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我省农业生产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2008年前三季度,我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经受住冰雪灾害等影响的考验,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农业生产总体发展平稳,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至7月份,我省农资价格已持续17个月攀升。7月份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上涨24.4%,与2005年比,涨幅高达33.2%。从7月份同比价格看,氮、磷、钾和复合肥料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0.9%、63.9%、95.7%和68.7%;饲料价格上涨21.1%;农用机油价格上涨19.0%;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农具价格分别上涨18.7%、14.2%和11.3%;农药及农药械价格上涨7.8%。8月份,我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7月份下降0.2%,环比价格首次出现回落,但同比仍上涨23.1%。9月份我省农资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下降0.1%,但由于上半年涨势较猛,1-9月份全省农资价格同比仍上涨21.1%。

据有关部门对今年水稻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由于农资涨价等因素,预见今年早稻亩净收入比去年减少120元左右,晚稻亩净收入比去年减少60元,成本上涨等因素基本抵消了大部分的粮食生产性补助。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民增收。

2.粮食生产原动力不足。一是种粮效益低,直接冲击的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显现。三是政策引导效果不明显。

对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来说,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每年所拿到的补贴金额不过几十元钱,不足以引导农户稳定和扩大种粮面积;对于种粮大户来说,今年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且劳动力成本、柴油价格、银行贷款利率等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补贴力度尚不足以平抑生产成本的增加,致使种粮大户扩大规模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3.生猪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是生猪存栏保持在高位,增幅逐季提高。全省生猪存栏二季度1185.57万头,同比增12.9%;三季度1266.5万头,同比增长18.1%,其中能繁殖的母猪存栏118.5万头,比上年增长20.6%。二是生猪收购价格从年初的1000元/每百斤左右,缓慢下降到7月的780元/每百斤,再降到9月的660元/每百斤左右,养殖利润空间缩小。但零售市场肉价却只是小幅度下降,感觉尚不明显。据衢州、嘉兴二地调查:在生猪存栏增幅逐季提高,生猪出栏收购量及屠宰量开始下降,生猪收购价格呈下滑态势的同时,现在每百斤生猪物质成本已从2006年的330-360元涨至570-600元。低猪价高肉价,低收益高成本的不合理现象再度出现,将严重损害养猪户的利益,挫伤养猪户的积极性,养猪业又可能跌入大起大落的被动局面。