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同意
请勿转载
浙江经济参考(信息篇)
(39)
浙江省统计研究与信息发布中心编 2009年 7月1日
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均偏低
去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由于政出多门,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结合当地情况对中央的政策有所拓展,导致不同地方的政策不尽相同。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均偏低。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只是听说过有优惠政策,但不清楚具体内容,甚至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辅导员也难以完全掌握各地政策的详细情况。根据今年6月,省统计局专门组织的杭州、宁波等地开展的面向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结果,11.5%的用人单位“没有听说过”相关优惠政策,52.0%的用人单位“知道,但不十分清楚”优惠政策有哪些内容、如何申请等,只有33.6%的用人单位“基本了解”,而“十分了解”的用人单位更是只有2.9%。其中,民营企业“基本了解”或“十分了解”的仅为34.1%,分别比机关和事业单位低40.6和27.9个百分点。这表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我省妇幼保健服务不断改善
孕产妇生命质量不断提高
据《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年度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3.63%,其中城市为93.80%,农村为93.28%,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到99.94%,特别是农村达到了99.9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46和0.47个百分点。
目前,全省已设立省级妇幼保健机构2个,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1个,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83个,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健全的妇幼保健网络、住院分娩的提倡以及产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直接威胁我省孕产妇生命的孕产妇死亡率指标已降到6.57/10万,比2007年的8.60/10万,下降了2.03/10万,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是大学生
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从浙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还是表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就业中普遍存在“找份工作不难,但找份理想的工作很难”的现象。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历届大学生就业选择方向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偏高现象,“大城市、外企或机关事业单位” 成为毕业生热捧的对象。据《中国劳动保障报》的相关调查显示,有七成多的学生希望到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工作,只有不到1/4的学生愿意去中小城市就业;从单位类型上看,32.0%的大学生希望到外资企业工作,34.1%、18.8%的大学生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就业,而只有13.4%的大学生希望到民营企业就业。
但是,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近年来新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与大学生的就业愿望,以及历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均存在较大的落差。2008年,全省20-24岁的新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占了63.0%,其中,个私经济就占53.2%,而备受大学生青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分别只占20.2%、11.9%和4.9%,与大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差距。与历届大学生相比,尤其是与2001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相比,新大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少了28.3个百分点,而在民营企业工作的高了29.8个百分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与他们的师兄师姐们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别。
从大学生的就业区域来看,也离大学生们的期望有不少距离。只有34.9%的新大学生能够留在杭州、宁波这两个大城市的城区工作,到温州等9个设区市的城区及义乌市这些中等城市工作的占23.9%,41.2%的大学生需要到基层县(市)工作。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1-5月全省大部分工业行业盈利情况有所好转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76.9亿元,同比下降9.3%,与1-4月相比,降幅缩小4.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7个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电力、燃气和橡胶3个行业的利润增幅比1-4月上升15个百分点以上;2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其中19个行业利润降幅比1-4月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色金属矿采选、化纤、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等5个行业利润降幅比1-4月减少10个百分点以上;水、废弃资源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3个行业亏损,比1-4月减少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和煤炭开采等3个行业;石油、煤炭开采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