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持续了2010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平均劳动报酬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省城镇单位累计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3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1.2亿元,增长21.5%,增幅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在岗职工共发放工资12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6.7亿元,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一季度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1372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5元,增长11.0%;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8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73元,增长11.0%。
一季度政策增资效果还未显现。一般情况下,劳动报酬除受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经济增长变化等因素影响外,受政策增资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平均工资变化影响非常大。2012年,我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没有调整,2013年1月1日起,最低月工资标准的最高档调整为1470元,平均调高13%,但由于我省2012年平均月工资已经较高,如私营企业的月平均工资已接近3000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作用还未显现。随着新增从业人员的逐步增加,机关单位政策增资的兑现,预计二季度平均工资增长会加快。从城镇单位的不同类型来看,工资增长变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从机构类型看,平均劳动报酬增速“一升二降”
一季度,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20191元,同比增幅为12.2%,增速加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9个百分点。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12133元,同比增长1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22852元,同比增幅为5.6%,增速回落较大,比上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
二、从行业看,采矿业平均劳动报酬增长最快
一季度,采矿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28.1%,其次为卫生和社会工作、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同比分别增长16.3%、15.7%、15.5%、15.3%和1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以及其他服务业和教育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增速较低,分别同比增长0.7%、2.5%和5.0%。
三、行业间平均报酬差距依然较大
一季度,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居前三位的是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分别为35744元、23396元和22821元。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排在最后三位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分别为8976元、9657元和10180元。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最高的行业是最低行业的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