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2011年浙江省工业土地利用状况简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浙江省人多地少,适宜建设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加速以及建设用地需求不断上升的阶段,土地资源不足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趋明显。本文利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数据,以亩均增加值[1]、亩均利税[2]为核心指标反映当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水平情况,用容积率[3]反映土地利用强度,简要介绍全省及各市(县、区)的工业土地利用状况。

一、浙江工业用地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年底,全省3.4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占用土地134.8万亩,建筑面积92.6万亩,亩均增加值76.1万元,亩均利税39.9万元,平均容积率为0.7。从行业来看,纺织(14.5万亩)、电气机械(10.6万亩)、化学原料(10.5万亩)、通用设备(10.1万亩)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0万亩)等五个行业占地面积较大,共占用土地53.7万亩,占全省工业企业占地面积比重为39.8%。除了烟草、石油和燃气等垄断企业为主的行业亩均产出水平较高外,通信、服装和仪器仪表的亩均增加值位居行业前列,分别为130.8、121.1和110.7万元/亩;通信、仪器仪表和化学纤维的亩均利税位居行业前列,分别为67.7、61.0和60.9万元/亩。由于各行业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不同行业对厂房、设备的要求不同,土地利用强度(容积率)存在较大差异。在我省主要工业行业中,皮革行业容积率最高为1.1,石油加工业容积率最低为0.2。

分地区来看,宁波市、杭州市和绍兴市工业企业占地面积位居全省前三位,分别为24.7万亩、22.9万亩和17.6万亩,三个市工业企业共占地65.2万亩,占全省比重为48.4%。温州市、杭州市和丽水市亩均产出位居全省前三位,其中这三个市的亩均增加值分别为127.3、101.8和89.8万元/亩;亩均利税分别为58.3、58.0和52.9万元/亩。从土地利用强度看,温州市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居全省第一位,达到1.1;台州和金华容积率均为0.8,并列第二位;嘉兴、丽水、宁波和绍兴处于全省平均水平,容积率为0.7;杭州、湖州、衢州和舟山容积率分别为0.6、0.6、0.4和0.3。

二、浙江工业用地主要特点

(一)企业用地差异较大,多数企业占地面积低于平均水平

全省3.4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占用土地134.8万亩,企业平均占地39.3亩,单个企业最大占地面积超过一万亩,最小仅在几百平方米左右。其中,轻纺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平均占地面积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32.3和35.9亩;高耗能和资源类行业企业平均占地面积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52.7和82.5亩。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84家企业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2355家企业占地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0.2%和6.9%;26692家企业占地面积低于39.3亩的平均水平,其中,12474家企业占地面积不足10亩,占总数的36.3%。

(二)土地利用强度明显偏低,多数行业容积率低于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标准

虽然受到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多元化的影响,不同行业对厂房、设备的要求不同,土地利用强度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差异。如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厂房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多层厂房,土地利用强度相对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冶炼、船舶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要高。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我省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离集约利用仍有较大差距。

从分行业看,我省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18个行业容积率未到达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出台的《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中的指标标准(下称省控制指标);仅5个行业容积率超过这一控制指标。其中,皮革行业容积率最高为1.1,比省控制指标高0.1;石油加工业容积率最低为0.2,比省控制指标低0.3;烟草加工业容积率低于省控制指标最多,低了0.7。

表1 全省实际容积率与省控制指标比较

行业分类

容积率

名称

2007年浙标

2011年全省实际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

0.6

食品制造业

≥1.0

0.7

饮料制造业

≥1.0

0.6

烟草加工业

≥1.0

0.3

纺织业

≥0.8

0.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

1.0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1.0

1.1

木材加工业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0.8

0.7

家具制造业

≥0.8

0.9

造纸及纸制品业

≥0.7

0.7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0.8

0.9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

1.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5

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5

0.4

医药制造业

≥0.7

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0.8

0.7

橡胶制品业

≥0.8

0.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1.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6

0.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5

0.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5

0.6

金属制品业

≥0.8

0.8

通用设备制造业

≥0.8

0.7

专用设备制造业

≥0.8

0.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8

0.7(汽车制造业)

0.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8

0.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

0.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0

0.9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0

0.8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6

0.5

(三)区域间经济产出效率分化明显,呈现梯度分布

从全省各地来看,11个市大致分为四大梯队:温州、杭州两地的工业用地产出水平处于第一梯队,企业亩均增加值超过百万元;丽水、宁波两地的工业用地产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第二梯队;绍兴、台州、嘉兴和金华四个市处于第三梯队,工业用地每亩增加值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衢州、湖州和舟山工业用地亩均增加值相对靠后。亩均利税情况也呈现对应的分布。

表2 各市土地产出情况比较

地区名称

土地面积

亩)

容积率

亩均增加值

(万元)

亩均利税

(万元)

浙江省

134.8

0.7

76.1

39.9

杭州市

22.9

0.6

101.8

58.0

宁波市

24.7

0.7

85.7

47.7

温州市

6.4

1.1

127.3

58.3

嘉兴市

16.5

0.7

63.3

30.6

湖州市

11.0

0.6

43.8

23.5

绍兴市

17.6

0.7

74.1

38.7

金华市

11.2

0.8

62.2

32.8

衢州市

6.2

0.4

51.2

27.4

舟山市

5.7

0.3

36.5

10.3

台州市

9.6

0.8

70.6

30.7

丽水市

3.0

0.7

89.8

52.9

从县(市、区)来看,各地工业企业单位用地面积产出的差异更加明显(详见表3)。以亩均增加值为例,上城区、江东区、滨江区和青田县位居前四强,亩均增加值在200万元以上,占全部90个县区数的4.4%;江干区、下城区、乐清市、西湖区、永嘉县、瓯海区等6地的亩均增加值在150-200万元之间,比重为6.7%;鹿城区、拱墅区、新昌县等16个县区的亩均增加值在100-150万元之间,比重为17.7%;义乌市、永康市和萧山区等47个县区亩均增加值在50-100万元,处于全省平均线附近,比重为52.2%;南浔区、临海市和遂昌县等17个县区的亩均增加值在50万元以下,占全部县区的18.9%。

表3 2011年各县市区亩均增加值

亩均增加值

个数

县市区

>200万元

150-200万元

100-150万元

50-100万元

4

6

16

47

17

上城区、江东区、滨江区、青田区

江干区、下城区、乐清市、西湖区、永嘉县、瓯海区

鹿城区、拱墅区、新昌县、镇海区、洞头县、瑞安市、海曙区、

景宁县、鄞州区、玉环县、缙云县、温岭市、云和县、北仑区、

龙湾区、诸暨市

义乌市、永康市、萧山区、宁海县、莲都区、苍南县、路桥区、

浦江县、平阳县、余杭区、开化县、南湖区、东阳市、黄岩区、

庆元县、平湖市、绍兴县、江北区、椒江区、海盐县、秀洲区、

上虞市、临安市、泰顺县、桐乡市、桐庐县、淳安县、嵊泗县、

仙居县、兰溪市、龙泉市、富阳市、江山市、海宁市、磐安县、

龙游县、嵊州市、余姚市、吴兴区、嘉善县、越城区、奉化市、

衢江区、天台县、建德市、松阳县、慈溪市

南浔区、临海市、遂昌县、柯城区、普陀区、武义县、文成县、

象山县、安吉县、德清县、长兴县、定海区、常山县、婺城区、

岱山县、金东县、三门县

三、影响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因素

我省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和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正在积极地做大做强,努力摆脱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传统产业特征,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土地产出水平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行业自身特点。从行业情况看,除垄断行业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较高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出水平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服装、仪器仪表、化纤、皮革、有色金属冶炼、医药、印刷、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属制品、家具制造、木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造纸和纺织等行业的亩均增加值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在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其主导行业的产出水平直接左右了当地土地利用水平。以绍兴县为例,该县亩均增加值69.1万元/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该县以纺织行业为主导,纺织企业数占规上企业数的比重高达54%,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0%,因此绍兴县的土地产出水平(亩均增加值)就接近纺织行业的土地产出水平(亩均增加值74.9万元)。

(二)土地利用强度。浙江地形复杂,素来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资源缺,土地少的客观事实难以改变。集约利用土地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从我省实际情况看,除了行业影响外,土地利用强度对土地产出效率的高低也有显著影响。从相关性上看,容积率与土地产出水平的相关系数达到0.7。全省11个地市中温州市工业用地容积率最高为1.1,其亩均增加值和亩均利税均居全省首位。而容积率最低的舟山市,其土地产出水平也位居全省末位。

(三)垄断企业影响。我省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规模较小,土地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土地产出效率偏低等现象依然客观存在。虽然大部分各地区的行业分布、产业特点及土地利用强度决定了当地土地产出水平的高低。但垄断企业对一些地区的影响非常显著。以全省亩均增加值最高的上城区为例,其亩均增加值主要是受到辖区内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烟厂的影响,若剔除这家企业,该区亩均增加值将从594万元下降到64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数。亩均增加值位居第二的江东区主要受到宁波卷烟厂的影响,扣除后亩均增加值将回落到71万元,也低于全省平均数。

四、进一步加强我省工业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要求。今后仍然要实施“保护、保障、挖潜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土地利用战略,坚持亩产论英雄,切实增强土地的承载能力,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

(一)加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的管理水平,适应我省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对工业企业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容积率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各地在项目审批、用地供应和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指标规定贯彻执行。切实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因地制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逐步改变工业厂房以单层为主,二层很少,三四层的基本没有的局面。鼓励工业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加层加高建设标准厂房。

(二)加大部门合作力度,建立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强各部门合作,建立一套严格的土地集约利用考核的指标体系,从工业项目建立起就加强对项目实际完成的投资、容积率、建筑系数、非生产性用地比率等指标进行考核。督促工业项目严格按照集约用地指标要求扎实推进,杜绝只重项目引进、不重后期管理的现象。建议对投资阶段项目进展信息掌握比较全面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从项目建设入手切实加强我省土地集约利用。

(三)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浙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目前民营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来提升原有产业发展新兴行业。一是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传统行业潜力。有些地区因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发展历史形成了传统特色产业。如青田县地处浙西南丘陵山地区,矿产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金衢丽地区拥有良好的专业市场基础;衢州和丽水以化工业、建材业等产业为龙头。这些地区产业链完整,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创意研发、品牌提升、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产品档次,带动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二是加快工业功能区和产业集群建设,提高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聚集度。在招商引资和土地出让过程中,以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产出水平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附件1

全省分县区土地利用情况

单位:万亩、万元

占地面积

亩均增加值

亩均利税

容积率

浙江省

134.8

76.1

39.9

0.7

上城区

0.3

593.6

542.0

0.3

下城区

0.1

185.7

129.4

0.8

江干区

1.8

188.6

96.0

0.6

拱墅区

1.0

131.9

74.1

0.5

西湖区

0.5

175.6

115.1

0.8

滨江区

0.5

295.6

220.1

0.9

萧山区

8.2

88.1

45.1

0.7

余杭区

3.1

77.3

31.2

0.7

桐庐县

1.2

61.9

35.2

0.5

淳安县

0.5

61.6

33.4

0.4

建德市

1.3

51.6

32.7

0.4

富阳市

2.8

58.1

31.7

0.4

临安市

1.5

64.0

34.6

0.5

海曙区

0.1

119.7

65.2

0.9

江东区

0.4

313.2

264.4

0.6

江北区

0.9

68.6

33.2

0.8

北仑区

4.9

102.1

62.2

0.6

镇海区

3.0

128.4

95.6

0.4

鄞州区

3.3

115.5

50.0

0.9

象山县

1.8

41.0

18.7

0.6

宁海县

1.2

86.0

42.6

0.8

余姚市

3.2

55.0

25.5

0.8

慈溪市

4.7

50.2

19.6

0.8

奉化市

1.3

52.9

18.4

0.8

鹿城区

0.5

144.4

55.8

1.5

龙湾区

1.4

101.2

44.5

1.0

瓯海区

0.6

156.2

79.8

1.4

洞头县

0.1

128.2

93.5

0.4

永嘉县

0.6

160.2

78.0

1.2

平阳县

0.5

77.3

34.1

0.9

苍南县

0.5

83.7

38.9

1.0

文成县

0.1

42.9

19.3

0.5

泰顺县

0.1

63.3

28.4

0.7

瑞安市

1.1

120.3

47.8

1.1

乐清市

1.1

176.6

87.3

1.1

南湖区

1.5

74.6

24.5

0.7

秀洲区

1.9

65.9

30.1

0.7

嘉善县

2.4

54.4

27.1

0.8

海盐县

2.0

66.5

37.0

0.7

海宁市

3.5

57.7

29.8

0.8

平湖市

2.6

69.2

29.0

0.8

桐乡市

2.6

62.4

35.4

0.7

吴兴区

2.0

54.5

29.2

0.6

南浔区

1.4

49.6

29.0

0.7

德清县

2.8

39.8

20.6

0.6

长兴县

3.2

39.6

20.5

0.5

安吉县

1.5

40.4

22.2

0.6

越城区

2.6

53.8

27.8

0.7

绍兴县

6.4

69.1

33.9

0.7

新昌县

0.8

128.8

82.7

0.8

诸暨市

3.3

100.9

49.9

0.7

上虞市

3.3

65.2

40.4

0.6

嵊州市

1.1

56.3

20.4

0.7

婺城区

2.3

33.4

18.4

0.5

金东区

0.7

30.6

14.2

0.7

武义县

1.5

44.9

22.5

0.8

浦江县

0.7

78.3

39.2

1.0

磐安县

0.2

56.9

18.3

1.1

兰溪市

1.6

60.3

32.1

0.6

义乌市

1.4

98.5

50.0

1.1

东阳市

1.1

72.4

33.2

0.9

永康市

1.7

90.9

55.1

1.0

柯城区

2.1

46.4

22.1

0.3

衢江区

0.8

51.8

30.1

0.5

常山县

0.7

35.5

14.9

0.4

开化县

0.3

77.3

36.7

0.7

龙游县

1.1

56.4

30.2

0.6

江山市

1.2

58.1

37.3

0.5

定海区

2.1

35.6

13.1

0.3

普陀区

1.4

45.7

4.5

0.5

岱山县

2.1

30.8

11.2

0.2

嵊泗县

0.0

61.2

27.1

0.5

椒江区

1.4

66.7

29.1

0.8

黄岩区

0.9

71.0

30.7

0.8

路桥区

1.1

80.9

32.8

0.9

玉环县

1.0

114.8

51.0

1.0

三门县

0.9

30.2

11.4

0.6

天台县

0.7

51.7

26.8

0.6

仙居县

0.3

60.5

29.8

0.7

温岭市

1.2

109.8

47.0

1.0

临海市

2.1

48.3

21.1

0.7

莲都区

0.8

84.5

48.1

0.8

青田县

0.3

200.1

127.3

0.9

缙云县

0.6

112.8

72.3

0.8

遂昌县

0.4

48.3

26.8

0.3

松阳县

0.3

51.1

30.0

0.7

云和县

0.1

103.5

42.9

0.7

庆元县

0.1

69.4

25.2

0.9

景宁畲族自治县

0.0

116.1

56.3

0.8

龙泉市

0.3

58.5

33.9

0.7

附件2

全省分行业土地利用情况

单位:万亩、万元

占地面积

亩均增加值

亩均利税

容积率

浙江省

134.8

76.1

39.9

0.7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1

55.1

16.3

2.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5

7.2

5.9

0.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

59.7

43.0

0.1

非金属矿采选业

0.6

47.0

29.0

0.3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

48.3

23.0

0.6

食品制造业

1.4

70.3

38.6

0.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

78.6

47.2

0.6

烟草制品业

0.1

2289.7

2155.9

0.3

纺织业

14.5

61.0

26.9

0.8

纺织服装、服饰业

4.5

121.1

49.5

1.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8

100.9

39.9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

46.1

25.0

0.7

家具制造业

2.7

45.8

18.6

0.9

造纸和纸制品业

3.8

52.4

25.5

0.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8

81.2

37.2

0.9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6

62.9

27.1

1.0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2

281.6

254.0

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0.5

72.5

47.0

0.4

医药制造业

2.9

85.5

52.8

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3.2

101.1

60.9

0.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6

74.4

34.9

0.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0

49.0

31.2

0.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8

66.6

29.4

0.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2

87.4

52.2

0.6

金属制品业

6.0

65.7

29.8

0.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1

73.5

37.5

0.7

专用设备制造业

4.2

69.2

35.3

0.8

汽车制造业

5.7

80.1

40.8

0.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5.2

44.8

12.1

0.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0.6

78.6

36.8

0.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4

130.8

67.7

0.8

仪器仪表制造业

1.4

110.7

61.0

0.9

其他制造业

1.0

58.8

22.7

0.8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5

78.0

34.8

0.5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4

16.7

2.3

0.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2

102.8

50.3

0.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1

198.9

124.2

0.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

27.5

3.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