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突出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速基本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下行态势,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但经济运行总体正常,节能降耗和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市场价格涨幅继续回落,民生进一步改善。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和趋稳向好的迹象,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比1-2月有所回升,预计下阶段可能将逐步企稳缓慢回升。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67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其中,一产增加值243亿元,增长0.8%;二产增加值3344亿元,增长6.4%;三产增加值3138亿元,增长8.2%。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有些类似于2009年的一季度,但反差较大。2009年一季度,工业、出口均为负增长,回落幅度比较深,但房地产、金融、证券市场等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出口仍保持小幅增长,回落深度相对较小,但房地产市场回落很深,金融、证券市场较为冷清。与2009年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不同及其效应的反差。
(一)生产增速环比回升,同比回落
1.工业产销增长,利润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比1-2月回升1.9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8.1和6.1个百分点,季度增速为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销售产值11814亿元,增长4.2%,增速比1-2月回升2.6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回落2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交货值2263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1-2月缩小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03.7亿元,同比下降20.3%。38个行业中有25个行业利润负增长,其中,化学原料、石油加工和化学纤维利润分别下降46.5%、89.6%和41.1%,这3个行业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12.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达25%,亏损率为18.1%,同比分别扩大5.3和7.8个百分点,亏损额111.6亿元,增长53.8%。
2.服务业增速略快于GDP,同比减缓。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快1.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减缓2.3个百分点。全社会铁、公、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和5.6%,同比分别回落7.7和15.5个百分点;客运周转量增长1.4%,客运量下降0.2%,同比分别回落4.7和2.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8.9%和12.8%,同比分别回落16、6.8和1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7.2%和38.1%,与2009年一季度增长13.8%和29.6%相比,增幅差达52和67.7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游客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86亿美元,增长10.4%,增速分别回落1.6和3.6个百分点;根据抽样调查测算,接待国内游客9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5亿元,增长14.1%,增速分别回落6.7和5.8个百分点。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28.5万人次,同比增长22%。1-2月,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文化、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等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和3.3%,同比分别回落4.1和12.6个百分点。
3.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一季度,农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6%,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分别下降0.2%、0.1%、0.3%。预计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76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2%,其中,春粮播种面积178千公顷,下降2.3%,主要由于连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马铃薯播种面积下降9.5%所致,大、小麦播种面积分别增长0.4%和2.6%,预计今年春粮将出现减产;油菜籽播种面积165千公顷,下降3.9%。预计早稻播种面积有望与去年持平。一季度,预计蔬菜、果用瓜面积分别下降2%和4.6%,花卉苗木、药材面积分别增长9.1%和1.7%,盆栽类园艺增长26.5%;生猪存栏增长0.1%、出栏持平,肉类、禽蛋产量分别增长1.7%、5.6%。水产品产量92.2万吨,同比下降0.4%。
(二)三大需求保持一定增长
1.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大。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8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扣除投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4%,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9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增速比去年同期和今年1-2月分别回落18.8和8.2个百分点。投资资金压力增大。本年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下降3.5%,其中,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分别增长6.5%和39.2%;主要来自购房的其他资金则下降31.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4.3%。基础设施投资596.6亿元,同比增长3.1%。
2.市场消费总体平稳。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增速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名义和实际增速均比1-2月提高0.5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14.9%;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居住类商品零售额下降5.3%,其中家电下降14.8%。
3.出口环比回升,拉动力减弱。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69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出口473.5亿美元,增长6.1%,进口226.1亿美元,增长3.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0.9、18.1和26.6个百分点,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分别比1-2月回升1.8和3.6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我省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同期(7.6%)1.5个百分点,低于福建(10.4%),高于广东(5.4%)、上海(3.2%)、江苏(2.8%)和山东(1.3%)。出口规模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三。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较低,高新技术产品和船舶出口下降。纺织品、服装、鞋类、旅行用品及箱包等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5%、2.7%、4.1%和3%,高新技术产品和船舶出口分别下降3.5%和28.7%。
(三)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存贷款增量减少
1.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一季度,财政总收入18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5和24.1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1.5和3.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91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支出高于收入增速12.5个百分点。
2.存贷款增量同比减少,环比增加。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9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一季度新增存款2042亿元,从1-2月的净减少转为净增加,但同比仍少增148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4958亿元,增长12.6%,增速比2月末提高0.5个百分点,一季度新增贷款1715亿元,同比少增346.6亿元,少增额比1-2月缩小271亿元。
(四)市场价格涨幅回落
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1.6和1.8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一季度CPI中翘尾影响为1.94点,比去年同期低1.23点。1-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2.7%和3.4%,环比分别上涨1.7%、-0.2%、0.3%,自去年7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呈回落态势。8大类价格“7涨1跌”: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居住、衣着、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上涨9.8%、3.1%、2.9%、1.7%、1.6%、0.3%、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食品价格上涨仍是CPI上扬的首要因素,拉动总指数上涨2.9个百分点,调查的16种食品中有14种食品价格上涨,同比涨幅较大的是菜类、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糖类,分别上涨20.5%、14.7%、13%和10.3%,粮食上涨5.1%,蛋类下降0.9%。
2.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和0.9%,购进价格降幅小于出厂价格0.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两项指数已完全同步。1-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3%、1.1%和1.8%;环比除1月下降0.2%外,2、3月均基本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除1月同比上涨0.04%外,2、3月分别下降0.8%和1.8%,为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环比除1月下降0.5%外,2、3月分别上涨0.2%和0.1%。
3.房价跌幅居全国前列。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看,与去年同月相比,温州、杭州、金华、宁波分别下降9.5%、6.3%、4.6%和3.2%,同比指数居70个城市的倒数1、2、3、5位;与上月相比,杭州、金华环比指数并列居70个城市末位,均下降4.6%,宁波、温州下降1.7%和1.1%,房价环比指数居倒数第3、5位。
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积极变化
(一)近期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和趋稳向好的迹象
一是工业增速环比回升,利润降幅明显收窄。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比2月(消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增长7%)和1-2月分别回升0.7和4.8个百分点。3月份利润下降1.7%,降幅比1-2月大幅收窄29.1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回升,新开工项目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2月回升1.7个百分点;3月份外贸出口增长12.7%,比1-2月回升1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速比1-2月回升3.6个百分点。一季度,投资新开工项目4219个,同比增长13.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1%,将对后续投资带来新的增长点。三是商品房销售降幅缩小。随着3月份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收窄,一季度降幅(37.2%和38.1%)分别比1-2月收窄14.1和13.2个百分点,且由去年同期销售额增幅高于销售面积增幅18.7个百分点反转为今年一季度销售面积降幅小于销售额降幅0.9个百分点,说明现阶段房价降幅较大。四是企业景气小幅回升。据企业景气调查,一季度,反映企业家对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乐观程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4.6,处于“相对景气”区间,比上季回升1.9点,其中,反映一季度运行状况的即期信心指数为111.3,反映二季度预期的信心指数为116.8,预期指数高于即期指数5.5点,表明企业家对二季度经济运行状况的信心有所提升;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4.1,比上季回升0.5点。但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低于全国8.4和3.2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
1.节能降耗和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全社会用电和工业用电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9%和0.7%,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0.7和12.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下降0.3%。规模以上企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4.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低0.6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9.6%,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GDP能耗同比下降5.5%左右,比去年全年降低率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的科技支出26.7亿元,同比增长71.7%;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8.1%,比营业收入增速高15.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2521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工业总产值高10.4个百分点,拉动总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0.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2.民间投资、农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文化和水利等重点建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民间投资1846亿元,同比增长24.3%,占投资总额的63.9%,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农业投资12.4亿元,增长71.9%;工业投资1097亿元,增长13.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3%,高于去年全年3.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1770亿元,增长19.6%,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和环境投资分别增长61.6%、67.1%、41.1%和68.4%。
3.民生进一步改善。一是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与去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速持平,实际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28.6%,经营净收入增长0.5%,财产性收入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28元,同比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回落1.8和0.4个百分点,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增速回落较大(增长10.8%,同比回落16.8个百分点),来自一产的收入增长6.9%;工资性收入增长17%,占现金收入的48%,增长贡献率达60%;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069元,同比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03元,增长9.5%。二是公共财政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对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教育、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等支出分别增长39.3%、29.1%、28.1%、27.9%、20.0%、19.0%、17.7%、10.9%。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险参保面扩大。3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比去年末的3.12%略有下降。据省人力社保厅资料,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3月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去年末增加64、27和262、14、10、4万人。
(三)国家和我省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正在产生积极作用
我省积极实施四大国家战略,减税让利,帮扶企业等政策,其积极效应将随时间的推进不断显现。一季度,舟山市GDP比去年同期增长9.5%,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均居全省之首;义乌小商品城成交额同比增长9.1%,比2009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国家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鼓励支持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小微企业减利和贷款难的情况有所缓解。一季度,小型企业利润下降15.3%,降幅小于规模以上企业5个百分点。据企业景气调查,一季度工业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101.5,比上季回升1.1点,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102.2,略好于全部企业。
三、浙江经济回落幅度比全国大及原因的分析
去年四季度以来,浙江经济增速比全国低,回落幅度比全国大,一季度,GDP增长7.1%,增速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全国大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增长11.6%,比我省高出6.8个百分点,我省比去年全年回落6.1个百分点,增速差距从3个百分点扩大到6.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20.9%,比我省高出3.9个百分点,而去年全国比我省低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国增长14.8%,比我省高1.6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全国回落2.3个百分点,我省回落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全国增长7.4%,而我省下降0.5%,增速差距由去年全年的4.3个百分点扩大到7.9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全国增长7.6%,比我省高1.5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全国回落12.7个百分点,我省回落13.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和0.9%,全国同期分别为上涨0.1%和1%,表明市场需求不足对我省的影响更大。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调查(简称专项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认为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最主要原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产值比重占调查企业总量的32.5%,下同),劳动力供应不足(18.9%)和季节性减产(15.3%)分列第二、三位。市场需求压力已超过成本压力和要素压力成为当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大因素。浙江经济回落幅度比全国大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省经济外向度较高,出口影响面广。2011年,我省出口依存度为43.7%,一般贸易占出口总额的81.6%,比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比全国高33.3个百分点,比广东高47个百分点。由于一般贸易出口的产业关联度大,生产链长,有不少内贸企业为出口企业配套生产,这就使得外贸出口的下降对我省工业生产的冲击程度较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19.2%,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加上为外贸出口的配套企业,出口影响面大约在40%左右。
2.制约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季度,民营经济出口2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我省出口比重高达59.6%,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比广东高31个百分点。当前市场需求减弱,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金紧张等制约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同时,利润较薄,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比对大型企业更加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大型企业增长5%,中型企业增长5.6%,小微企业仅增长4%;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为86%(1-2月85.9%,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为84%,中型企业为85.7%,小微企业高达87.5%;小型工业企业贷款增长15.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增长5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1个百分点。
3.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浙江经济“低、小、散”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低,利润率低,竞争力弱,多数企业处于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末端。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不到20%,低于全国5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小型企业增加值率仅为17%左右;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8%,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比山东、江苏和上海分别低1.0、0.6和0.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列第23位。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降幅(30.8%)比全国大25.6个百分点,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5%下降至4.3%。
四、今年浙江经济走势分析
从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相关数据分析,当前我省经济增速下滑主要还是一种趋势性的下滑,从3月份看,主要经济指标已在底部趋稳,随着去年同期对比基数逐步走低,预计下阶段增速将逐步企稳缓慢回升。由此判断,一季度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二次探底的底部区域。对下一步经济走势,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预期,经济企稳向上,也不可能出现2009年那样迅速的V型反转。主要理由是:
1.世界经济缓慢增长。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5%,仅比2011年的4%降低0.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微弱复苏,日本需求增加。我省对美、日等国出口形势向好,一季度,对美国、日本、俄罗斯、东盟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13.8%、17.4%、14.1%、13.1%和14.4%。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依旧脆弱,油价走高对全球经济形成威胁,新兴经济体中期经济活动放缓等风险正在增加。特别是欧债危机和中东局势动荡对我省出口影响更大,占我省出口比重高达1/4的欧盟市场需求减弱,一季度对欧盟出口下降5.8%;对中东出口增长3.9%,低于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据企业景气调查,一季度工业企业出口订货量景气指数为96.8,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
2.国内宏观政策稳定。一季度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期国家仍将采取宏观审慎的政策,预调、微调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转向并加力的可能性不大。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对即期内需有一定影响,但有利于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和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3.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我省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建设、五个统筹,浙商回归,减税让利,帮扶企业等政策,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努力稳定外贸增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4.民营经济见势待发。我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对国内外需求变化比较敏感,目前处于主动收缩生产战线,压缩产品库存,尽可能规避市场风险的蛰伏状态。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好转,就会迅速扩大产能规模,恢复正常生产。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新36条”实施细则在上半年有可能出台,对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表
2009-2012年一季度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 | 2009年一季度 | 2010年一季度 | 2011年一季度 | 2012年1-2月 | 2012年一季度 | |||||
绝对额 | 同比 增速 | 绝对额 | 同比 增速 | 绝对额 | 同比 增速 | 绝对额 | 同比 增速 | 绝对额 | 同比 增速 | |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 4632 | 3.4 | 5363 | 15.0 | 6311 | 10.4 | 6725 | 7.1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1543 | -5.6 | 2022 | 22.5 | 2283 | 12.9 | 1399 | 2.9 | 2304 | 4.8 |
工业销售产值(亿元) | 7305 | -11.3 | 9712 | 33.9 | 11263 | 25.3 | 7102 | 1.6 | 11814 | 4.2 |
#出口交货值(亿元) | 1640 | -18.4 | 2072 | 27.1 | 2274 | 17.5 | 1370 | -2.0 | 2263 | -0.5 |
利润总额(亿元) | 260.4 | -20.0 | 456.7 | 74.6 | 624.3 | 40.0 | 278.8 | -30.8 | 503.7 | -20.3 |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 362.7 | -7.9 | 454.0 | 25.2 | 514.6 | 13.3 | 306.8 | 0.6 | 518 | 0.7 |
GDP能耗降低率(%) | 7.4 | 0.9 | 1.3 | 5.5左右 |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539 | 11.6 | 1871 | 21.5 | 2413 | 29.0 | 1419 | 15.3 | 2888 | 17 |
#房地产投资(亿元) | 384 | 4.8 | 501 | 30.3 | 717 | 43.3 | 541 | 32.7 | 960.3 | 24.5 |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450 | 29.6 | 778 | 68.3 | 881 | 13.2 | 297 | -51.3 | 545 | -38.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020 | 13.1 | 2387 | 18.8 | 2813 | 16.1 | 2165 | 12.7 | 3185 | 13.2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373 | -19.3 | 527 | 41.1 | 665 | 26.1 | 438 | 3.4 | 699.5 | 5.2 |
#出口总额(亿美元) | 271 | -17.6 | 360 | 32.4 | 447 | 24.2 | 295 | 2.5 | 473.5 | 6.1 |
财政总收入(亿元) | 1050 | -2.0 | 1311 | 24.9 | 1717 | 31.0 | 1378 | 7.5 | 1820.2 | 6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 560 | -1.4 | 721 | 28.8 | 946 | 31.2 | 748 | 10.5 | 1013.8 | 7.1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比年初新增(亿元) | 3868 | 2425 | 2911 | -957 | 2062 | -849 | 954 | -618 | 1715.1 | -346.6 |
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 | -2.0 | 2.8 | 5.2 | 3.7 | 3.6 |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 | -5.3 | 6.6 | 6.4 | -0.7 | -1.1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7970 | 6.9 | 8830 | 10.8 | 9974 | 13.0 | 11269 | 13.0 |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 3970 | 6.5 | 4484 | 12.9 | 5151 | 14.9 | 5828 | 13.1 | ||
注:GDP、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为名义增速。固定资产2011年以前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1年及以前为地方财政收入。贷款同比增速为同比多(少)增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