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减缓,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外需求减弱的外部环境下,外向度较高的我省工业经济增幅延续了逐月回落的态势。
一、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1.轻工业增速缓慢,重工业下行速度加快。11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4.7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比10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1-11月,工业增加值9836.1亿元,增长10.9%,增幅比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4066.9亿元,增长9.7%,增幅与1-10月份持平,低于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5769.2亿元,增长11.7%,增幅较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重工业当月增速为7.0%,比10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重工业当月增速首次低于平均水平。
2.内外需求进一步减弱,工业销售产值增速继续回落。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4786.1亿元,同比增长12.0%,增幅比10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1-11月,全省工业销售产值为49152亿元,增长21.5%,比1-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在外需方面,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918.3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10月份回落4个百分点,增速自10月份快速击穿两位数的平台出现个位数增长后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在内需方面,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国内销售产值3867.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10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
3.大型企业增速出现快速下滑,对工业的拉动作用降低。1-11月,全省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47.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1月份,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6.9%,增幅较10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平均水平大0.9个百分点,对当月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7.5%,比10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
4.新产品产值增速快速回落。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0910亿元,增长29.5%,增幅比1-10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生产增速下行,近几个月新产品产值增速也呈现快速回落态势,由上半年的34.0%逐步回落至9月的26.0%、10月的23.4%和11月的16.7%。
(二)工业生产中趋好的情况
1.帮扶措施实施效果初步显现,小型企业下滑势头有所减缓。随着针对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全省小型企业的回落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从生产方面看,1-11月份,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829.4亿元,增长11.6%,增幅与1-10月份持平,高于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销售产值20295亿元,增长23.0%,高于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从效益情况看,10月份,小型企业亏损面(12.6%)和亏损率(8.2%)比9月份均回落0.2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生产相对稳定,对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1-11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67.8亿元,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1-11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236.5亿元,增长12.2%,增幅高于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7.4%,比1-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个百分点。
3.高耗能行业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1-11月,高耗能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37.1亿元,增长10.8%,增幅比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以来该行业增速首次低于工业平均增速。11月份,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幅较10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增速比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出现下半年以来最大幅度回落。其中,造纸(7.0%)、纺织(6.0%)、非金属矿物制品(5.1%)、电力(2.8%)和石油加工(-6.2%)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平均水平低0.3、1.3、2.2、4.5和13.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可能导致外需进一步疲软。目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省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为9916.5亿元,增长12.9%,增幅较1-10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10月和11月出口交货值增速比上月分别回落3.8和4.0个百分点,增速回落的趋势可能加快。分地区看,宁波和温州两个地区11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速出现负增长,其中出口交货值总量最大的宁波市出现6.7%的负增长,增幅比10月份回落了9.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当月出口交货值前十位行业的纺织(3.4%)、电气机械(0.4%)、通信设备(-19.7%)、金属制品(0.8%)和皮革(-0.2%)增速分别比平均水平低0.1、3.1、23.2、2.7和3.7个百分点。除了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摩擦“重灾区”浙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愈加明显。2010年,针对中国的“双反”案件一半以上涉及浙江企业。今年前10个月,涉及浙江企业的“双反”案件已达79起。去年底美国对中国的实木复合地板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在今年10月作出裁定,开始增收高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可能是导致11月全省木材加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4.6%)比10月份大幅回落18.7个百分点的原因之一。11月份,美国开始针对中国光伏行业进行“双反”调查。目前美国已经作出不利中国光伏行业的初裁,也可能是导致11月份与此相关的化学原料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出现5.4%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欧债危机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导致全省工业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2.企业利润呈现加速下滑趋势,将对工业生产后劲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工业企业的获利难度不断加大,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愈加严酷。今年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9.5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23.4、15.8和4.6个百分点。月度利润增速回落幅度更大,利润增速不仅从年初41.8%的高位一路快速回落到8月份的个位数增长,并且在9月(-1.5%)首次出现负增长,10月份当月利润总额增速更是滑落到-12.0%,增幅比9月份当月回落了10.5个百分点,利润增幅回落速度加快的趋势比较明显。从行业看,利润总额占据前十位的行业中,通用设备(15.9%)、电气机械(-1.3%)、交通运输(3.5%)和电力(6.0%)前10个月增速分别比平均水平低0.7、17.9、13.1和10.6个百分点。同时,利润总额增速出现个位数或负增长的行业数量不断增加,前10个月,37个行业中已有5个行业出现负增长,9个行业为个位数增长。
3.小型企业增长缓慢、大型企业增速回落,工业企业面临的局面日趋严峻。虽然小型企业的回落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增长依然缓慢,1-11月,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速(11.6%)低于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在小企业依然处于缓慢增长的同时,全省大型企业增长出现明显减缓。除了增加值增速出现较快回落外,大型企业的销售、出口、利润等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出现快速回落,特别是在11月当月。11月,大型企业销售产值增长12.5%,增幅比10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当月出口交货值增速为-8.6%,增幅比10月份回落13.7个百分点。从效益情况看,前10个月全省大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4.2亿元,增长15.7%,增幅比前9个月回落5.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全省工业平均回落幅度大1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利润下降19.5%,降幅比平均水平大7.5个百分点,比9月当月扩大17.3个百分点。随着获利水平大幅下滑,大型企业亏损面也有所扩大,10月份大型企业亏损面为9.2%,比9月份提高3.2个百分点。
三、未来工业发展将面临的情况变化
(一)生产成本压力有所减小,人民币升值预期放缓,可能有利企业出口
1-11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0%,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5.4%)高3.6个百分点,购销价格差比1-9月和1-10月分别缩小0.2和0.1个百分点,成本压力有所减小。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连续11个交易日触及日交易区间下限,升值预期有所放缓。生产成本和人民币升值两大主要压力稍稍缓解,可能对纺织、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出口份额占比较大的制造业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全省出口形势,进而稳定经济增长。
(二)PMI指数首次跌破枯荣分界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可能从成本提高转向订单不足
2011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PMI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47.8%,比10月回落1.4和2.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的大幅度下滑,可能意味着订单不足成为导致工业经济增速回落趋势延续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