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浙江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分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近几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且这一时期也是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好时机。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是我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服务业,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本文重点对推动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服务业经历了一个由逐步积累到飞速发展的过程,在服务业经济总量、服务业在GDP中的比例和服务业从业人数方面都有着优异的表现。

1.服务业增加值迅速提高。197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仅为23[1]亿元,1990年增加到271[2]亿元,2008年为8811亿元(见图1)


[1]本文中,绝对数一律使用当年价,相对数一律使用可比价。

[2]本文数据均取自200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将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到1990年,服务业还处于一个缓慢积累的发展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提高;到本世纪后,我省经济不断向集约化、科技化发展,服务业也迎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高潮。

2.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见图2)。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及服务业所占比例则不断上升。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仅为18.7%,1990年为30%,到2008年已达41%。同时,服务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差距也不断减小,1978年两者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例的差距为24.6个百分点,1990年为15.1个百分点,2000年缩小为16.9个百分点,到2008年两者的差距已减小到12.9个百分点。毫无疑问的,随着我省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差距仍将进一步减少。

3.服务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随着我省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从业人数也不断增加,1985年为310.1万人,2008年已增加到115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6.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数在当年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从1985的13.4%上升到2008年的33.2%(见表1)。

表1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底人数及在当年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

年份

从业人数

(万人)

比例

(%)

年份

从业人数

(万人)

比例

(%)

1985

310.1

13.4

1997

625.0

23.9

1986

346.1

14.5

1998

649.6

24.9

1987

370.7

15.2

1999

762.7

29.1

1988

416.9

16.7

2000

789.8

29.0

1989

422.0

16.7

2001

851.9

30.5

1990

433.7

17.0

2002

903.1

31.6

1991

441.5

17.1

2003

891.4

30.5

1992

470.1

18.1

2004

907.4

30.3

1993

480.8

18.4

2005

943.5

30.4

1994

529.1

20.0

2006

1002.3

31.6

1995

586.5

22.3

2007

1128.9

33.2

1996

609.7

23.2

2008

1156.3

33.2

服务业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及其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省服务业飞速发展的势头,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我省整体经济的良好运行。结合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对两者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作一个比较,即用增加值比例除以各自从业人员比例,得出各自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再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效率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效率作差,从结果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在大多数年份都是高于第二产业的,特别是近年以来,前者一直高于后者(见图3)。

从基本现状分析,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服务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并且服务业生产的效率也稳居鳌头。这一切都说明,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绝好时机,已经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已经开始从简单的数量积累上升到质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我省经济的重心。

二、服务业发展因素分析

服务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很多行业都可以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当经济受到冲击时可以起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纵观世界各国,除了少数小国或小的经济实体可以不经积累而直接以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外,其他各个服务业大国无不是在厚重的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将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而我国也必然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此,本文从与服务业发展比较密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第二产业的壮大促进了服务业发展。第二产业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象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我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3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1580亿元(见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本文所关注的是第二产业的发展给服务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从相关性上来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8,属于完全正相关;从数量上来看,两者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演变有所不同,相对差距不断缩小而绝对差距则不断扩大。从中不难看出,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超越第二产业的历史阶段,还需要不断的予以重视和加强。

(二)居民消费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源于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后,这种追求就将更多的被体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上。我省居民总消费水平与服务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99%,两者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居民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与速度。

1978年我省居民总消费水平为193元,1990年、2000年和2007年分别为1277元、5099元、12569元,扣除价格因素1979-2007年均增长9.3%。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164元、930元、3278元、7077元,扣除价格因素1979-2007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410元、2235元、8020元、1748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8%(见图5)。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省居民总消费水平增长加快,而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这种差距从1978的246元扩大到2007年得10409元。从这点来看,在已经过去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更大程度地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

(三)城市化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化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前提。服务业要求最低的“入门人口”,也就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服务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也才能有供给。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服务业内部一些高附加值、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新兴行业,其发展也往往是和较大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从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看,发达国家大大快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服务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带来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这样在解决大批人口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收入的提高,从而奠定了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相对收入较高和购买力较强的人群,这些都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城市明显优于农村。

城市化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动力。我省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1978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仅为14.5%,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2007年已上升到57.2%,比全国高12.3个百分点。1979-2007年,我省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4个百分点。

将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例放在一起考察,两者的相关系数为99%,演变过程极其相似(见图6),基本上是同步的。由此,更证明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相互依托的过程,城市化会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不断的推动城市化的这一过程。我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我省第二、三产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其中在城市化的初期,第二产业起了较大的作用,到现阶段我省已经入城市化加快发展期,这一期间第三产业是城市化深化发展的决定力量,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几点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省服务业已经作好了挑起经济发展大梁的准备,虽然与第二产业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但服务业的内核已经基本完善,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浙商文化不断进取精神的影响下,在励精图治的各界企业家的努力下,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大步前进。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中,应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挥科技服务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具体来说,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对服务业投入力度。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个基本手段,在科学区分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界限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服务业发展。对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对能够由企业提供的服务,鼓励尽可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的生产企业,有着其它服务业不具有的优势,是服务业发展的最初动力,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我们要首先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将其作为服务业的中心工作;其次,要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积极探索和扶持制造业主辅业分离,逐步将服务业从其他产业中剥离出来,充分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的作用。

3.推动科技服务和外包服务。制定和完善推动科技服务和外包服务的政策,必要的政府服务外包事项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或规范加于明确,促进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4.促进城市化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服务业从来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阶段我省城市化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将会制约我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的,要实现我省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需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在建立中心城市群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形成城市化与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5.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健全保障体系。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要竭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增收,加快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既会努力赚钱,也能放心去消费,享受生活,扩大生活性服务业规模,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