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抓手,服务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平稳
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3446.7亿元,同比增长8.2%,与去年同期持平,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7.1%。
1.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差距不断缩小,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了0.97:1,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5%,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2.服务业投资稳步增长,结构趋向合理。一季度,全省服务业投资2166.9亿元,同比增长22.4%,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131.78亿元,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同期降低6.6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为52.2%,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服务业投资中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65.1%降至43.3%,服务业投资实体化导向正在增强。
3.房地产业较快增长,行业稳健度不断提高。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为398.7亿元,同比增长17.4%,而去年同期增速为下降9%,比去年全年增速高10.5个百分点。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88.7%和1.2倍,去年同期也均为负增长。房地产业稳健度有所提高。一季度,全省房屋竣工面积10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7%,而去年同期为负增长;新开工面积1650万平方米,下降11.8%,降幅比去年同期缩小22.5个百分点;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城市房价同比降幅一直领先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其中今年2月份四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3%、5%、10.1%和5.3%。
4.商贸流通业平稳增长,网络零售增长迅猛。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840.9亿元,同比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12.8亿元,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快速发展。一季度,全省实现网络零售672.4亿元,同比增长86.6%,其中,省内居民网上消费395.3亿元,增长53.7%;全省网络零售资金净流入为277.1亿元。作为网络零售主要平台的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和淘宝商城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7倍。
二、服务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我省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强服务业重点载体建设,统筹服务业区域发展,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旅游、服务外包、营改增、集聚示范区建设等各项服务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显著。
1.旅游业稳步发展。一季度,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68.3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1亿美元,增长5.8%;累计接待国内游客9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5亿元,分别增长9.3%和13.2%。受游客消费升级、签证程序简化、新航线开通以及春节包机数量大增等几大利好因素的刺激,一季度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37.2万人次,增长2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2.服务外包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我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从产业结构看,信息技术外包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全省总额的66.4%。从市场分布看,集中度较高,来自美国的合同执行额占全省的36.3%,来自日本的合同执行额占全省的15.4%。从执行企业看,大企业带动作用强,离岸执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20家,离岸执行额占全省总额的64.2%。特别是离岸执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
包企业有9家,离岸执行额占全省总额的53.2%。
3.“营改增”初见成效,企业负担有所减轻。自2012年底我省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以来,相关行业税务负担下降明显。1-2月,全省限上服务业企业税负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合计/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年同期的3.2%下降到3.1%。其中,交通运输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合计为4.5亿元,同比下降16.8%,税负率由上年同期的2.4%下降到1.9%;其它部分现代服务业涉及行业里租赁业税负率下降最快,1-2月份为2.71%,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税负率分别由上年同期的5.23%、4.23%、2.91%、5.25%下降到4.32%、3.40%、2.74%、5.06%。服务业税收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模式有望打破,服务业企业负担有望减轻。一季度,服务业共上缴税收1188.6亿元,同比仅增长1.7%,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1.5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比重为54.7%,同比仅提高0.4个百分点。
4.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效推进。据对全省7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统计,到2月末,吸收入区单位共8万多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470家;从业人员43.9万人,增加5.9万人。1—2月,实际完成投资59.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16.9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利润78.5亿元,增长15.6%;上缴税收31.7亿元,增长19.5%。
三、企业经营效益继续提高
1-2月,我省13048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以下简称限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986.8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1.7亿元,增长45.9%;应付职工薪酬总额167.1亿元,增长13.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40.9万人,增长5.1%。
1.营业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由以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发展为主的局面逐步向以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多种现代服务业共同驱动发展的格局转变。1-2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门类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营业收入保持较高幅度增长,三者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58%,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2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3.2亿元,增长2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增长16.1%。
2.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高。随着我省多项有关企业的优惠措施、便利措施的实施,服务业企业成本有所降低,盈利能力有所增强。1-2月,全省限上服务业企业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为11.3%,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所有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率最高,达30.3%,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17.5%、11.9%,同比分别提高11和4.8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是所有行业中利润率提升最快的行业。
3.人均薪酬平稳增长。1-2月,全省限上服务企业人均发放薪酬1.2万元,同比增长7.7%。除科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6.9%)和教育(下降1.7%)外,其它所有门类人均薪酬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幅度最大,同比增长16.%。全省有6个行业门类人均薪酬超过1万元,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万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万元)。
一季度,六大服务业行业的预期景气指数均高于即期指数,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四大行业综合景气指数均超过100,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