海、远洋运输货物周转量。
(17)沿海港口数量:报告期末港口的实际数量。
(18)沿海港口码头长度:报告期末港口用于停系靠船舶,进行货物装卸和上下旅客地段的实际长度。包括固定的、浮动的各种形式码头的泊位长度。对固定式码头,计算顺水域自码头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全部长度。对浮动式码头,只计算其本身的正面长度,不包括浮动式码头的两端及内档和各种护岸和自然岸坡的长度。
(19)沿海港口泊位数:报告期末泊位的实际数量。
(20)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报告期末万吨级泊位的实际数量。
(21)接待国内外游客数: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游客按出游地分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
(22)盐田总面积:盐场范围内的土地面积,包括盐田生产面积、纳潮河、输送海水的渠道、排淡浦、咸水库、道路、公用原盐堆场、扬水机站、盐业建筑物、边角地、零星闲置土地、由盐田改建的养殖塘等占地面积。
(23)盐田生产面积:直接用于生产的盐田面积,包括滩头水库、制卤区的全部蒸发池和调节池、结晶池、保卤池、排淡沟、回收卤池、化卤池、盐坨、滩管房等占地面积。
(24)滩涂围垦面积:调查年度内圈围堵口并达到度讯标准的滩涂面积。
(25)重点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重点调查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直接排入海洋的水量。
(26)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倾倒或丢弃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或场所以外的量。
(27)当年竣工污染治理项目数:年内正式施工的且没有纳入“三同时”项目管理的老工业源污染治理投资项目,以及本年完成“三同时”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合计数。
(28)建设用地总面积: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面积。包括GB/T 21010-2007年中的商务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除农村道路外的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水工建筑用地、其他土地中的空闲地的面积。
(29)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报告期内由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
(30)批而未供土地面积:报告期内已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同意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城市分批次新增建设用地中,还未办理供地手续的土地面积。
(31)船舶进出港:船舶进出浙江海事局辖区港口的次数,统计船舶分为海船和内河船。一艘船舶进港、出港计为两个艘次。国际航行船舶以办理船舶进出口岸手续为准,国内航行船舶以船舶办理签证手续为准。
(32)登记海船数量:浙江海事局辖区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的海船船舶数量,建造中船舶以及在统计截至日期前注销船舶所有
权的船舶不计入统计。总吨为列入统计船舶的总吨之和。
(33)实施安全管理规则的公司数:按照《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审核发证机构认可,并持有审核发证机构签发的“符合证明”的航运公司数量。
(34)实施安全管理规则的船舶数:按照《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审核发证机构认可,并持有审核发证机构签发的“安全管理证书”的船舶数量。
(35)经备案的游船俱乐部数量:在浙江海事局辖区内,按
照国家相关法律以及浙江海事局游艇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完毕报备手续的游艇俱乐部的数量。
(36)登记游艇数量:浙江海事局辖区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登记证书载明船舶种类为游艇的船舶数量。
(37)船员服务机构数量:依法设立的为船员提供船员服务的机构总数量。
(38)船员培训机构数量:依法设立的从事船员培训业务的培训机构总数量。
(39)浙江籍海员数量:经浙江海事局及分支机构船员注册并取得船员服务簿的海船船员总数量。
(40)新增船舶建造检验数:中国船级社(CCS)、地方船检机构(ZC)及经批准的外国验船机构(LR、BV、DNV、GL、NK、KR、RINA、RS、IRS、ABS)的新增船舶建造检验艘数和总吨位。
表2 浙江省海洋经济实物量监测指标
指标名称 | 单 位 | 实物量 | 资料提供单位 |
海洋捕捞产量 | 万吨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水养殖产量 | 万吨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水养殖面积 | 公顷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水产品年实际加工量 | 万吨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洋机动渔船数量 | 艘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洋机动渔船吨位 | 万吨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水淡化能力 | 万吨/日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洋废弃物倾倒量 | 万立方米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重点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 | 万吨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洋保护区数量 | 个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海洋保护区面积 | 平方公里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
造船完工量 | 艘/载重吨 | 省经信委 | |
船舶修理完工量 | 艘/载重吨 | 省经信委 |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省交通厅 | |
标准集装箱吞吐量 | 万TEU | 省交通厅 | |
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省交通厅 | |
沿海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省交通厅 | |
远洋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省交通厅 | |
沿海港口数量 | 个 | 省交通厅 | |
沿海港口码头长度 | 米 | 省交通厅 | |
沿海港口泊位数 | 个 | 省交通厅 | |
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 | 个 | 省交通厅 | |
接待国内外游客数 | 万人次 | 省旅游局 | |
盐田总面积 | 公顷 | 省盐务管理局 | |
盐田生产面积 | 公顷 | 省盐务管理局 | |
滩涂围垦面积 | 万亩 | 省水利厅 | |
重点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 | 万吨 | 省环保厅 | |
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 | 万吨 | 省环保厅 | |
当年竣工污染治理项目数 | 个 | 省环保厅 | |
建设用地总面积 | 公顷 | 省国土资源厅 | |
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 公顷 | 省国土资源厅 | |
批而未供土地面积 | 公顷 | 省国土资源厅 | |
船舶进出港 | 艘次 | 浙江海事局 | |
登记海船数量 | 艘/总吨(吨) | 浙江海事局 | |
实施安全管理规则的公司数 | 家 | 浙江海事局 | |
实施安全管理规则的船舶数 | 艘 | 浙江海事局 | |
经备案的游船俱乐部数量 | 个 | 浙江海事局 | |
登记游艇数量 | 艘 | 浙江海事局 | |
船员服务机构数量 | 家 | 浙江海事局 | |
船员培训机构数量 | 家 | 浙江海事局 | |
浙江籍海员数量 | 人 | 浙江海事局 | |
新增船舶建造检验数 | 艘/总吨 | 浙江海事局 |
3.国民经济其他相关统计监测指标
设置国民经济其他相关统计监测指标目的是为了反映涉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建立与海洋经济的相关关系。比如设置地区生产总值(GDP),就可以了解该涉海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等(具体见表3)。
表3 国民经济其他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价值量 | 资料提供单位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工业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建筑业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省统计局 | |
涉海基础设施投资额 | 亿元 | 省发改委 | |
涉海产业投资额 | 亿元 | 省发改委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省财政厅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省财政厅 | |
税收总收入 | 亿元 | 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 |
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杭州海关 | |
出口额 | 亿元 | 杭州海关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元 |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 |
核定渔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三、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测算思路
通过以上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可以看出来,监测涉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难点指标是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本课题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
1.总体思路。海洋经济统计具有范围广、涉及面宽,又具有行业统计的特点,因此,海洋经济增加值统计监测指标的采集应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与科学推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既依靠现有行业统计资料,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财务、业务资料,又对不足部分进行小型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
2.具体思路。
(1)海洋第一产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海洋第一产业由滩涂种植业、滩涂林业、海洋渔业组成,其中海洋渔业是主要组成部分。海洋渔业总产出取自农业统计资料,增加值可参考渔业增加值率,再结合海洋渔业生产情况确定。
(2)海洋第二产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工业和海洋建筑业。
①海洋工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3部分测算。
在经济普查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直接利用按行业小类划分的财务资料测算;个体户以分大类的总产出和增加值为基础,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行业小类的比重推算个体户分小类的数据。在非经济普查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可直接利用工业统计年报财务资料计算分行业小类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户则通过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分行业大类增加值,再按普查年度规下各行业小类比重进行推算。
测算出海洋工业分小类的总产出和增加值之后,还需通过专业统计数据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资料确定一些行业的剥离系数,计算其中属于海洋经济的部分。剥离系数确定方法:(1)利用工业生产报表,从一个行业小类中分离出生产海洋相关产品的产值,计算其占整个行业的比重;(2)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某一行业对海洋相关行业的投入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②海洋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数据的测算,首先要利用建筑业统计年报财务资料分别计算房屋工程建筑、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工矿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再通过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及投资项目等相关资料推算出海洋建筑业所占比重,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全省的海洋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
(3)海洋第三产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①海洋交通运输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在经济普查年度,海洋交通运输仓储业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交通运输企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交通运输单位、个体户和产业活动单位四部分测算。按照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的要求,分别测算出城市轮渡、水上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物业管理业、公路管理与养护。其中涉海部分利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资料确定剥离系数。在非经济普查年度,主要利用服务业调查年报财务资料等专业统计数据和部门统计相关指标测算海洋交通运输仓储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数据。
②滨海旅游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滨海旅游业不仅仅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的旅游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总产出和增加值测算涉及滨海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要分别测算滨海旅游产业相关行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即:以全省旅游产业的有关测算资料为依据,收集沿海城市的旅游资料(如沿海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占全省比重、沿海城市的住宿餐饮业占全省比重、沿海城市的零售业占全省比重等),推算沿海城市的旅游产业资料,再根据抽样调查等资料确定剥离系数,推算沿海城市的滨海旅游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
③海洋批发和零售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海洋批发和零售业主要是指海洋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其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需按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企业、个体户分别测算。在经济普查年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直接利用按行业小类划分的财务资料测算;个体户以分门类的总产出和增加值为基础,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分行业小类的比重推算个体户分小类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资料,确定涉海批发零售业的比例系数。在非经济普查年度,利用年报财务资料先测算出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及个体户的批发零售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再利用普查年度涉海的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进行推算。
④海洋服务业资料的采集和测算
海洋服务业包括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地质勘查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等海洋服务业。在经济普查年度,按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和个体户分别收集这些行业的财务资料,并按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的要求进行测算。在非经济普查年度,限额以上法人单位资料主要取自服务业统计年报财务资料,限额以下及个体户资料利用抽样调查资料以及经济普查资料进行推算。
测算出分行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后,再根据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资料确定行业的剥离系数,分离出海洋服务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
四、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存在的问题
2012年,我省通过省政府转发文件的方式,利用上述指标及测算方法对全省及七个涉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试行),从目前的试行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海洋经济核算范围的界定在理解上存在分歧。尽管在我省的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办法中已经明确了海洋经济的核算范围以及行业界定。但不同的人对海洋经济的理解仍有不同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意见:一是认为海洋经济应该按地域统计,比如舟山市的经济可以全部认定为海洋经济,但对陆地涉海地区,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台州如何以地域统计海洋经济却又没有明确的标准;二是认为临港经济应该全部作为海洋经济,比如临港工业,但对哪些工业可以认定为临港工业又没有明确的界定;三是认为海洋经济统计应该建立在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的基础上,但对哪些行业应该纳入海洋经济统计仍有分歧,比如利用海上运输大进大出建立起来的一些工业是否应纳入海洋经济统计,等等。由于对海洋经济核算范围的界定仍存在分歧,最终会对海洋经济监测指标的测算结果存在疑惑。
2.海洋经济增加值核算中剥离系数的确定难度较大。由于海洋经济统计具有范围广、涉及面宽的特点,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许多海洋经济与非海洋经济活动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一些经济活动计入海洋经济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这“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海洋经济的剥离系数确定难度很大。比如水产品冷冻加工业,我们只计算海水产品的冷冻加工,要剔除淡水产品的冷冻加工,这里就需要对水产品冷冻加工业计算一个剥离系数;又如金属船舶制造业,我们只计算用于海洋运输的金属船舶制造活动,要剔除用于江河湖泊的金属船舶制造活动。在海洋经济的行业分类中,需要有剥离系数的行业很多,要相对准确地计算出所有涉海行业的剥离系数难度很大。
3.要相对公平公正地评估各涉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也具有一定的难度。2012年,我们通过分级核算的方法,测算了2011年度全省及七个涉海市的海洋经济增加值数据,结果发现,汇总的七个涉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之和要大大小于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数据。原因之一是由于海洋经济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众多,且绝大部分行业均需要进行剥离,按行业小类计算,海洋经济需要进行剥离的行业高达282个,而剥离系数的确定本身就是一项难度系数很高的工作;原因之二是各涉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剥离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舟山水产品冷冻加工业的剥离系数与杭州的水产品冷冻加工业剥离系数就有很大的区别。在现有的条件下,省级核算力量不仅要确定全省280多个行业小类的剥离系数,还要评估七个涉海市海洋经济的剥离系数是有难度的。因此,目前七个涉海市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只能由七个涉海市自行测算,省级部门只是审核评估。
4.地区海洋经济监测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相对较差。由于各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比如舟山与杭州的海洋经济发展就具有不可比性;宁波、温州、台州与嘉兴、绍兴的海洋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比性。因此,若用同一指标,比如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考核七个涉海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孰高孰低,孰快孰慢,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5.各地区对海洋经济实物量监测指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偏差。尽管在省政府转发的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办法中对实物量监测指标有明确的指标解释,但从七个涉海市上报的部分实物量监测指标与我们从省级部门收集到的实物量监测指标来看还是有区别。这可能是省级部门与市级部门对实物量指标的理解有偏差。
五、完善我省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办法的思路
尽管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统计监测办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们相信,浙江省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办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下面就提出几点完善我省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办法的思路。
1.结合新行业分类标准,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行业界定及解释工作。由于现行的统计体制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基础上的,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数据的采集就是建立在现有的行业统计资料基础之上,对不足部分进行小型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海洋经济增加值统计通过这样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按地域统计,在现有的人力、财力下,是无法另起炉灶的。因此,海洋经济增加值统计监测数据目前还是应建立在现有的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基础之上,这方面我们要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2011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标准,对海洋经济的行业分类进行重新界定,特别是分类说明需要更加明确,便于大家理解和操作。
2.充分利用名录库资料,加大对涉海单位的调查。由于海洋经济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众多,需要进行剥离的行业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涉海行业的剥离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名录库的资料,首先对全省及七个涉海市的涉海行业进行一一梳理,建立涉海行业名录库;其次建立涉海项目字典库,即通过字典库来判断涉海行业中有哪些单位是从事涉海活动的;最后加大对涉海单位的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从而确定涉海行业的剥离系数。
3.加强研讨和培训,并进一步细化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测算方法。由于要相对准确地测算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核心指标,即增加值还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一方面要通过不定期地召开研讨会等形式,群策群力,加强沟通与交流,探索相对理想的海洋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并加强对七个涉海市核算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测算方法,特别是海洋经济行业剥离系数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计算方法,以减少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可塑性。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七个涉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审核与评估,以增强对涉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监测力度。
4.加强引导纵向比较或相近地区的比较,进一步明确实物量监测指标的含义。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监测各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时,要更多地引导各地区注重自身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即纵向比较,比如与历史发展水平的比较;而不是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比如舟山与杭州海洋经济的发展就不具可比性。当然,相近地区的海洋经济也是可以做一些比较的,比如宁波、温州、台州的海洋经济就可以做一些比较,又如嘉兴、绍兴也可以进行比较。总之,海洋经济不同于其他产业经济,在比较时要注意其可比性。同时,要加强上下沟通,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实物量监测指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