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政府投资的推动下,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全年有了较大的好转,很多指标的增幅比今年1-2月也有加快或好转的迹象,如投资增幅、房地产销售等。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回升0.3个百分点。扣除投资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的实际增长分别提高7.9和11.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投资15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增幅比去年全年和今年1-2月均回升1.0个百分点。
从数据情况看,基本反映了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政策实
施情况,其最大亮点来源于政府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迹象。当然投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一枝独秀的局面还没有很到根本性的转变,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长仍然乏力,有的指标数据仍在继续恶化,如工业、制造业投资增幅等,比1-2月的数据还差些。
一、一季度全省投资建设领域的积极变化
这种积极的变化是基于浙江经济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且与2008年全年及2009年1-2月投资数据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一)政府投资力度大大加强,涉及政府投资的相关指标增长良好,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1.政府扩大投资效应显现,国有投资增长迅猛。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形势下,因为盈利前景的不确定性,民营资本的投资行为较为谨慎。而目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省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提供了重要条件,国有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国有投资增长32.3%,非国投资仅增长2.6%,国有比非国有要快29.7个百分点。在我省民营资本为主的非国有投资历来较为活跃,其投资增幅在一般年份都要远高于国有投资,2007年时非国有要比国有高于11.7个百分点。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两者差距缩小,但仍是非国有高1.7个百分点,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国有已经远远高于非国有投资,充分显示了在危机面前,国有资本的重要作用。
2.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也很猛。2009年,随着中央扩大投资政策的实施,我省扩大内需项目投资的顺利推进,我省基础设施投资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成为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445亿元,增长33.5%,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和今年1-2月提高27.0、26.5和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限额以上投资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27.8%提高到28.9%。若扣除基础设施投资,限额以上投资仅增长4.7%。九大类基础设施投资中七升二降,其中,文化艺术业、体育设施、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幅居前三位,分别增长1.0倍、71.0%和57.4%。
(二)宏观调控政策受益行业投资增长良好
4万亿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是这次实行宏观调控、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水泥、建筑等行业受此带动,投资增幅上体现得很明显。在一季度,与水泥相关的采掘业中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5倍,制造业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8%,虽然这个增幅不算高,但与整个制造业下降1.9%相比,还是蛮可观的。建筑业也是一样,一季度增长了1.4倍。虽然这些行业投资额较小,但其反映了一种好的投资趋势,即国家宏观政策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我省企业的投资行为。
(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行业增长还可以,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1.第三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投资特别是扣除房地产保持较快的增长。一季度,全省限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9亿元,增长72.7%,分别比去年全年和今年1-2月提高64.2和64.9个百分点,增长迅猛(第一产业投资额较小,全年各月、季波动很大,几年来都是如此,增长极不稳定)。第二产业687亿元,仅增长5.6%,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845亿元,增长16.7%,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回升3.7、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45.4%,如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增幅为29.1%,增长较快。第三产业中,增幅居于前列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35.0%、1.9倍、36.6%、67.5%。
2.制造业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和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行业投资也较好。现在的企业家投资决策不再是盲目的,也在危机中寻找投资机会,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作出投资决策。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企业效益大大下滑,制造业投资陷入低俗,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和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行业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如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在一季度分别增长了25.1%、16%和12.5%。
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相对较快。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工业投资681亿元,仅增长5.1%,比去年全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77亿元,增长9.7%,增幅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工业投资构成出现积极变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我省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效缓解节能减排的压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商品房销售出现回暖、资金来源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1.商品房销售出现回暖迹象。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70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分别比去年全年和今年1-2月回升了50.4和3.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6%,但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仍在下降,分别下降16.7%和1.2%。但是,商品房销售出现的这种回升持续性如何?是否表明我省商品房销售的严峻形势得到根本性改观,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房地产投资信贷资金来源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一季度,随着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与2008年全年相比,我省房地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逐步宽松。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7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比去年全年回升15.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3.2%,比去年全年回升8.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4.6%;主要来自于购房者的其他资金来源比上年同期增长5.3%,比上年全年回升23.9个百分点。
二、当前投资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省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非国有投资不足。如何激发民营资本的投资信心和热情,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尽快改变投资领域中的政府投资一枝独秀的单一格局,演变成政府投资与民营投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实现以政府投资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共同持续平稳增长,已经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空置房大幅增长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非国有投资略有活跃,但总体意愿仍然不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以及企业盈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非国有资本的投资行为较为谨慎。一季度,全省非国有投资985亿元,增长2.6%,比1-2月回升了0.6个百分点,但与2006、2007和2008年非国有投资增长(分别为14.5%、13.9%、11.2%)相比,差距较大。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看,毕竟政府投资在市场经济中不时长久之计,只能是经济处于困难中的一个短期的调节手段,长远来看,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还是要来源于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非国有投资。今后如何启动非国有投资,尤其是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的进程,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2.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增长乏力。一季度,全省限上工业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尤其是制造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利润下滑、景气度下降,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与投资意愿明显下降与不足,增速出现下降。一季度,制造业投资563亿元,下降1.9%。30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3个行业投资增幅超过25%,投资下降的行业达到17个。制造业投资也是我省投资增长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大幅回落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受制造业投资下降作用的影响,工业投资增幅继续回落,比1-2月回落3.2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低位运行,部分先行指标下降,投资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受2008年以来全省商品房销售萎靡,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削减了2009年新开工计划,一季度我省房地产投资继续低位运行,完成投资384亿元,增长4.8%,比去年全年下降5.0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仍在低位运行。同时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指标均出现下降。一季度,全省房地产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购置土地面积分别下降12.5%和53.5%;房屋施工面积1478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住宅下降0.5%;房屋新开工面积105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1.2%。其中住宅下降15.2%。先行指标的下降预示着今后我省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4.空置面积快速上升,空置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季度,尽管我省商品房销售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商品房空置面积上升趋势仍较为明显,尤其是空置三年以上的积压房源。一季度,全省商品房空置增长31%,比2008年全年上升18.5个百分点。从商品房空置时间结构上看,空置面积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空置3年以上面积增长1.1倍,特别是别墅高档公寓空置3年以上的增长达7.9倍,空置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滞销房增长42.1%,二者所占比例合计达到70.6%,比去年全年上升9.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形势仍不容乐观。
另外我们从今年初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明显回升的原因分析看,主要是受诸多刺激销售政策的影响,如交易成本、购房信贷成本,开发商打折降价销售,抑制了近一年的刚性需求爆发的结果。旺销的商品房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开发商降价幅度大的楼盘,二是中小户型且总价较低的普通商品住宅,三是国家持续大力度的经济振兴计划也让消费者对未来信心有所加强。也就是说目前我省商品房销售还带有局部性、结构性的特征,楼市销售整体上还不乐观。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判断目前我省商品房销售是否出现根本性改变还为时尚早。如何消化空置房源,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成为相关部门亟待重视的问题。
三、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省投资增长走势分析
2009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还没有较大改善,经济运行压力依然很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由于企业效益滑坡和市场需求的萎缩,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非共有投资需求将会减弱;二是受市场预期、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我省投资重要支撑的房地产投资全面回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尽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有利条件和现实机遇依然存在。首先,随着G20国家金融峰会提出的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方案正式公布实施,欧美股市近一个月来出现回暖等,表明国际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好转的迹象,我省投资的外部政策环境将有所改善;第二,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加大政府重大项目投资力度。去年底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精神,推出了《我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这些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将直接和间接带动投资的稳步增长。同时随着2009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加快,铁路、港口、机场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也将会产生巨大的直接的投资需求。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了投资发展空间,一方面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将不断加大,服务业投资将成为2009年投资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另一方面我省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发展,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投资尤其是设备更新投资将引发企业自发投资加快;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以提高技术水平,这为我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拓展了空间。
综合上述有利与不利因素,全省投资增长挑战与机遇并存,完成全年11%的投资增长目标,有希望但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