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宏观政策效应明显 投资增长稳中加快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和经济数据好转的鼓舞下,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投资增幅稳中加快。上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3.0和2.7个百分点。扣除投资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7.9%,实际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提高12.3、16.9和5.2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投资运行态势和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07亿元,增长14.2%,增幅分别比去年全年、1-2月、一季度、1-4月和1-5月提高3.6、3.6、2.6、2.4和0.9个百分点,呈现逐月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1.以国有投资为主导的基础设施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随着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和政府主导投资计划的不断推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上半年,国有投资增长31.6%,远远高于非国投资增长6.4%的水平。由于国有投资的重点投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为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上半年,全省限上基础设施投资1156亿元,增长27.4%,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提高9.6和20.4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增长33.5%相比,有所回落。九大类基础设施投资八升一降,其中,体育设施、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增幅居前三位,分别增长97.8%、85.5%和78.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设施的投资增幅长也超过30%,分别增长31.4%、37.8%和30.1%。而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则出现负增长,降幅为28.1%。

2.从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看,第一产业快速增长,第二产业略显缓慢,第三产业增长较好。上半年,全省限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4.8亿元,增长93.2%。由于第一产业投资总额较小,只占限上投资的0.6%,这种增长具有不稳定性,月度、季度间波动比较大。其中农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1.1、3.6和1.2倍。畜牧业由于猪肉价格没有大的起色,影响了投资积极性,下降21.3%;第二产业投资18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和建筑业投资分别为1864和18.7亿元,分别增长6.4%和1.6倍;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半年,限上第三产业投资2199亿元,增长20.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如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9%,明显高于全部限上投资增幅。在第三产业投资中,增幅超过30%的有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33.6%、1.4倍、88.3%、38.7%、37.8%、43.9%,占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位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17.8%,第一位的是房地产业,占49.3%)增长也较快,增幅为24.1%。

3.以非国有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增幅回升。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后,制造业投资增幅直线回落,今年一季度和1-4月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形势。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贯彻实施和经济数据好转等利好的鼓舞,企业家的信心有所恢复,制造业投资增幅回升。上半年,制造业投资1588亿元,增长2.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

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4个行业投资处于增长状态,比1-5月增加了3个。增幅超过14.2%(烟草制品业除外)的有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5个行业,分别增长20.5%、36.3%、19.9%、30.5%和22.9%。处于下降的有16个行业,比1-5月降幅出现缩小的有12个,由降转升的有3个。其中降幅较大超过20%的行业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下降21.4%、25.5%、30.9%、28.2%和27.6%,纺织业作为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下降7.8%,今年以来降幅逐步缩小。

从今年制造业新增项目(即本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并不低,1-6月增长了25.4%,有13个行业增长超30%,尤其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全面向好,增长34.5%,7个行业有4个超过30%,最低的金属制品业也有18.8%,最快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了61%。我省限上制造业投资增长缓慢、增幅偏低,主要是由以前年份特别是去年的新开工项目即今年的续建项目投资减少所引起的

4.新增项目投资增势良好。限上投资由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两部分组成,如果把项目投资来个新老划分,即分为本年新增项目(也就是本年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投资。上半年,我省本年新开工项目7609个,增长30.4%。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33个,增长55.2%;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19亿元,增长62.8%。

上半年,本年新增项目投资1133.6亿,占项目投资额的35.8%,增长45.2%。新增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比达到66.9%。其中工业占新增项目投资的66.1%。第三产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为32%。第一产业很少,仅占1.1%;基础设施占27.1%。从行业投向看,制造业是重点,占58.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10.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9%。

从新增项目投资情况看,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特别是扩大投资方面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各投资主体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比较显著。上半年,限上新增项目投资中,国有、非国有、民间投资的增幅分别达到了90.6%、30.8%和36.3%。对企业增强后劲的刺激也很大,市场微观主体—企业为应对危机加大了技术改造升级的力度,新增项目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43.5%。

5.资金面较为宽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资金较为宽裕。上半年,限上投资本年资金来源增长16.1%,快于限上投资的增幅。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增长70.5%、15.3%、19倍、12.1%和28.1%,利用外资下降27.4%。

二、房地产运行形势和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但与2008年全年、1-2月、一季度、1-4月和1-5月相比,分别回升0.1、8.2、5.1、2.3和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限上投资一样呈现出逐月加快的态势。

1.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等类型物业投资均保持一定增长。上半年,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分别为643、64和104亿元,分别增长6.4%、26.3%和19.1%。在住宅投资中,90平米以下和经济适用房分别增长21.4%和21.3%。

2.商品房销售增长迅猛,且呈现结构性特征。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173万平方米,增长51.7%,增幅分别比1-2月、一季度、1-4月和1-5月提高41.3、37.9、30.5和14.4个百分点,销售大幅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6.0%。从上半年的数据看,90平米以下和140平米以上的住宅需求都比较旺盛,其销售面积分别增长了83.9%和75.5%;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相对慢些,分别增长27.0%和13.8%。伴随着销售面积的较快增长,我省商品房销售额也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且增幅明显高于销售面积的增幅,增速为82.4%,其主要原因:一是我省商品房销售呈结构性特征,即房价相对较高的杭州等中心城市和主城区的商品房销售情况更好些,二是近期我省部分商品房价格也有明显上涨。

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形势有所好转。随着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出现的喜人形势,开发商对房屋新开工计划纷纷作了或准备作调整,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6.1%,降幅比1-5月缩小9.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下降19.5%,比1-5月缩小8.6个百分点。

但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土地成交价款这两项先行指标却没有好转,降幅反而有所扩大。上半年该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了56.6%、47.8%,降幅分别比1-5月扩大了5.3和4个百分点。从各方反映看,目前开发商拿地的信心和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土地成交价款降幅的扩大,可能与政府推出地块的节奏有关,预计下半年形势可能会有好转。

4.市场氛围向好,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明显宽松。上半年,随着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与2008年全年相比,我省房地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逐步宽松。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1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分别比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回升28.7和13.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9.4%,比一季度回升6.2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5.7%,比一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尤其是主要来自于购房者的其他资金来源比上年同期增长30.3%,比一季度回升25个百分点。这与商品房销售形势大好相一致的。

5.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增长结构发生变化。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增长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高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速,低资质等级开发企业投资增长相对较低。今年上半年,我省一级、二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分别完成投资97.4和168.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7%和36.7%,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三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56.1亿元,增长11.2%,而四级开发企业出现下降,完成投资37.3亿元,下降11.0%。

三、当前投资领域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投资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从目前我省投资增长的趋势看,4万亿投资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半年我省投资实际增幅达到了近5年来最好的水平。但这是财政买来的和银行贷款堆出来的,其基础并不牢固,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投资结构方面。上半年,在限上新增项目投资数据看,部分“两高”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如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分别增长了32.3%、30.6%、36%、47.8%、42.2%、95.3%。

结构调整是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我省的结构调整就已经开始了,但受危机的影响,一些调整可能被忽视或处于停滞状态了。“两高”行业新增项目投资的较快增长不仅给我省节能减排带来较大的压力,也对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接下来我们必须坚持结构调整,这关系到浙江经济的后续发展。

2.商品房销售形势大好背后存在隐忧。在各方的努力下,今年以来特别是4、5、6三个月我省商品房销售出现大幅增长的好形势,但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去年持续下降的基础上的。目前,有些开发商看到商品房畅销,就悄然提价,并且提价面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和涨价明显的现象,从个别楼盘到大多数楼盘。从当前的宏观经济面看,我们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商品房销售大幅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不扎实,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开发商迫不及待的涨价行为可能会对我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3.区域投资增长不均衡问题。从各市限上投资增长情况看,嘉兴和宁波增长最快,增幅分别为22.9%和20.6%;杭州、舟山、湖州和衢州市等市增长也较快,增幅分别为17.5%、17.2%、16.4%和14.4%,对全省投资保持平稳增长贡献比较大;金华、丽水、绍兴和温州增长相对较低,分别增长8.7%、9.4%、11.5%和3.8%;而台州则下降0.9%。各市间投资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近23.8个百分点,区域增长不平衡明显。

四、全年投资运行形势判断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危机,我省投资领域克服种种困难,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为契机,在国有投资较快增长的带动下,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步回升。

我省投资面临的有利条件有:一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为投资增长提供较好基础;二是促进民间投资、相关行业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实施,如5月27日,国务院下达《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近期我省下发了《关于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这是我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首次明文运作土地资源以促进民间投资;三是新开工项目的较快增长;四是上半年我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回升,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更加明显;五是受商品房销售形势的好转,房地产投资稳步回升。

投资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一是近期中央扩大内需的调控性政策,开始由第一轮刺激投资转向第二轮的结构调整,以6月中旬环保部开出的罚单可见一斑,这意味着投资项目的审批将比前一段时期更加严格,可能将对我省投资进程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国际经济形势还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出口不畅的局面可能还将延续,浙江影响我省外贸出口企业的投资热情;三是民间投资有待于进一步激发。

综合各方面分析,投资增长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预计全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