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1-3季度我省节能降耗情况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1-3季度,预计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9%左右(未经国家审定),降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6.0%,降幅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为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打下一定基础。

一、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1.能耗增幅持续回落

1-3季度,预计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1%,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4和3.4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增幅预计为4.9%,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2.1和3.2个百分点左右。

分品种看,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增速均持续回落。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煤炭和原油消费量分别为8951万吨和17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和5.2%,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1.8和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分别回落4.5和2.2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8%,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2.1和5.3个百分点。

2.发电量增幅持续回落,发电效率继续提高

上半年,全省6000千瓦以上累计发电1594亿千瓦时,增长5.4%,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9和5.2个百分点。其中6000千瓦以上火力发电量1323亿千瓦时,增长4.7%,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9和4.2个百分点。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已降至为309克/千瓦时,在上年较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9克/千瓦时。

3.单位GDP能耗降幅继续提高,全社会用能效率继续提高

1-3季度,我省单位GDP能耗预计比去年同期下降3.9%左右,降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4和1.8个百分点。工业是节能的主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为6.0%,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4和1.2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面在九成左右。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在10%以上的行业达8个,比上半年又有所增加。

4.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对工业节能贡献较大

1-3季度,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电力、石油、造纸、化学原料以及化学纤维等八大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纺织、化学纤维和造纸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3.3%、10.5%、8.3%、6.6%和5.5%,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7、1.8、0.2、1.7和2.3个百分点;电力和化学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7%和5.1%;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受宁波钢铁公司和衢州元立集团扩产的影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31.6%,但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8.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节能量约为240万吨标准煤,对规模以上工业节能的贡献率约达56%。

5.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效率继续稳步提高,起到良好的节能示范作用

1-3季度,全省千吨以上企业(包括宁波钢铁公司)能源消费增长3.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6.8%,降幅比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不包括宁波公司)能源消费继续呈负增长趋势,同比下降1.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7.8%。在重点用能企业涉及的34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不同程度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以及医药制造等13个行业降幅在10%以上。

自今年4月份以来,1311家企业用能效率呈现稳步提高趋势,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和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分别为6.6%、7.2%、7.6%、7.8%、7.9%和7.8%,起到良好的节能示范作用。

6.各市节能情况较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11个市中,舟山受和邦化学有限公司新上高耗能项目影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增能耗的66%左右),单位增加值能耗有所上升。其他10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其中,丽水(11.0%)、湖州(10.4%)、金华(9.1%)、嘉兴(7.5%)、绍兴(7.1%)和温州(7.1%)等6市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衢州(5.9%)、杭州(5.8%)、台州(1.0%)和宁波(0.3%)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宁波的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上半年的上升1.2%转为下降。

7.能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提高

1-3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炉煤气利用量已达59.85亿立方米,热力回收1135万吉焦,全省回收能合计约达111万吨标煤。生物质能、工业废料和城市固体垃圾等能源利用量总计达41.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1.5%。

二、促进全年目标完成的有利因素

1-3季度,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对完成全年目标较为有利的因素。

1.高耗能行业比重降低,高耗能产品增长回落

虽然我省仍有新上高耗能项目,但延续上半年高耗能行业生产增幅回落的趋势,高耗能行业比重又有所降低。1-3季度,我省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7和1.5个百分点,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为36.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高耗能产品中的水泥熟料与合成氨产量同比分别下降7.3%和19.5%,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提高6.3和6.1个百分点,硫酸、盐酸和烧碱产量从上半年的同比增长2.6%、1.5%和2.3%转为下降7.1%、7.4%和0.8%。

2.三产及生活用电增速趋缓,全社会节能成效渐显

1-3季度,我省三产用电量同比增长12.5%,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4.3和9.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用电增长11.4%,分别回落8.4和12.9个百分点。但值得关注的是,城乡居民用电所占比重同比仍提高0.3个百分点。加强节能宣传,合理控制居民用电增速仍是节能降耗中的重要环节。

三、影响全年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

1-3季度我省单位GDP能耗降幅与全年争取的目标(下降4.68%)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完成这个目标,假设全年GDP增速继续保持前3季度的水平(10.5%左右),则全年能耗总量增幅必须比目前的6.1%再回落0.8个百分点,即降为5.3%左右,难度相当大。

1.新上高耗能项目对全省节能形势影响仍存在

宁波钢铁公司是在去年三季度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其对全省能耗的影响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变小,但其影响仍然不可忽视。1-3季度,宁波钢铁公司能耗净增量达108万吨标煤,扣除宁波钢铁公司影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将降至3.2%,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将达到7.5%。此外,衢州元立集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产,综合能耗达9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2倍。舟山和邦化学有限公司于上半年投产,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累计能耗已达9.1万吨标准煤,直接导致舟山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

2.受宏观因素影响,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节能

受宏观形势影响,我省各行业在近期出现平稳下行的运行态势,由于一些固定能源消费不会因为企业生产增速的回落而同步减少,生产回落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3季度我省10.6%的GDP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8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6%,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6和1.9个百分点。

3.工业内部结构节能比重虽有提高,但与去年比仍有一定差距

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内部结构节能贡献率为5.5%,虽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5和4.5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全年的1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完成节能目标,仅仅依靠技术与管理节能是不够的,尽可能挖掘结构潜力,继续提高结构节能贡献率至关重要。

4.节能可挖潜力越来越小,完成目标任务难度增大

因为“十一五”前两年没有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平均节能目标,后三年节能任务越来越重。且前两年来在淘汰落后产能、改进生产和节能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在容易取得节能效果的领域做了很大努力,使今后几年节能可挖潜力越来越小。同时受工艺装备水平和节能技术进步的制约,技术水平短期内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节能空间势必变小。在此基础上,单位GDP能耗进一步实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任务相当重,难度相当大。

四、对策建议

1.继续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从增量上控制能耗增长,保住节能“果实”

高耗能项目的上马会侵吞有限的节能成果,直接影响节能任务的完成。在“十一五”后几年节能任务加重、节能空间变小的情况下,要完成目标任务,必须从严控制高耗能项目的论证与审批,切实落实现有的能评制度,加强监管,优先发展能耗低、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特别是要加强对部分地区的政策引导,摒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2.加快经济转型,提高结构节能比重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节能目标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加快产品升级,发展能耗低价值高的产品,提高产品加工度和竞争力,提升产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要依靠中心城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现代金融及商贸流通业;三是要加快高技术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省在“十一五”前期结构节能取得的成绩是不够的,在技术节能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加快结构调整,从结构节能上取得节能成效是完成节能目标的必然选择。

3.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特别要强化经济和财税手段,引导企业和居民节能

目前,节能还是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一方面,在落后产能淘汰和高耗能项目准入等方面,可以运用行政强制措施。但另一方面,还要合理运用财税手段,让节能变得“有利可图”,更好地利用经济杠杆来促进企业和居民节能。一是要加强对高投入、高风险的节能科研项目的资助,政府甚至可适当承担一些此类项目;二是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重大节能项目的资助,重大节能项目往往对企业长远利益是有益的,但短期来看,由于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企业缺乏执行动力,政府要在这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三是适当增加能源使用成本,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四是通过税收优惠、用户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节能新产品或能耗标准低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经济方面的考虑往往先于能源效率,须采取措施使得使用这些产品的经济性高于同类高耗能产品。

4.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坚持不懈,打好节能攻坚战

在节能空间变小,节能任务加重的情况下,要完成节能任务,势必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各自领域的节能潜力。继续加强对大型建筑用能的监管,扩大监管范围,继续做好建筑、交通及服务业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前两年完成任务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节能重要性的认识,避免在后期有所松懈,影响全省节能形势。

5.加强节能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节能潜力

国外在节能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欧洲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瑞典量身定做的供电服务方案,日本的“节能活动推进协议会”和“节能指导员”、蓬勃发展的节能服务公司。要推动全社会节能,在大的节能项目上下功夫外,还需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一是制定更多的能耗限额标准,将更多产品纳入能耗限额标准范围,同时加强已有能耗标准的执行工作;二是加强对企业能管员的培训,让能管员在做好日常的能源管理之外为企业提供创造性的节能方案;三是充分利用民间力量,组织一些退休的专家、大学生成立节能协会进行节能宣传,并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节能方面的服务。同时,以此为契机,尝试发展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和居民节能提供可操作性的节能方案。四是政府要带头节能,政府节能的量并不会很多,但对社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却很大。当前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还存在浪费能源的现象,对全社会节能是较为不利的。

6.尽快制定应急预案,必要时及时启动。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完成省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并不乐观。特别是第4季度我省工业经济运行如果继续延续较快的回落态势,结构节能的成效仍十分有限,不仅完成GDP能耗下降4.68%的目标可能性不大,就是4.0%的目标都有可能构成威胁。因此,建议省政府要标本兼顾、远近结合地采取相应措施,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必要时及时予以启动,以确保全年节能降耗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