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受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欧美日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严峻的外贸环境不利影响,我省进出口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3122.4亿美元,其中,出口2245.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3.8%;进口876.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出口总额居广东、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三。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16.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1个百分点,在沿海主要省市中列广东、江苏、福建之后居第四位。
一、主要特点和问题
1.出口增速为新世纪以来除2009年的最低。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浙江出口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00-2011年的12年间平均出口增幅高达26.5%。2012年是近十几年来除2009年以外增幅首次跌入个位数。也是继2011年之后连续两年出口增幅低于全国水平。但从全年走势特别是第四季度的走势来看,出口增幅企稳回升的势头已经显现。2012年第四季度全省出口增幅为6.3%,比上个季度回升6.9个百分点,连续四个季度增幅下滑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
2.义乌成为全省外贸出口的最大增长点。2012年,义乌市出口9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倍,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5.8%。此外,受浙江省海洋经济战略的利好影响,2012年舟山市进出口15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4%,比全省出口增幅高19.6个百分点;进口6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另一方面,宁波、杭州和绍兴等外贸大市表现低迷,2012年,杭州和绍兴分别出口412.6和255.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1.6%,宁波出口614.5亿美元,仅增长1%。
3.一般贸易出口低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进一步下降,其他贸易方式增长较快。2012年,一般贸易出口17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省出口的80.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47.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连续第六年下降,为15.5%。受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因素影响,保税仓库进出口境、市场采购等其他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全年出口1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占全省比重达到了4.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4.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小微企业出口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出口1409.7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8.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2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3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5%。从企业规模看,3.3万家小微企业(2011年出口在300万美元以下)有一半以上企业出口有所增长,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而2736家大中型出口企业(2011年出口在1500万美元以上)中仅39.1%的企业全年出口有所增长,出口总额118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1%。
5.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对欧盟市场出口持续疲软。2012年,我省对东盟、中东、俄罗斯、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比上年分别增长15.1%、8.5%、13.9%、7.7%和17.7%,拉动了全省出口增长4.1个百分点。五个市场合计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7.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出口比重持续下降,2012年分别出口505.8、381.8和13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9.3%、增长9.3%和增长0.8%,三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52.6%下降到45.5%;2011年欧盟市场占我省出口市场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2012年比重虽然下降到了22.5%,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以上,比广东高1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欧债危机引发的需求疲软对我省出口的影响大大高于其他省市,这也是我省连续两年出口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2012年,欧盟2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个出口同比下降,其中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较大市场的降幅都超过10%。我省对欧盟出口持续下降的原因除需求因素外,另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人民币对欧元持续升值影响,2012年人民币对欧元平均汇率为1:8.107,比上年升值了9.9%。二是受贸易摩擦的影响。9月6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年涉案金额近1300亿,是中国遭遇的“史上最大”贸易争端。1-11月,我省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下降52.1%。
6.部分轻工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等出口有所下滑。2012年,轻工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出口1.2个百分点,其中塑料制品、灯具、玩具等轻工产品出口比上年分别增长24.8%、17.9%和16.0%。全年机电产品累计出口959.1亿美元,增长3.8%。其中船舶出口57.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纺织服装出口面对外需疲软、订单转移明显等困难,累计出口59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7%,占全省比重为26.6%,比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8.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的大幅下降对其拖累较大,太阳能电池全年共出口15.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5%,剔除后其余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5.9%。
二、前景展望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
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为3.7%;世贸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的增长为4.5%,均略高于2012年,但仍大幅低于危机前的水平。
从国内看,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八条和更为详细的“十六条”,在出口退税、融资、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等方面给出口企业较大的扶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扩外贸专题会议,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快速出台操作细则。今年这些政策将继续发挥效应。
自贸区战略进一步推进。2012年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宣布,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同一天,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启动(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覆盖这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这将是一个比中日韩自贸区更大的市场。
贸易价格条件有所改善,出口价格总体在上涨,进口价格总体在下降。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价格总体上涨了2%,而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了0.7%。2012年全省铁矿砂、废金属、初级形状的塑料等20大类原材料资源性商品进口综合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9.2%,实际数量增长3.6%。
2012年12月份海关总署的调查表明,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回升,出口订单指数回升,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下降,由此预示
着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可能会有所好转。浙江省商务厅重点外贸企业监测网络显示,12月份出口订单景气指数有所反弹,为91.4,比上月反弹了6个点,从相对不景气区间重新回到微弱不景气区间运行,企业出口信心有所增强。
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外需难以有效好转,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导致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削弱,企业的订单不足,加上种类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对外贸易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去年底表示,初步预测今年国际外贸形势会略好于去年,下半年又会略好于年初。海关总署1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也指出,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走势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总体分析,情况可能略好于2012年。
我省一季度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我省出口订单指数从8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处于90以下,11月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为85.4,12月份虽比上月有所反弹,但仍在不景气区间运行。近期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也有大幅回落。从订单结构以3个月左右的短期订单为主来判断,今年一季度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一季度出口会保持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小幅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