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平稳回升态势。据现有的部门统计资料显示,1月份,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在去年春节长假的低基数上实现了较快增长,出口总额创月度新高,环比基本稳定,财政收支增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总体温和上涨。另,国家统计局统计制度规定,1月份工业、投资、消费品零售额统计月报免报,不出数据。
1.出口总额创月度新高,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同期,环比平稳较快增长。1月份,全省出口220.7亿美元,出口总额创月度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增速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增长10.9%。进口75.6亿美元,增长18.1%;进出口296.2亿美元,增长12.2%,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9%和2.6%)提升了37和14.8个百分点;与去年12月环比,分别增长1.4%和8.3%。我省对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和6.4%,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2.9%。
2.用电量特别是工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基本稳定。1月份,全社会用电288.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49.8%,比去年12月略降0.15%。其中,工业用电2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1%,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3.2%和33.2%)提升73和9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2%。制造业用电量1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5.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24.7%。
3.货运量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略降。1月份,全社会铁、公、水路货运量为16259万吨,货物周转量为864.7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5%和34.7%;与去年12月环比,分别下降5.1%和5.2%。客运量为18705万人,旅客周转量为117.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5.7%和2.2%,环比分别增长1%和4.1%。
4.财政收支增长平稳。1月份,财政总收入8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3亿元,增长6.5%。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9%,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2%和6.6%,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46.4%和6.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5.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77.4%、42.5%、24.5%、23.6%、15.1%、14.1%、8.4%、5.8%,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增长2.8倍。
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总体温和上涨。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涨幅同比缩小3.2个百分点。与上月环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五涨一平二跌,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5%、0.7%、5.1%、2.1%、2.7%;交通和通信价格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和0.8%。其中,受春节错月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比去年1月份缩小10.9个百分点。但与上月相比,受季节性因素及市场供应量变化影响,食品类价格在上月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涨3.5%,涨幅为12个月以来最高,所调查的16种食品价格有12种食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上涨。
6.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继续缩小,环比上涨。1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继续缩小,比去年12月的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降幅已连续5个月缩小;环比上涨0.02%。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和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产品购进价格同比降幅居前三,分别下降6.5%、3.3%和3.2%;木材及纸浆类、化工原料类、燃料动力类、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纺织原料类和农副产品类产品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2.6%、1.7%、1.6%、1.1%和0.5%。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二平二降五升,其中,燃料动力类和化工原料类产品购进价格与上月持平;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和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产品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1%;木材及纸浆类、纺织原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和农副产品类产品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0.2%、0.2%、0.2%和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