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惠农富农强农政策落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一季度,由于遭受了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影响,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海洋捕捞产量减产,农业生产增幅回落,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
一、一季度农业生产基本特点
(一)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
今年我省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76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2%。
春粮播种面积下降,而小麦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12年全省春粮播种面积为17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3%。小麦播种面积74.5千公顷,增长2.6%,大麦26千公顷,增长0.4%;蚕(豌)豆30千公顷,减少3.8%,春季薯类48千公顷,减少9.5%。春粮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较多的是台州市和温州市,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4.3%。近年来,我省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是小麦补贴相对较高,机械化程度又高,承包大户及农户比较愿意种植;二是粮食功能区发挥作用,如湖州吴兴区新建4个粮食功能区,共计种植小麦4450亩。
油菜籽播种面积继续下降。全省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16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7千公顷,下降3.9%。除衢州市、台州市油菜籽播种面积分别增长3.3%、9.6%外,其他9个市油菜籽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较大的嘉兴市和湖州市,均下降15.0%。油菜籽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益过低,加上种植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导致农户种植意愿下降。
药材、花卉苗木播种面积增加。一季度,全省药材播种面积为15千公顷,同比增长1.7%;花卉苗木播种面积为97千公顷,增长9.1%;盆栽类园艺1883万盆,增长26.5%。
蔬菜、果用瓜、绿肥播种面积减少。一季度,全省蔬菜播种面积预计为21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0%。宁波、温州、嘉兴和台州市,分别下降4.0%、3.7%、3.7%和2.2%。主要是去年西兰花、大白菜滞销,影响菜农种菜积极性。同时,春季气候差,蔬菜病虫害多,菜农减少种植。果用瓜播种面积预计为22千公顷,下降4.6%;其中甜瓜播种面积2.6千公顷,增长11.4%;草莓播种面积4.9千公顷,增21.6%;西瓜播种面积12.6千公顷,下降14.0%。
(二)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竹笋产量减少
据省林业厅统计,一季度,全省造林更新计划85.9万亩,完成造林更新面积78.6万亩,占2012年造林更新计划的91.5%。其中,人工造林37.2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9.0万亩,迹地更新28.7万亩,其它造林3.7万亩。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628万人,共植树1717万株。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16.4万亩,完成2012年计划的85.8%。
由于持续低温阴雨,导致春季竹笋产量减少。据临安市、安吉县调查,今年春季竹笋产量减少近三成。
(三)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
一季度,我省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养殖仍有效益。
生猪生产基本稳定。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130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0.1%;季内生猪出栏506万头,与上年持平。据省农业厅调查,今年以来,全省猪粮比平均为6.73:1,比去年同期的6.46:1高0.27,盈利略高于去年,1-2月生猪头均盈利约250-300元;
家禽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末,全省家禽存栏10432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6.8%;季内家禽出栏6680万只,增长6.7%。
牛、羊存栏下降。一季度末,全省牛存栏18.3万头,同比下降4.9%,季内牛出栏3.0万头,增长5.9%。羊存栏89.2万只,同比下降4.5%,季内羊出栏39万只,下降7.4%。
兔饲养量继续增长。自2010年以来,兔产品价格持续高位,兔饲养持续发展。一季度末,全省兔存栏352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6.6%,季内出栏155万只, 同比增长13.8%。据省农业厅调查,一季度每公斤兔毛平均收购价为230元,每公斤兔毛可盈利90元,獭兔只均获利15-30元,肉兔只均利润基本保持在10-25元。
(四)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淡水养殖产量稳中有升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一季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92.2万吨,同比下降0.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2.3万吨,下降1.6%;海水养殖产量18.3万吨,同比增长0.3%。淡水产品产量21.5万吨,同比增长2.0%。据舟山市统计,全市1-3月份水产品总产量19.7万吨,同比下降4.8%,主要原因是渔业生产受春节、大风以及作业单位人员重组、油价上涨、渔业生产成本增加、出海时间减少等影响,产量下降少。
二、当前农业生产应重视的问题
(一)做好春花作物防灾减损工作
今年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省气象台资料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多76.8 mm;平均雨日比常年偏多10天;平均日照比常年偏少92时。长期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土壤湿度过高,光合作用下降,农作物生长缓慢,病虫害加重,部分作物幼苗甚至死亡,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据省农业厅调查,全省目前大小麦一、二、三类苗分别占26%、42%和32%,与去年同期比较,一类苗减少12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2个百分点,三类苗增加10个百分点,总体长势较弱。油菜一、二、三类苗分别占37%、41%和22%,一类苗比去年同期减少5个百分点,二、三类苗分别增加3和2个百分点。因此,今年春花作物长势不容乐观,稳产增产难度较大。当前,必须做好春花作物防灾减损工作。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开沟排水。二是及时补施肥料,增加营养供给。三是做好防病措施,尽力降低损失。
(二)进一步调节生猪生产,防止肉价波动过大
一季度,特别是春节后我省生猪出栏价格波动下跌,但仔猪由于供应紧张,价格一路走高。据省农业厅调查,一季度,仔猪集市均价每公斤为22.12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0.7%。仔猪价格的上涨,势必导致二季度末至三季度生猪供应量减少,市场肉价或将再次反弹。为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调节生猪生产,防止未来若干月内肉价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